分享

这个院士团队不简单!品种推广面积超1亿亩!

 笑大 2020-08-21

甘蓝也叫做洋白菜,最早是从国外引入中国的一个蔬菜品种,价格一度居高不下,今天我们之所以能在超市买到相对实惠的甘蓝,离不开以中国工程院院士方智远为核心中国农业科学院蔬菜花卉研究所甘蓝类蔬菜遗传育种团队的努力。


▼CCTV10 《人物·故事》节目 
专访中国工程院院士 方智远

培育出我国第一个甘蓝杂交种

甘蓝起源于欧洲,上世纪60-70年代,我国蔬菜市场供应紧张,甘蓝育种技术落后。日本、美国、荷兰等国当时已开始大力研究,应用先进的杂种优势育种,而我国生产上应用还是产量低、抗性差的地方品种,少数新的优良品种都靠国外引进。


当时我们国家南方种植一种从国外进口的、叫做'黄苗'的甘蓝品种。1967年,这个品种出现了春天大部分抽薹开花不结球的现象,农民损失严重,因此,研发我国自己的甘蓝品种迫在眉睫。

在上述背景下,1970年7月,蔬菜所组建了甘蓝遗传育种课题组,方智远任课题组组长,开始了甘蓝一代杂交种的研究工作。根据当时蔬菜产业需求,课题组以突破甘蓝自交不亲和系选育等杂种优势育种技术,培育高产、稳产甘蓝杂交种为主攻方向。

经过几年的刻苦钻研,课题组于1973年与北京市农科院合作培育出我国第一个甘蓝杂交种“京丰一号以及后来的“报春”等7个早中晚熟配套的系列新品种,并迅速推广。不仅改变了我国没有自己的甘蓝杂交种的被动局面,而且对缓解当时蔬菜供应紧张局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我国第一个甘蓝杂交种“京丰一号”

攻坚克难 佳绩不断

上世纪80年代,甘蓝生产上病毒病、黑腐病、干烧心病危害严重,如何培育出抗病甘蓝品种,又成了摆在课题组眼前的一个难题。

为此,课题组设计了大量的甘蓝杂交组合,进行了大量的田间试验。甘蓝的花蕾比较小,授粉时先要把花蕾拨开,再拿它的自体花粉一个个完成授粉,很费眼睛。每株甘蓝有几百上千个花蕾,方智远和课题组成员在给甘蓝授粉的时候,精神都得高度集中,全神贯注。

甘蓝的花期并不长,为了赶在花期结束之前完成授粉,课题组成员往往都会加班加点工作,一天的授粉工作完成之后,每个人都累得头昏眼花、腰酸背疼。

▲甘蓝类蔬菜遗传育种团队及部分学生

功夫不负有心人,方智远和课题组成员通过抗病抗逆育种和大量的筛选试验,陆续选育出抗病毒病、抗干烧心病、耐先期抽薹的第二代甘蓝新品种“中甘8号、“中甘11号


90年代初,为了满足市场对高品质蔬菜的需求,团队以提高品质为主要目标,开展了适于保护地栽培的甘蓝品种的选育,育成早熟、优质,适于露地、保护地种植的第三代甘蓝新品种“8398”和“中甘15

90年代后期到本世纪初,为克服自交不亲和制种技术的缺陷,团队利用首次发现的甘蓝显性核雄性不育系和引进的胞质不育系,研究建立了甘蓝雄性不育系育种技术体系,配制出第四代甘蓝新品种“中甘21”等6个雄性不育新品种,实现甘蓝制种技术由自交不亲和系到雄性不育系的重大变革。

近年来,课题组又在甘蓝抗枯萎病育种、耐寒越冬甘蓝品种培育、青花菜育种方面获得重要进展。


▲方智远院士在进行甘蓝授粉

凭借着一系列重要创新性成果,课题组获获得了我国蔬菜科技领域唯一的国家发明一等奖1项及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3项。2019年荣获农业农村部中华农业优秀创新团队奖、全国农业农村先进集体、中国农业科学院优秀创新团队奖。

50年来,一个个优秀品种的诞生,实现了我国甘蓝春夏秋冬新品种的全覆盖,全国30个省市累计推广1亿亩以上,使甘蓝不仅成为中国老百姓餐桌上四季都能吃到的蔬菜,还能供应出口,成为蔬菜出口贸易中的重要种类之一,为促进我国蔬菜产业发展、提高蔬菜科技水平发挥了重要作用。


50年的发展过程中,尽管团队成员有所变化,但始终是一个团结协作的集体。团队老中青结合,既有育种经验丰富的资深专家,又有勇于创新的中青年骨干。不论春夏秋冬,团队特别重视深入蔬菜生产第一线,了解生产、市场上的问题和需求,足迹遍布全国所有省(市区),在20多个省市建立50多个试验示范基地,使团队成果很快被产业利用。团队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就和国内近100个种子企业建立了紧密的合作,这种产学研相结合的关系是使育种成果得到迅速推广的重要保证。

未来,在方智远院士及其团队的努力下,相信会有更多更好的甘蓝品种送到农民手里,摆上老百姓的餐桌。
甘蓝品种推荐

▲YR中甘21:早熟,耐抽薹,高抗枯萎病,球形圆正,球色绿,商品性好


▲中甘628:早熟,耐抽薹,抗病抗逆性好,显球,球色绿


▲中甘56:极早熟保护地春甘蓝品种,色绿,优质,耐抽薹,效益好。

▲中甘26:极早熟,耐抽薹,球色亮绿,球形圆,叶质脆嫩

▲中甘167:早熟,耐抽薹,球形圆正,耐裂球,商品性好

中甘605:雄性不育系早熟秋甘蓝一代杂种。株型较直立,球色绿,圆球形,中心柱短。早熟,熟期55~60天。


▲中甘606:早熟秋甘蓝,圆球型,叶球绿,品质好,中心柱短,抗枯萎病,定植后55~60天收获,单球重1.2公斤左右,较耐裂球。

中甘1305:圆球越冬甘蓝,色绿,耐寒,耐裂,田间耐放,收获期长,适合长江流域及周边越冬种植。

来源:中国农业科学院蔬菜花卉研究所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