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哪吒》超《复联4》?全球真正赢家却是《狮子王》:迪士尼在今夏酝酿巨变!

 昵称71217366 2020-08-21

这个夏天的全球电影票房市场,原本一开始是波澜不惊的,未曾想到了8月却突然剧变,出现了令人意想不到的景象。

8月21日消息,据猫眼专业版显示,上映27天后,《哪吒之魔童降世》的累计票房已经达到42.42亿元,超过《复仇者联盟4:终局之战》(42.4亿元),位列中国电影票房总榜第三位。

如果说回到今年6月,你要说有一部影片暑期档可以超越《复联4》中国地区票房的话,可能没有人会信,但是《哪吒》真的做到了。

猫眼专业版已经预测,《哪吒》的最终票房为46.68亿元,以此计算,它将超过《流浪地球》,成为票房仅次于《战狼2》的影片。这也是中国电影票房总榜前十名中唯一一部动画作品。

超越了《复联4》,《哪吒》又将在近期引进美国院线,眼看着大洋彼岸似乎也将会燃起风火轮?

8月22日当天,就在《哪吒》超越《复联4》几个小时后,导演罗素兄弟特别为《哪吒》送上祝福:“祝贺才华横溢的@饺子导演在《哪吒》电影取得的巨大成功!恭喜你打破最新的票房记录!我们很期待在8·29日在(北美)电影院欣赏哪吒的上映”。最后,两位导演还不忘皮了一下,“哪吒到底是男孩还是女孩?”

8月20日,《哪吒之魔童降世》(译名:Nezha)北美版预告也正式释出,将于8月29日上映IMAX 3D版,9月6日在北美全面上映。

相信这两周以来,无论是观众,还是行业人士,已经被铺天盖地的对于《哪吒》的报道和分析所席卷,现在眼看着《哪吒》还将席卷北美?因为连罗素兄弟也关注到了?

答案显然不是这么简单,站在全球票房市场的角度,我们不得不给《哪吒》的火热泼上一点点冷水。

因为,截止8月22日,迪士尼出品的《狮子王》全球票房达到了惊人的100亿(人民币)(接近15亿美金),创下了迪士尼真人版动画历史最高纪录。此前的纪录保持者也是2017年迪士尼出品的《美女与野兽》,曾以86亿票房勇夺当年全球冠军,但在100亿的《狮子王》面前,是小巫见大巫。

仔细算来,《狮子王》虽然在中国地区并不算特别爆款(8亿多票房),但是在全球的吸金能力却是《哪吒》的两倍还多——所以,这个夏天,电影行业最大的赢家还是迪士尼。

更何况,迪士尼并没有满足于现有的成就,似乎还在今夏酝酿着更大的变局,或许这一变化将会在明年的中国电影市场上再掀波澜!

《哪吒》高调辉煌,《狮子王》低调称王?

《哪吒》打磨三年,精良的制作,丰富的剧情,不愧为罕见的国产动画巨作,而且上映至今打破了各种国产动画的票房纪录。仔细整理一下,包括以下这些:

首日票房达1.37亿元,打破了内陆动画电影首日最高票房纪录;

7月27日,《哪吒》票房破4亿,创动画电影单日票房新纪录,成为中国影史首部单日票房破2亿的动画电影;

《哪吒之魔童降世》在豆瓣上已经有超过30万人进行了评分,评价统计显示,该片好于91%的动画片,好于97%的喜剧片,为中国动画片之最;

中国有史以来票房最高的动画片;

跻身中国票房纪录第三名,仅次于《战狼2》和《流浪地球》,最终票房有望达到第二;

光线出品影片中票房的最高纪录……

相信这两周你已经熟悉了所有的对于《哪吒》的赞誉,而且因为影片的成功很有可能将会直接使得出品方光线传媒的业绩出现激增。

截至8月21日,根据猫眼电影专业版数据,《哪吒》的分账票房为39.04亿,其中属于片方的分账票房为15.92亿元。据多个专业影视网站估算,《哪吒》或将为光线传媒带来10.13亿元-12.13亿元的营收——根据年报,光线传媒2018年的营业收入也不过是14.92亿元。

所以,不夸张地说,《哪吒》使得光线的2019年业绩瞬间变得“辉煌无比”。

其实,光线传媒在2018的年报中就已经宣称,“包括动画影视及动漫题材的真人影视等,是公司在横向领域内优势最明显的业务板块,已经在提高公司利润率、驱动其他业务、巩固公司行业地位等方面贡献巨大力量,所以光线传媒将持续在动画电影行业发力。”

动画电影行业持续发力,也因为如此,中国的行业媒体已经开始将“中国迪士尼”的桂冠戴在了光线的头上。

冷静下来看,无论《哪吒》如何成功,光线如何业绩飙涨,“中国迪士尼”毕竟比不过真正的“迪士尼“。就在这个夏天,全球票房最成功的电影并不是《哪吒》,而是在中国市场相对还算低调的《狮子王》。

据Box Office Mojo数据,截止8月21日,迪斯尼“真狮”版电影《狮子王》全球票房目前已达14.352亿美元(大概率将超越15亿美元票房大关),超越《黑豹》和《复仇者联盟2》,居全球票房影史第八名。其中,《狮子王》北美票房占4.96亿美元,海外票房为9.39亿美元。(中国内陆贡献1.17亿美元,也算是海外最大票仓)。

老实说,《狮子王》的口碑其实一般,豆瓣上只有7.4,无论是新粉还是旧粉,对《狮子王》的真人版都不是很满意,但似乎所有的这一切仍不能阻止它的票房飙升超过100亿,让人刮目相看。

迪士尼似乎并不满意,还认为“《狮子王》的票房并没有达到自己的预期,并不算是最成功的动画电影。”

票房都超过100亿人民币了,结果还不满意?恐怕,迪士尼对于自己的标准和野心不是所有人可以轻易理解的。

迪士尼今夏酝酿巨变,目标直指未来十年

《狮子王》其实是属于迪士尼真人版电影大计划(简单来说,就是把所有经典动画电影都制作成真人版)。

这个计划问世以来,有过《美女与野兽》的成功,也有《胡桃夹子》、《小飞象》的票房惨败,今年这一计划却得到了回报,《阿拉丁》(票房70亿)及时反弹止损,《狮子王》再破一个100亿大关,等于把之前的亏损全都赚了回来。

今年对于迪士尼来说,毫无疑问,又是一个丰收年。

8月17日,迪士尼再次宣布,《玩具总动员4》(Toy Story 4)全球票房突破10亿美元大关。这使得这部皮克斯动画电影成为迪士尼今年发行的第五部票房达到十亿美元或以上电影——迪士尼也成为了一年内推出十亿美元以上票房电影最多纪录的保持者。

值得一提的是,除了迪士尼旗下的五部电影外,今年唯一另外一部在全球获得10亿美元以上票房的电影是《蜘蛛侠:英雄远征》(Spider-Man: Far From Home),这是一部由索尼影业同迪士尼的漫威工作室合作制作的电影——而这样的合作关系,恐怕刚刚划下了休止符。

8月21日,索尼影业通过《好莱坞报道者》正式发出声明,确认“漫威影业不再参与制作蜘蛛侠电影”。这也意味着,蜘蛛侠系列电影不会再跟漫威宇宙产生任何联系,蜘蛛侠正式退出漫威宇宙。

根据海外媒体报道,之前谈好的合作协议规定迪士尼可以拿走蜘蛛侠电影5%的票房分成,以及所有周边销售所得,而索尼拿走剩余的票房收入,且需要提供拍摄制作电影的资金。

但这一次“迪士尼却主动强势要求改变此前的合作协议。”

据DeadLine报道,迪士尼要求未来《蜘蛛侠》电影以双方5:5分成融资的形式参与,并有可能以这种模式延续到《蜘蛛侠》其他衍生电影当中。不过索尼只愿意按照最初协议时5%的收益进行分账,并不愿意分享主要经营权。

简单来说,迪士尼要价太高,索尼影业无法接受,双方就此崩盘。

我们分析一下可以发现,在《蜘蛛侠》未来的合作模式以及利益归属上,迪士尼有足够的底气,因为以下主要原因:

1、没有蜘蛛侠,漫威宇宙一样可以继续扩张;

2、《复联5》或者其他英雄的展开并不一定需要蜘蛛侠;

3、迪士尼和漫威还有太多其他影片可以出品,缺了一部《蜘蛛侠》并没有什么太大损失,对于索尼就不一样了;

4、蜘蛛侠本身的重新归来和漫威宇宙是分不开的;

5、迪士尼收购Fox之后有了《X战警》《神奇四侠》和《死侍》等其他大IP,忙都忙不过来!

更何况,对于迪士尼来说,这个夏天还在酝酿其他大动作。

首当其冲便是流媒体Disney+。8月初,迪士尼 CEO Bob Iger 在投资者电话会议上宣布,今年 11 月 12 日,迪士尼不仅会推出自家流媒体服务 Disney+,同时还会以 12.99 美元/月的价格推出整合了 Disney+、Hulu(带广告)和 ESPN+ 打包套餐。

这算是正式在向亚马逊和奈飞喊话和挑战,打包价都准备好了,就等11月的时候用户一起涌入订购了。

与此同时,为了能够让自家的流媒体获得快速增长,迪士尼还在酝酿和其他巨头的合纵连横——没有永远的敌人,只有永远的朋友。

据外媒报道,迪士尼已经在和苹果、亚马逊以及 Google 洽谈的推广合作以及广告联动,以便在短时间内“快速扩大Disney+的用户”,并继续打磨流媒体的“顺滑体验friction-less experience”。

按照迪士尼的计划,这个夏天是“准备期“,目标是将“流媒体向全球其他市场推广,可能从欧洲市场开始。” 据悉,迪士尼希望到2024财年在全球实现6000万-9000万的订阅,其中大部分在美国以外——这算是直接挑战到了Netflix的权威。

最后,我们可以注意到,迪士尼也并没有因为流媒体的变局而忽视其院线电影下半年的潜力。

在今年余下的时间,迪士尼还将有一系列重磅影片上映,包括10月的《沉睡魔咒:邪恶情人》(Maleficent: Mistress of Evil)、11月的《冰雪奇缘2》(Frozen 2),以及12月的《星球大战:天行者的崛起》(Star Wars: the Rise of Skywalker)。

值得一提的是,这些影片都将进入最后三个月的中国票房市场。自从《复联4》之后,迪士尼已经基本锁定了今年好莱坞电影公司在华的票房冠军,让人敬畏的是,这似乎还不是所有,迪士尼在中国竟然还有4-5部电影要上……

无论如何,《哪吒》的成功是可遇不可求的,也是值得所有人效法和学习的,不过我们还是要清醒地认识到,迪士尼随便一部《狮子王》的全球票房,就可以达到《哪吒》的两倍,而且这还只是他们的冰山一角——或许,中国电影产业需要提升的方面还有很多,切不可因为一部国产电影的票房爆款,就忽视了真正的全球电影产业的新动向。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