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Comments|如何看待“母亲为给肾病的女儿过节偷鸡腿被抓”?

 菲儿的沥城堡 2020-08-21


“这个社会每天都在上演不同的剧情

这真是一个丰富多彩的社会

有时候却也显得荒诞”


儿童节前一天,南京玄武警方抓获一个小偷,但是这个小偷反倒没有成为“人人喊打的老鼠”,却成为了一个感动中国的好母亲,并获得多方关注。

因为牵扯出一段辛酸故事,这位小偷是一位母亲,她的孩子有肾脏疾病,但是由于家庭经济困难,所以连孩子住院都成问题,而偷东西是因为想要孩子有儿童节礼物。

此后由于新闻曝光,并且办案民警也进行了呼吁,很多爱心人士纷纷捐款,目前捐款数额已经超过三十万,已经可以供其女儿看病,所以捐款通道也已经关闭。


不得不说这是一则再暖心不过的新闻,但是因为“偷”引来的关注,并最终收获捐款,这整个过程总让人觉得有些怪异得荒诞。

事情已经过去几天。

今天突然想写这个事件是因为今天出现了新闻反转的迹象。被偷超市店员称:“这位妈妈是惯偷,已经是第三次在店内偷窃。”并表示前两次都假装视而不见这位妈妈小偷了,但是已经第三次了所以才进行制止。

很多媒体似乎又开始关注这一事件。

其实我觉得这位妈妈本身的做法就是不应该被理解的。即使偷窃的初衷看起来似乎应该人人理解,“因为她的女儿有疾病,因为她家庭经济困难,因为她只是一个想给女儿准备儿童节礼物的母亲”。

这些原因让我们似乎看到了一个不是因为偷窃被抓的小偷,而是一个感动中国的好母亲。

但是我想问:“用‘偷’这种行为为女儿准备儿童节礼物,这是可以被原谅的吗?”

难道贫穷以及母爱就可以洗清所有的罪行了吗?

这是一种不应该被认可的思想。就像这位母亲不应该因为自己没有经济能力为女儿买一个鸡腿而选择偷窃,这是一种“穷人的思维”,因为穷,所以其他人都需要宽慰你、原谅你吗?其实不是这样的。

就像法律对于偷窃这种行为进行了界定,是因为我们需要有法可依,需要对所有人一视同仁,这样社会才能够有序发展。而倘若法律对于所谓的“有理由犯罪”或者“穷人犯罪”可以宽慰,那就失去了法律的公信力。

那位办案民警说,这是他抓到的有史以来让自己最感动的一个小偷,所以他用母爱解释了其偷窃行为,并且呼吁大家捐献爱心。所以这似乎变成了电视剧里才会有的情节,一个民警不再干本职工作,客观冷静地抓小偷,而是开始同情小偷,并出于人道主义认为这位小偷的偷窃行为完全可以被原谅,并且反正偷窃数额不足一百元且为初犯,批评教育便释放。


在这个案件中,民警似乎开始成为了一个至高无上的道德巨人,我觉得他失去了办案应该有的理智。

民警应该做的无非是对于其偷窃行为进行调查定罪,而不是充当一个为大家讲故事的角色,去为大家讲述一个小偷的故事,并告诉大家小偷其实“无罪”。

倘若果真可以这样,我觉得世上可能没有小偷。因为每一个小偷的偷窃行为可能都会牵扯出一个惊天动地的故事,最后很多人潸然泪下、感动落泪,偷窃行为早已不被大家所记得,大家记得的只是这是一个有故事的人。

这件事情最荒诞的部分不过于最终全社会都开始为一个小偷妈妈献爱心,而不是在这位走投无路的妈妈实施偷窃行为之前进行爱心捐助。

对,没错,也许没有曝光其偷窃犯罪行为之前,我们都不知道南京还有这样一位悲惨的妈妈,在经受着经济上以及精神上的双重压力。

结果媒体对于其偷窃行为进行曝光之后,我们都看到了这样一个小偷,更重要的是她是一个可以被宽容的小偷,于是全社会关注,于是全社会开始对于实施援助。

看很多评论都说,这个事件最本质的问题暴露在于对中国当下医疗体制不完善,还存在很多问题进行了一个暴露,医疗制度才是这个事件的最内核的缘由。

抛开医疗制度,我们只是谈这个事件。我会觉得荒谬与可笑。

全社会似乎都开始很有爱心地理解一个小偷,抱以最大的宽容度,但要知道,她依旧还是一个触及了法律红线以及道德底线的一个人啊!

当大家都在谈论这是一个可以被理解的小偷的时候,越来越多的人觉得,“嗯,的确可以被理解,因为她贫穷,因为她为了女儿而偷,因为她是一个伟大的母亲”。

但事实上,这位“伟大”的母亲完全有更多可操作性的事情可以做,去为了自己的女儿能够得到救助,为了自己的家庭得到关注而努力。

偷窃实则是最愚蠢的做法,但就从最终结果来看,偷窃似乎又成了最有效的做法。

“这位妈妈的女儿现在已经开始得到医治,希望能够快些好起来。”

这是这个社会很诡异之处,不过荒诞的剧情却每一天都在真实上演。


如果你也有观点,欢迎分享。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