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磁共振扫描方案大全

 忘仔忘仔 2020-08-21

解剖

1、韧带:分三组

A、韧带复合体:由胫腓前后韧带及胫腓骨间韧带组成

B、外侧韧带:由距腓前韧带、距腓后韧带、跟腓韧带组成

C、三角韧带:由胫距前后韧带、胫跟韧带、胫舟韧带、胫韧带组成

2、腓骨肌腱:作用是辅助足跖屈和外翻,腓骨长、短肌位于小腿外侧,两肌皆起于腓骨体的外侧面跟腱。为足部最长和最坚韧的肌腱,起自腓肠肌和比目鱼肌腱联合处,止于跟骨后部。若血供减少,易发生断裂

体位

1、患者仰卧、下肢伸直、踝关节自然放松,置于中立位(中立位时踝关节会存在固有的10°-20°跖屈和10°-30°的外旋)这种轻度的跖屈在检查足中后部的肌腱时有利于魔角效应的消除

2、跟腓韧带损伤:固定踝关节于跖屈40°-50°或让患者俯卧并下肢伸直(完整显示跟腓韧带)

3、下胫腓韧带联合的损伤:采用足背屈10°左右的扫描

线圈

1、柔软的表面包裹式线圈

2、专用的相控阵线圈(信噪比更好)

3、头线圈(双侧对比时)

4、正交线圈

定位(范围)

横轴位:下胫腓关节-跟骨下缘水平(平行于关节面)

矢状位:胫骨下端-整个跟骨(垂直于关节面)

冠状位:跟骨,前后包括踝关节、内外踝、跟骨(垂直于关节面)

备注:踝关节的矢状位及冠状位实际上是斜矢状位及斜冠状位

参考序列

1、

a、矢状位脂肪抑制质子加权成像(Sag Fs PDWI)

参数要求:添加上下饱和带,减轻血管搏动伪影;并使用NPW成像选项以防止脚趾的卷折

Fs PDWI是骨与关节扫描最常用的序列,用于观察软骨、骨髓损伤、肌腱、韧带

b、矢状位T1加权成像(Sag T1 )

参数要求:T1图像显示解剖结构,对骨髓腔内低信号病变比较敏感。去掉饱和带以缩短时间;频率编码为前后并加NPW

c、冠状位脂肪抑制T2加权成像(Cor Fs T2)

参数要求:添加局部匀场;以距骨为中心;为消除运动或搏动伪影,可将频率编码放在左右,添加NPW

d、冠状位T1加权成像(Cor T1)

参数要求:T1图像显示解剖结构,对骨髓腔内低信号病变比较敏感。去掉饱和带以缩短时间;频率编码为前后并加NPW

e、横断位脂肪抑制T2加权成像(Tra Fs T2)

参数要求:骨与关节T2序列一般使用较短回波链<16,较短TE<80;化学饱和法脂肪抑制,添加局部匀场,以距骨为中心,添加上下饱和带,减轻血管搏动伪影,加NPW

2、双回波序列扫描

在骨关节系统中,FSE序列还经常进行双回波扫描(TR/TE=3500ms/20ms、85ms),同时获取FSE PDWI和T2WI,前者对于纤维软骨以及关节透明软骨的病变都有相当的诊断价值,且具有比较好的信噪比

3、矢状脂肪抑制3D T1WI或脂肪抑制T2*WI:更好观察关节软骨病变

4、

A、轴位SE/FSE T1:由于FSE序列混合了前向回波,因此,难以区分肌腱炎和部分肌腱撕裂;所以,SE序列更适合评价肌腱损伤

B、矢状位/多平面SE/FSE/不相干(扰相)GRE T1:矢状位平面可对前后方向和上下方向的偏移量正确定位

C、轴位FSE PD/T2 +/-组织抑制:对肌腱损伤分级和识别关节积液有用;组织抑制技术常用于显示细微的骨小梁破坏和软骨

D、矢状位SE/FSE T1/PD:对于显示肌腱和评估踝部骨性结构是必要的

E、矢状位FSE/相干GRE T2/T2* +/-组织抑制或STIR:显示关节积液和足跟或跗骨骨折

F、冠状位SE T1或FSE PD/T2 +/-组织抑制:能显示副韧带,且可以延伸显示胫后肌腱远端部分,肌腱损伤或慢性疼痛更常用T1加权图像;双重回波序列对急性损伤和疑似骨软骨缺损有用

适应症

1、外伤导致的韧带、肌腱以及关节软骨的损伤、退行性骨关节病、感染性病变、肿瘤性病变及骨髓病变

2、评估原因不明的踝部疼痛、肌腱炎(尤其是胫后)、排除剥脱性骨软骨炎、跟腱断裂或撕裂、距骨缺血性坏死、踝关节创伤后评估、软组织异常、可用于外侧复杂韧带的评估

伪影

1、主要来源于胫后血管,将空间预饱和脉冲置于FOV的上方和下方可有效减少这类伪影。交换频率/相位方向导致流动伪影沿着动脉而不是关节。

方案:GMN能进一步将流动伪影最小化,但增加了血管信号,并使TE最短;所以,在T1序列通常无优势,但在T2和T2*图像中增加了滑液的对比

2、肌腱与主磁场55°时-魔角伪影:本身肌腱产生的信号十分微弱甚至无信号产生(肌腱由平行排列的胶原纤维束组成)

在55°,T2弛豫时间增加,在使用短TE的情况下能产生高信号(模拟类似肌腱炎的病理情况),尤其冈上肌腱和跟腱

方案:魔角的作用可通过肌腱的重新定位(90°角)或增加TE(由于肌肉信号在长TE中会降低,故TE也不可过长)来消除

参考

磁共振成像技术指南

中华医学会影像技术学

磁共振成像技术手册

实用医学影像技术

磁共振成像设备技术学

来源:医学影像技术共享

【版权声明】本平台属公益学习平台,转载系出于传递更多学习信息之目的,且已标明作者和出处,如不希望被传播的老师可与我们联系删除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