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年味的变淡了,是因为我们随便了

 菲儿的沥城堡 2020-08-21

【 这是2017年的第 24 篇推送 】

我们总是习惯于抱怨年味越来越淡,

似乎是我们把年味儿弄丢了。

# Jan.26 #

要不是因为日历每天都需要被撕掉一页,我可能都不会知道今天已经是腊月廿九了,明天就是大年三十。

我只是知道快要过年了,但是对于今天到底是哪一天,总是需要翻看日历才能清楚知道。

年味,似乎在这些年的时间流逝里,变得越来越淡。

于是很多时候都会想问,为什么年味会感觉变淡。

记得小的时候,我还是很喜欢过年的。

不仅仅是因为又到了一年一度必然有新衣服穿的日子,从里到外从上到下都换上新的,正月初一可以自以为全世界自己第一美然后出门晃悠。

有一年的时候直到大年三十才买到自己喜欢的新衣服,以为自己要穿不到新衣服,简直难过得要哭起来。

也不仅仅因为家里会做各种好菜,接下去的好几天里能够到处做客,而做客必然又能吃到各种好吃的,吃到肥的根本停不下来。

可能是因为这是一年里最隆重的日子,至少对于当时我还是一个小孩子的年纪来讲。

家里大门上会贴上福字,其实我一直纠结于“福”字到底需不需要贴倒,在一年又一年地纠结中,我似乎最终都贴了倒福。毕竟想着“福到”。

然后会和妈妈一起出门采购年货,要给长辈们买点什么,要给小孩子们买什么礼物,以及要在家里准备什么样的小零食,等着招待客人。

其实我一般都会挑自己喜欢吃的小零食,因为那些所谓的招待客人的零食的归宿,不过是我的胃罢了。

每年过年前超市人都处于爆炸多的状况,但是即便如此,我们在超市的《恭喜发财》系列的歌声中总是逛得超级开心。最后拖着所谓的“年货”满意地回家了。

《小王子》里有一句话:“仪式感,就是使某一天与其他日子不同,使某一时刻与其他时刻不同。”

想了很久,之所以总觉得年味儿变淡了,不过是因为那些我们所认为很有仪式感的事情,我们在不断地简化。当我们对于很多代表着年味的事情越来越随便,我们所能够感受到的年味儿似乎也越来越淡。

就像是之前聊天时候跟外公聊起年,说到很多事情现在都“不讲究”了。

就像是祭祖的仪式,在这些年似乎也越来越简单化。很多时候我们说着“心意到了就行”,简化了很多原本应该更加繁琐的仪式化的事情。

像我外公老一辈人小时候那样的过年,比如正月初一跟长辈们拜年需要按照辈分磕头拜年,这种仪式早已就不再有了。

现在的我们,拜年的形式似乎只剩下了说一声“新年好”。

过年啊,早已经不像过去那样,从小年开始每一天都有固定需要做的事情,毕竟大多数上班的人得到大年三十才放假,大多数人都没有精力去准备那些过年的繁琐习俗。

突然想起妈妈已经说了好几遍还没有擦窗户,毕竟之前每年都是我屁颠屁颠自告奋勇承包了家里的全部玻璃,但是今年懒到明儿是大年三十还没有动手擦玻璃。

很多时候,似乎真的不过是我们变懒变随便了,每年只是在家玩手机的生活,自然过得和平日里没什么区别。

今年突然觉得自己对于春晚都没有太多的兴趣了。想想都觉得有点奇怪。

春晚对于过去的我,似乎是一件要过年超有期待的事情。除了太小的时候熬不到十二点,看着看着春晚就睡着,然后迷迷糊糊问问妈妈几点了以外,我每年都会看着春晚熬到新的一年。

对于我现在这个年纪,熬夜熬过十二点已经不是一件难事儿,晚上吃完团圆饭之后就准备好各种零食开始看春晚绝对是大年三十对于我而言最有意思的事情。

而想到明晚的春晚,我竟然提不起很大兴致。

如此想来,有时候怪年味变淡了,似乎不是因为别的,而是因为我们自己。那些自己过去特别坚守的仪式感的事情,现在都已经提不起兴致。

可能是因为现在随时都能够穿自己喜欢的新衣服然后出门招摇,唯恐别人不知道自己买了一件让自己超满意的衣服,

又可能是因为现在对于吃,随时都可以吃到自己想吃的东西,对于过年已经没有了过去那样的期盼。就像是老一辈人讲起过年,会说到他们那时候只能在过年吃到好一些的菜,一条鱼会吃过整个年。我们似乎早已难以想象。

而对于守岁,不过是刷刷手机看看春晚就熬过了那几个小时,可能在各种群里抢红包比看春晚更重要。

过年的仪式感早已经被我们精简到很随意。

总是对于年味儿变淡觉得有些失落,最后才发现,之所以我们觉得年味不如过去,不过都是因为我们自己。

是我们的懒和我们的随便,淡了年味啊。

不过,也许有一天我们会发现。

我们还是需要那些仪式感的事情的。

你觉得呢。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