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甘柴劣火:洗稿洗得好,10万+来得早?

 菲儿的沥城堡 2020-08-21

【这是2019年的第 12 篇推送 】

这年头好文章的评判标准,

到底应该是什么呢?

# Jan.12 #

这两天朋友圈里,有篇文章时不时就有人转发分享。

这篇文章是来自公众号“呦呦鹿鸣”的《甘柴劣火》。别说阅读量早已10万+,还有2.6万人选择了点“好看”,也就是说愿意分享给自己的朋友们。

想来这大概是2019年初一篇有一定影响力的爆款文章了。

一般能够被人多次分享的爆款文章,一般都有“过人之处”,不是文章真的写得好,就是蹭对了热点,是个人人关注的热门话题。

这篇文章的确写了点什么大家爱看的内容,我看完了全文。

在这个注意力稀缺的年代,一篇长文能够让人愿意从头看到尾,的确不容易。

文章交代了“武威抓捕三名记者”事件始末,还对近两年甘肃政圈进行了起底。

这样的内容的确有人看,但很快,争议来了。

财新调查记者王和岩在朋友圈直言“原来所谓但爆款文章可以根本不用采访,不花任何成本,不冒任何风险”。

今天在朋友圈里也看到了王和岩的朋友圈截图,我可以感受到一个亲自冒着风险采访来的稿子,分分钟被自媒体洗完后成了朋友圈爆款的心塞和气愤。

的确,《甘柴劣火》中大概三处提到王和岩,的确不是什么默默洗稿,还是给原作者一口喘息机会,然而却标上了原创。

然后因为被投诉,公众号“呦呦鹿鸣”失去了原创标识功能。

于是,“呦呦鹿鸣”今天推送了一篇《社会在崩塌——关于财新网记者攻击呦呦鹿鸣一事的说明》的回应。回应里强调,《甘柴劣火》是呦呦鹿鸣独创的原创的,呦呦鹿鸣是一个真正的原创公众号。

在回应中,列出了文章所有的信源,洋洋洒洒列了近20条,为了用来说明财新网王和岩的报道只是文章的一部分的事实支撑。

另外还强调,文章是一种独家叙事,讲述的并非新闻,而是媒体与党政系统持续的冲突,这是呦呦鹿鸣的独家发现,并点名本文里有大量个人经验叙事。

其实坦白说,这的确是一篇综合各家报道的文章。

对此,王和岩再次发朋友圈表示,“原来号称在武威大地走访一个月,一篇原创万字长文,稳重竟然没有一处内容是自己采访得来的,真是洗的一手好稿”。

说实话,我有点迷茫了,有关到底什么算是洗稿。

随手搜了一下百度上的解释,“洗稿”是对别人的原创内容进行篡改、删减,使其好像面目全非,但其实最有价值的部分还是抄袭的。

所以关于这份争议,还是得看《甘柴劣火》中最重要的部分到底出自哪里。

我的确没有看过王和岩的原稿,自从财新有了付费门槛,我的确也在门栏外头。

结果我却因为一篇自媒体文章而了解到了王和岩写过的有关“武威抓记者事件”以及火书记被查等内容。

在朋友圈里,我看到了这组稿件,不过因为付费门槛,我都只看了个开头。

所以我实在是无法去做对比,既然没有对比也就没有话语权去判断。

但有一点是可以去思考的,就是到底被判定洗稿的标准是什么?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