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诗散文】吕达余 ▎谒南京中山陵(外一章)

 安徽晓渡 2020-08-22

谒南京中山陵

用领袖或伟人来称呼你,不如毛泽东的中国革命的先行者

这个称谓,更有历史感。

先生,你想指出一条未有的道路,使国家重新列入世界民族之林

你开了个头,使民族走出泥泞,五千年的历史有了新的路径。

你的道路是艰难的,就像后来

你死后,道路上留下的曲折与血腥。

“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须努力”的遗训,曾经被无情地遗弃,青天白日的旗帜蒙上了阴翳。

天下为公、五族共和,

成为若续若断的幻影。

哦,好在历史不负你。中国革命的道路,终于在源头与你接续,拓向更为广阔的天地。

你应该含笑九泉了吧!

我不想你的眉头像生前那样紧紧攒起。

我不是你的党徒,只是一个新时代的普通的人,一个有五千年历史的中国人。

我的血脉连着你的血脉,

民族兴起是我们共同的心声。

在你的英灵前,我不能题词,或发表歌颂的宏文。

我只是想说:天下为公让你灵魂不朽,

你的不朽让这座山永恒。

游兴化郑板桥故居题句

几间灰墙黛瓦,默默承接了多少岁月的风雨。

从街巷的一个小门进去,除烟火之处,你还有一间书斋和几张桌子的私塾。

我伫立,仿佛还可闻

曾经的寒士的读书声。

院子里少不了几丛,萧萧竹,

白墙下,碧绿,然而细瘦,就像你画中的一样。

其中必有一枝呵,

秋风湖上钓过云水的烟霞。

后世传说的都是“怪”,是——你的清高,你的才情,你的风雅,

还有悯民的情怀。

内屋门楣手书的“聊避风雨”四个字,是不是道出几分酸楚?

是呵,就这几间屋子,

避避风雨,教教童孩。

高大威武的县衙,你坐过。可你呵,

听萧萧竹如民间疾苦声,你掷去乌纱两袖寒。

什么也不能将你剥蚀,黄金屋不知倾圮了多少,

而你的屋子还在,屋子里的瘦竹还在。

在你屋子的竹丛旁留影,我撷取一枝竹。

看它的清,看它的瘦,看它风雨下的

飘逸

和清幽。

值班编辑:夏青山

吕达余,男,安徽铜陵人氏,大专学历,高级政工师,铜陵市作协会员,有数百篇诗文散见于报刊与网络。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