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嘿!好样的》聚焦主持人养成,看湖南卫视如何布局内容生态系统?

 昵称71217366 2020-08-21

今年上半年,国内的综艺市场呈现网综同质化严重,台综“综N代”扎堆的现象,我们似乎越来越难看到一档令人耳目一新的综艺节目了。但最近笔者注意到湖南卫视播出的《嘿!好样的》打开了综艺节目制作的新思路。这档节目为观众奉上了一场精彩的新生主持养成记,节目的收视率在周四晚间档时段表现不错,还曾两度夺冠。而其更重要的意义在于它既能为湖南卫视输送新生主持力量,也成为了湖南广电内部生态系统升级的催化剂。

内容创新:职场小白到王牌主持的进阶之路

聚焦主持人选拔这一题材,多年前播出的央视《挑战主持人》和湖南卫视的《闪亮新主播》等节目曾有过尝试。但《嘿!好样的》的创新之处在于摆脱了以往同类节目单纯竞技的比赛模式,而通过观察类真人秀的方式,不仅在各类任务和游戏中展现了主持新生们的专业表现,也在相互扶持的生活中记录了他们的一步步成长,给观众提供了更具可看性的内容。

以往的同类综艺中,观众往往只能欣赏到选手们在舞台上的精彩表现,且比赛环节多是集中在对选手声、台、形、表的专业性考察。而《嘿!好样的》中,观众看到的不再局限于舞台上单纯竞技的画面,而是会看到他们在湖南广电这幢大楼里体验不一样的职场任务,包括为节目某个环节提案、参与台前幕后的现场工作等。

此外,他们还去到街头、田径场等不同地方以游戏的形式进行PK。比如去往三亚海滩完成军事化训练,在街头经营美食摊、到达田径场进行“不NG足球接力游戏”等。这些任务看似与专业能力无关,实则考察新生们职业素养的方方面面,比如足球接力中新生们除了要完成体力比拼,还要在各种穿插的小环节中接受对其文字功底的考察。

可以说,《嘿!好样的》以培养新生代主持为核心,自然地将专业性与娱乐性相结合,不仅有利于选拔出全能型的优秀主持人,也更易使观众对主持新生们形成多面向的了解和认同。

节目中不仅展示了主持新生们在专业考核中的精彩表现,也记录他们在这段集体生活中相互扶持的成长。在这里,新生们没有因赛况激烈而引起相互猜疑和不合作,而是相互成就、共同进步,形成了情感上的碰撞,并且在节目中观众也看到了每位新生从不谙世事的职场新人,在前辈主持人和各位明星嘉宾的帮助下逐渐蜕变成拥有专业精神和职业素养的主持人,这种成长足以令观众产生情感共鸣,自然拉近了与这些主持新面孔之间的心理距离。

《嘿!好样的》以培养主持人为宗旨,但又不囿于展现主持人在台前的完美专业表现,而是在各种幕后任务、小游戏和生活中展露真实的新生模样,利用“主持+养成”真人秀的形式记录职场小白进击王牌主持的成长之路,在如今同质化严重的综艺市场中可谓是别出心裁。

功能延展:联动平台优势资源,储备未来主持新力量

对于湖南广电而言,《嘿!好样的》不仅是一档单纯的综艺节目,也承担着为湖南广电输送主持新生力量的使命。为此,湖南广电将内部资源深度打通,不仅邀请专业电视制作人、知名主持人前来为主持新生们答疑解惑,还将他们输送至平台内部多个王牌节目组和部门实战演练,使得他们深入了解节目制作各个环节,为今后的主持职业生涯打下坚实的基础。

在节目中,观众从首期就可以看到,导演组特意为这些主持新生们在湖南广电的顶楼开辟出一间趣味企划室,供他们在这里进行讨论方案、编排节目、与大咖面对面座谈等等。而最令人惊喜的是,主持新生们并不是闭门造车,而是会去往各个部门如研发中心、当红综艺的幕后团队如《快本》进行实战训练,包括宣讲方案、测试游戏环节、参加“鉴客团”等等,以身临其境的方式触碰最前沿的制作流程,这既是对主持人新生们的历练,也为观众们带来了一窥综艺节目制作幕后的宝贵机会,为节目收视奠定了基础。

此外,《嘿!好样的》也邀请了很多大咖为主持新生们提供专业或个人层面的建议或训练。在明星嘉宾方面,节目邀请了羽泉、大张伟、王源等人与新生们互动,比如让新生们与羽泉玩小游戏、邀请大张伟指导演唱主题曲、倾听王源的从业分享等;在专业大咖方面,节目不仅邀请了何炅、汪涵、沈梦辰、梁田、刘烨、靳梦佳等当红主持与新生们交流,还邀请了《快乐大本营》的四代制片人宋点、龙梅、罗昕、刘伟以及各热门节目的导演团队来为新生们的作业提供指导。基于这两个维度,节目组真正使得主持新生们在这段实习旅途中获得专业和个人成长方面的历练。

《嘿!好样的》的意义已远远不是一档娱乐节目,而是就像何炅在节目中所言“湖南卫视已经很久没有这么系统的、专业化地来培养新人了”,整个卫视希望借此为自身平台的主持人队伍补充一些新鲜血液,以应对这个日益年轻化的综艺市场,节目的功能性也从中得以凸显。

产业链布局:依托节目为湖南广电生态系统提供催化剂

制片人刘昕曾在采访中谈及创作初衷:“我们希望将节目放到湖南卫视的整个内容生产的工业体系之中,通过台前幕后的揭秘,来呈现湖南卫视这样的一个平台是如何运转的,如何能够始终走在整个电视行业的最前沿”。近年来,湖南广电提出了多项战略,包括“双轮驱动”“ 飙计划”“工作室制”等,也将人才的地位和作用凸显到前所未有的高度。《嘿!好样的》通过为主持新生们量身打造具备系统性、专业性的实战训练,不单纯是展示湖南卫视主持人的成长之路,也是湖南广电落实自身生态系统战略布局的重要一步。

今年初,“大力培养、签约新主持人”升级为2018湖南台七大任务之一,《嘿!好样的》由此应运而生,成为人才推进计划中的重要一环。在节目中,知名主持人、资深电视制作人纷纷将自己的经验和资源倾囊相助,帮助主持新生在专业道路上快速成长,不仅展现出电视湘军“以老带新”的优良传统,也为未来的主持队伍注入更多的年轻基因。

此外,节目也是对“飙计划”的一次深度实践。去年12月20日,湖南卫视正式提出“飙计划”战略,广泛吸收优秀创意方案,是湖南广电从 “中国制造”走向“中国创造”的重要举措。据了解,《嘿!好样的》这档节目也正是从“飙计划”中脱颖而出的,而更有趣的是,“飙计划”也反过来成为了节目内容的组成部分,在幕后实习环节,新生们要分组为《快本》“下一站是我”环节设计一个游戏,并在“飙计划”宣讲会上向以《快本》四代制片人为代表的专业电视人们阐述方案。通过展现主持新生们制定方案、预演方案、宣讲方案等一系列内容,这一过程生动形象地揭示了湖南卫视缘何能在节目创新上保持源源不断的动力。

不仅如此,节目还与湖南卫视已有的《歌手》《我想和你唱》等大IP形成联动,巧妙实现平台内资源的有效利用,形成各部门、团队之间互相成就的新现象。湖南广电依托节目中主持新生们在各个团队的流动,从业务到人员等多个维度将各工作室联结在一起,也为未来更好地实现以台网深度融合为核心的“双轮驱动”打下良好基础。

从节目内容选题,再到整个节目系统的运作,新生们在职场中的每一步成长,都为我们展示了一档节目如何在电视湘军的手中从无到有的过程。可见,这档节目不仅仅是一个聚焦主持人的养成类真人秀,更是整个湖南卫视电视产业的缩影。观众在见证主持人成长的同时也清楚地感受到,只有在这样严丝合缝的电视生产体系下,才有可能培养出既有能力、又有情怀的后备力量。

基于以上三点创新,可以说《嘿!好样的》是一档娱乐性和功能性兼具的观察类真人秀,它不仅是湖南卫视生态式创新之下的又一次尝试和探索,也让观众领略到电视湘军的匠心精神,不仅对湖南卫视的节目生产体系具有重要意义,也为电视综艺带来了创新的新思路。

作者 | 彭侃 胡钰鑫 李瑶

编辑 | 都欣

点击下方图片,阅读更多优秀原创文章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