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爱的心理

 众生皆苦唯自渡 2020-08-21
成熟人格的标志就是学会如何去爱他人,当一个人的心锁的太久了就会变得非常理性,当理性长时间压制了感性,表现出来的人格特质就是冷漠无情,真正的爱情它是不会发生在理性当中的,所以人们在越是年轻的时候也越能找到自己的爱情,因为那时候的我们都非常的感性,但那时候的我们也不成熟,这看起来好像是一个悖论。

实际上在年轻时候的爱,更多是出于一种潜意识层面的需求。这好比婴儿渴望母亲的呵护,在很多人心里都存在着恋父情结和恋母情结。在感性的催化下,我们只是想着如何从他人那里去获取爱。但这种爱是不成熟,就好像对食物的索求一般永不满足,这是匮乏的爱,这是有风险的爱,这也是很被动的爱。

在这种状态下的爱很不稳定,很容易从一个极端走向另外一个阶段,在有《韩非子·说难》有这么一个故事,弥子瑕卫国国君的宠爱,当得宠的时候他在桃园里将随手摘下来咬了一口的桃子递给了卫灵公,卫灵公感慨道:你们看看看他是多么爱我啊,吃桃子的时候都没有忘记我。后来弥子瑕年纪渐长容貌渐衰,卫灵公逐渐失去对他的热情,就不再像过去那样迁就他,于是就数落他的罪状:你居然将吃剩的桃子给我吃,简直是目无君威。

这种爱就是以色列心理学家路易斯格特曼所谓的需求层次的爱(need love)思维模式是:我爱你你为什么不爱我?大部分都出自于用来服务满足于我们自己内在的欲望,没人告诉他:他根本没有爱过别人,甚至没有爱过自己。其实从内心深处,我们很少去真正去爱我们自己,我们依靠向外寻求被爱的感觉,被需要的感觉,用来作为爱我们自己的养料,我们称之为爱。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