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当你们在讨论莆田系的时候,我想起了一个昔日同学

 菲儿的沥城堡 2020-08-21



“我曾经有一个同学

姓林,福建莆田人

所以在莆田系被讨论得火热的时候

我想起了多年前认识的他”


这一周最轰动的并激起全民关注的新闻事件非“魏则西事件”莫属。

一个21岁患罕见肿瘤的大学生,最终因为亲信在百度上竞价排名靠前的武警二院,所谓的生物免疫疗法延误了治疗时间,前不久不信在家去世。

而这个事件牵扯出了人们对于百度竞价排名机制的批评,将百度推上风口浪尖。也让人们又一次开始开挖“莆田系”医院。

而我,今天突然不想评论莆田系

倒不是因为我觉得这个新闻开始慢慢淡出公众视线,热度不如最初,没有再次评论的价值。由于魏则西引爆的这个事件,其实只有涉及的各方责任都得到了最终的追究,事情有了真正客观公众让公众信服的定论,这个事件才可以算结束。

而这个事件即使结束,我们也依旧有反思的空间。

比如在十年之后再度提起,我们还能够感受到我们对涉事各方的拷问力度。

其实,我今天并不想以叩问事件的角度再谈莆田系,或者谈百度。

当你们在讨论莆田系的时候,我想起了一个昔日同学。

这是我小学时的一个同学,他姓林,福建莆田人

然后大家大概会想到莆田系四大家族里有“林”姓。但是我真的不知道我这位同学和四大家族中林姓“鼻祖”林志忠有什么联系。也许是关系很近的亲属,也许是远方。

而我这位同学之所以成为了我的同学,其实是因为他的父亲来我们当地开了一家门诊部,他跟随着自己的父亲来到了我们当地。

然后这家门诊部的名字叫做XX民洲医学门诊部”

于是你会又一度猜测,我这位同学和莆田系的千丝万缕联系。但我查找资料,发现这家门诊部的法人代表不姓林。所以我不能确定这家门诊部是否就是我同学家的门诊部。

只是我依稀能够记得念小学那会,我这位同学会经常给我们分发印着他们门诊部广告的小手电,或者类似于测试你是否发烧的小卡片,其实我一度很信任那个小卡片的功能,直到某一天我不管怎么把卡片摁在脑门上都没有反应才把卡片丢掉,还有一些类似于扇子的小东西。

其实这位同学在班里人缘很好,虽然他大概是五年级才转来我们班级,但是他与大部分同学关系很好,还能够参与女生的跳皮筋活动,其实当时能够被女生接纳跳皮筋的男生数量很少,能够被接纳一定程度上证明了他的好人缘。

然后后来小学毕业,似乎也断了联系,我不知道他是否跟着他的父亲继续待在我们当地,又或是跟着父亲辗转去了另外一个地方。我之所以现在查到法人代表不姓林,其实不排除他父亲把门诊部转手给了别人的可能。

但是“XX民洲医学门诊部”依旧存在,没有消失。

我还查到这家门诊部曾经是我们那里的医保定点单位,但我也查到2014年在我们当地的医保反欺诈“亮剑”行动中,由于“XX民洲医学门诊部” 存在多项医保违规行为,被终止医保服务协议。它已经不再是医保定点单位。

而网上对于这家门诊部的态度也是褒贬不一,有觉得服务很好的,也有在通过法律途径因为被其欺骗而为自己维权的。

其实就从我这位同学当时给我们分这种带着门诊部广告的小东西可以看出,他们的广告真的是很走心。就像我现在还能记得那个门诊部的名称,虽然我知道我大概不可能去。

我不知道我这位同学现在身处哪里,而莆田系和他的关系又有多少。

我只是简单地希望,类似于在墙上贴个小广告就能够行医的这种乱象在未来能够真正得到治理,而且不仅仅治表,更要治本。

而莆田系不应该靠着广告占据中国医疗市场的太多江山。毕竟医疗,人命关天,是一项严谨的学科事业,而正是因为医疗的特殊性,其实应该更好地被监管、被监督。

希望在未来我们再提起魏则西,会发现身边已无魏则西式的悲剧人物。那也算是把一个悲剧人物炒到一个制高点的一个合理结果。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