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终于有一部合格的翻拍日剧了

 昵称71217366 2020-08-21

作者|白杨  编辑|曾明

这绝不是北漂女性的生活!

10年11个男人,2年准备买房,你信几分?

看了几集,我的三观毁成了渣……

正在优酷视频播出的日剧翻拍版《北京女子图鉴》引发了网友的热议。尽管大家对剧情和角色的价值观不完全认同,但不得不说,在本土化的改编上,特别是对现实主义题材的把握上,该剧比此前的日剧翻拍作品都要更胜一筹,可以说是一次合格的二次创作。

自4月10日上线以来,《北京女子图鉴》已播出10集,总播放量近5.6亿,微博话题#北京女子图鉴#阅读量达7.4亿,豆瓣评分6.2分。从以下的日剧翻拍片单可以看出,《北京女子图鉴》在评分上是表现最好的一部了。

图注:日剧翻拍作品,不完全统计

为什么说《北京女子图鉴》及格了?

原作《东京女子图鉴》是2016年开播的日本网剧,改编自同名四格漫画,讲述的是在东京生活的都市女性的恋爱与生活。之所以说《北京女子图鉴》是一部合格的翻拍作品,主要是因为它紧密结合中国的都市现实进行改编,解决了内容本土化的难题。

相对成功的本土化改编,一方面体现在《北京女子图鉴》对真实社会语境的呈现。女主角陈可是标准的北漂一族,她所面对的生存环境是大多数都市人经历过或正在感受着的:工作不好找、物质诱惑多、职场纷纷扰扰、情感不顺遂……语境的真实令观众自然而然产生代入感。另一方面来自于对热点话题的探讨。

该剧一共20集,一集一个话题,包括“懂得饭局文化才能融入北京圈子”、“职场菜鸟的生存法则”、“有欲望的女人不被男人喜欢”、“25岁之后的女人开始面临保养危机”等。正是这些热点话题广泛激起了观众的情感共鸣,而关于这些话题的选择标准,编剧张佳说不求定论只求讨论,“就是要看大家的反应,20个话题都想发酵,一个女性的成长,她所经历的事情,未必每件都是你经历的,但你肯定会有感触。”

但是,《北京女子图鉴》也存在自身的问题。原作中主角的情感故事与职场奋斗是两条并行的故事线,改编中则把两条线索交织在一起,女主不仅极度物质崇拜,而且在职场上不断受到男性权力的庇护,这种价值观上的偏颇引起了巨大的争议。“这绝不是北漂女性的生活”、“10年11个男人,2年准备买房,你信几分?”、“看了几集,我的三观毁成了渣”……

对此,编剧张佳认为,陈可只是一个会主动求助和争取机会的人,“所谓的上位,一定是有肉体交换或情感交换用来谋取利益的,陈可从始至终都没有”。

另外饱受诟病的一点是,女主在职场上一路开挂,频频遇到贵人引路和提携,其进阶速度和方式都令网友感到不真实。

从根本上说,不管陈可的价值观或是个人奋斗能否获得认可,这部剧在主题内涵上其实是做了减法,正如剧评人所说,原作《东京女子图鉴》虽然有一个绝对的女主角,但它本质上是一部群像剧。有人享受着平凡的恋爱,有人得到了事业上的成功,有人因为“合适”而结婚,也有人包养着小鲜肉,女主角是都市女性群体共同欲望的集中投射,而《北京女子图鉴》中的陈可只代表她自己,并且显得不那么真实。

日剧翻拍要攻破哪些难关?

随着近年国内IP价格的突涨、“限韩令”的颁布实施,一度小众的日剧IP成了市场热情追逐的“香饽饽”。

除了正在热播的《北京女子图鉴》以及准备在5月初接档上线的《上海女子图鉴》,还有一大波日剧翻拍作品正在赶来。据不完全统计,至少有8部剧集宣布了翻拍计划或在拍摄制作中。

《北京女子图鉴》的热播给业界带来一定的信心,但整体上日剧翻拍的质量还是令人堪忧,改编中要注意哪些问题?如何突破数量多品相差的窘境?这是翻拍热潮中亟待解决的命题。

首先是主题内容的本土化。日剧不论在器物层面还是精神层面上都体现出鲜明的民族气质,这些独特的民族元素也是推动剧情发展的重要线索,甚至是贯穿全部剧集的精神所在。从器物层面上来说,就像韩剧中一下雪就得来点“炸鸡啤酒”一样,日剧中很多情节都在“花火大会”中展开。如何将日本风格的叙事元素转换成符合国内现实的表现手法,是翻拍中不可忽视的问题。

以《深夜食堂》为例,原剧以居酒屋文化为底蕴,探讨不同的人生话题,带给都市人温情满满的治愈,而翻拍版在进行本土化的过程中没有解决好文化差异问题,甚至还原了日本餐厅和服饰,这种文化上的陌生感注定无法引起中国观众的情感认同。

其次要在表达形式或风格上进行转化。日剧以短小精悍、剧情紧凑著称,除了大河剧和晨间剧外,一般的偶像剧一季只有10集到13集。因此中国翻拍版需要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就是如何将10集的内容用20—30集的故事讲完。

这也意味着如果不在原著故事的基础上增加新的情节线的话,很多剧情会被注入大量水分、叙事的节奏会被打乱。例如《求婚大作战》中,男主穿越需要花几分钟才能摆好姿势,作为“妖精”人设的张智霖在河边一走就是5分钟,遭到了不少网友吐槽。

另外在表演方式上,日剧“浮夸”、“动漫式”的表演特色和中国讲求“自然”、“真实”的观看需求之间存在差异,这也是日剧翻拍过程需要注意的问题,《北京女子图鉴》就果断舍弃了原作中角色直接面对镜头与观众交流的表达方式。

日剧的台词也极具特色,尤其是出自金句王、编剧大神坂元裕二笔下的作品。比如《问题餐厅》中,女主角田中玉子关于女性地位、主张女权的德育小课堂无处不在,这些教学场景的展开不仅需要细腻的情感铺垫,更需要精炼的台词辅助,二者融汇合一,才能使人物的层次感突出。但是在中国版的《问题餐厅》中,少了坂元裕二的金句加持,剧集对社会问题的探讨以及人物的塑造似乎都停留在了表面。

总的来说,翻拍剧集选择经典IP,有宣发上的天然优势,投资安全系数高,但改编不等同于复制,在经典文本之上的二次创作并不比原创来的容易。

就日剧翻拍而言,日本和中国在文化上有一定的相近性,剧情中所反应的社会问题也存在共通之处,不过在翻拍时仍然要解决好本土化的问题,要用适合中国观众的方式呈现那些可以引起广泛共鸣的故事。

因为翻拍不是轻松的资本游戏,而是要尊重观众和市场,遵从影视创作规律,用优质的改编为经典IP锦上添花。相信《北京女子图鉴》在翻拍品质上的进步与完善,会给后续作品带来更多启发。

点击下方图片,阅读更多优秀原创文章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