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诗选粹】怡然 ▎一路变迁——小镇火车站的四十年(组诗)

 安徽晓渡 2020-08-22

下塘火车站

小时候

总比村里的孩子坐火车机会多

外婆家在肥东

姑妈家在水家湖

都要从镇上火车站坐车去

车站很简陋

三间高大的瓦房

水泥地面麻麻癞赖的

两间通长是候车室

隔一堵墙

里面是售票室

距离墙一米多高开一个洞是售票窗口

总喜欢伸头朝里看

只见一盒火车票

往北

陶家湖朱巷水家湖

往南

罗集双墩集合肥

墙上硕大的铁框玻璃窗

两扇大木头门对开

几张长的木头椅子

冬天特别冷

七八十年代

曾经一度繁华

新时代的变迁

下塘火车站

火车站诱人的血旺豆腐

都不复存在成了历史

回想过去

记忆更觉新奇美好

竟然还可以有火车坐

火车票

火车票好像是纸压制的

相当于三合板构造

有现在的火车票一半大小

颜色是那种淡粉的

印制好起始车站

一沓一沓放在盒子里

用蓝色的印泥戳盖上日期

检票员站在大门口

咔嚓一剪

拿着车票就可以上车了

那心情

和现在买彩票差不多

厢式火车

厢式火车

是装运货物用的

不知道怎么也能拉人了

大门一关

留有几个小窗透气

像电视剧里抗战片一样

跟母亲一起坐过

红彤彤的车轮

带着白色的烟雾从远处轰隆隆驶来

一大群人蜂拥而上

我吓得躲在母亲身后

人们都坐在地上

随着哐当哐当的铁轨声响

有说有笑

绿皮火车

八十年代

绿皮火车是老百姓最先进的交通工具

只能出远门才有机会坐

远远看着

车头上醒目的铁路局和东风字样的标识越来越近

兴奋极了

座位是木头椅子

车厢内设施很破旧

特别是卫生间

不到万不得已是不情愿去的

天花板上

几个破旧的电风扇

吱吱呀呀嘈杂的摇动着

有列车员来回推小货车卖零食

瓜子花生五香干

车厢内人一直很多

有的就蜷缩在门口或者座位旁边

冬天冻的直打哆嗦

夏天是汗馊味

不像现在

香烟都会把你熏死

火车晚点是常有的事

合肥到上海

可以坐上二十几个小时

爬火车

火车

在小镇停留的时间很短

四里八乡出远门的

都赶过来坐火车

车门挤不上去

先上去的人

打开车窗伸手一拉

底下的人就上来了

时间长了

动作越来越麻利

像现在早高峰公交地铁一样

有了爬火车窗户技巧

逃票

为了节约两三块钱

有时也会抱着侥幸心里去逃票

上了火车以后

车厢内查票要大智大勇了

径直往没查票的车厢走

下一站下车

拼命跑到查过票的车厢再上去

那时候逃票是钱的事

现在觉得

太惊险了

是心的事

红皮火车

其实车身不是红色的

橘红色白色相间

是九十年代科技发展的标志

设施车速都提高了很多

座位是海绵沙发的

窗户也安装了窗帘

基本上都对号入座了

有普客、快车、 特快)和直达特快列车

车票开始电脑打印

中间淡粉外加一圈白框

显得正规很多

是新型空调列车

卧铺

卧铺

比平时车票翻倍舍不得坐

只坐过一次

还是带孩子坐的

本来是普通座位

车厢内抽香烟的太多

孩子戴上口罩还是感觉透不过气来

卧铺只有一块皮垫没有被子

烟味稍微好一点

还是一样的呛人

现在车厢都全程禁了烟

高铁

2007年年初

我国自主研发高速列车

在沪宁线运行

再后来

全国的高铁网全面建设

镇上的火车站拆迁了

也拆掉了几代人的记忆

从上海乘坐和谐号动车

回家只要三个小时左右

安全舒适快捷

随着网络的普及

不用去火车站排队

可以用电脑手机购票

直接刷二代身份证

就可以进站上车

老百姓

口袋鼓起来

心里也充实

再也不想着要逃票了

北城火车站

祖国的铁路网建设日新月异

小镇往南过去不远

竟然也建造了高铁火车站

车站虽小

售票 候车厅 站台

所有的程序都是先进的

人们兴高采烈

从家门口可以坐上高铁

去领略祖国的大好河山

小镇火车站

翻开崭新的历史篇章

绽放他前所未有的繁华

作者简介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