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19年,中国热血青年作为一支新生的社会力量登上历史舞台,掀起了伟大的五四爱国主义运动。 五四运动所蕴含的爱国主义精神、民主科学精神以及改革创新精神,薪火相传、历久弥新。100年的漫长时间长河中,中国青年一代又一代接续奋斗、凯歌前行,创造着中华文明,实现着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时代在变,五四精神却从未远去。从救亡图存的初心,到报效国家的拳拳之心,到对真理孜孜不倦的追求,它的精髓在不同的历史背景下,有着不同的表现,赋予了时代意义。 他们是“90后”。90后,出生在中国民富国强、信息飞速发展的年代。他们站在科技的前沿,享受着信息时代的优越,具有极强地接受新事物的能力,拥有着自由奔放的思想。面对高强度的竞争和有限的机会、资源,他们更加理性、务实、积极、开放,在日新月异的生活中彰显着个性和自我价值。 曾经,他们有个很闪亮的名字“佛系青年”。现在,他们有个更闪亮的标签 “富有朝气、勇于担当”。 面对严峻的疫情,这群最具有个性的人,义无反顾地汇入抗疫大军,展现了家国情怀,刻下了属于他们的时代烙印。国家的强大是他们骄傲的资本,国家的发展给了他们个性彰显的机会,国家的稳定给他们的青春绽放的舞台。 “岂曰无衣,与子同袍”。一对“90后”年轻情侣在日记中写道:“此时此刻,我们只是想为这个城市做点什么。” 22岁的广东医疗队护士,瞒着父母来到武汉,22年来第一次看见父母哭。误入武汉的大连小伙,去医院当起了志愿者,靠自己的双手在异地生活了下去。 他们是抗击疫情战斗中的青春力量,他们的青春侵染着中华民族精神的底色。他们说:“非典那年,我还是个孩子,是你们冲在第一线,为我们遮风挡雨。现在,该是我们去扛起重担的时候了。” “5·12”四川汶川大地震,“90后”新生代的沉着镇定、坚强勇敢、奋不顾身、敢于担当,让人不敬佩、感动。地震男孩程强在送行救援部队空降兵某部队时,打出标语:“长大我当空降兵”。如今,他从一名普通战士迅速成长为空降尖兵,进入连队最优秀的“黄继光班”。截肢女孩张春梅,苦练游泳,在残运会、奥运会上夺得一个个奖牌;失腿少年谢海峰刻苦练舞,成为舞王。 脱贫攻坚的战场上,许多“90后”扶贫干部披星戴月,把爱与希望种在贫困群众心中;凉山森林火灾中,24名“90后”消防战士勇敢逆行,用生命诠释了烈火青春。 “他们是能担当的一代,是值得信赖的一代。”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 她们是“铿锵玫瑰”。她们是母亲、妻子、女儿,她们是医生、护士、民警、建筑工人、社区工作者……;在疫情中,她们一次又一次用独有的女性担当,为抗击疫情增添了温暖和力量。 “若有战,必召回”。 疫情刚开始蔓延,医护人员就纷纷请战,“若有战,必召回”,从全国各地驰骋武汉。 她们为了工作,狠心减掉长发;她们脸上被护目镜和口罩勒出了一道道伤痕。她们一次次在疫病的魔爪下抢夺出生的希望,在不断增长的冰冷数字中捂热生命的温度。 她是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内科护士长谭荣欢,她在朋友圈和老公开玩笑说:“老公,我今天一个人换了8个氧气罐,你以后还能为我拧瓶盖吗?” 她是湖南省儿童医院感染科护士胡佩,她双手开裂,在来到前线前,给丈夫写下了家书《我随时准备被隔离》。 从穿上白大褂的那一刻,她们就成为一群倔强又热血的战士,不再柔弱。 因为有爱,所以有力;因为责任,所以前行。 “我们有一份力,就发一份光” 。 在火神山、雷神山的施工现场,有着许多普普通通的女性,钢结构专家王晓红、技术专家范巍、设计师汪静文、女包工头胡晓红、建筑女工,她们与疫情赛跑,在火神山、雷神山的火速交付中闪耀出独特的光芒,创造出了“中国速度”。 女包工头胡晓红在大年三十晚上上赶往火神山工地,带着自己的工人开始了每天17小时,24小时轮班制的持续工作状态。在施工现场,一顶顶安全帽下,有很多这样的女性。舍小家顾大家,披荆斩棘,冲在了疫情的最前线。她们说:“我们有一份力,就发一份光。” 冰心曾说,若没有女人,这世界至少要失去十分之五的“真”、十分之六的“善”、十分之七的“美”。 五四运动已经过去百年,五四精神已融入到青年的奋斗中,爱国情怀已渗透到青年的血液里。青春由磨砺而出彩,人生因奋斗而升华!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