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安徽诗歌》●每日好诗2019.8.10

 安徽晓渡 2020-08-22

今夜,无需怀抱乡愁梦回故园

/赵华奎

故园日渐颓废

比它更矮的,还有虫吟和水声

每一季的风,都不肯轻易裁走陈年往事

记忆参差

一年又一年,在节节累积

六月,蜘蛛在屋檐下构思

它们绘制的八卦图,是这座村庄的年轮

破损的门楣处,蚁群来来回回

搬运着故乡的一些旧疾和暗殇

也在招呼每一个还乡之人,吮吸的目光

我乘月光抵达时

父母正坐在门前的竹椅上

叙话,纳凉

并不忘安排一声犬吠,替我打开门扉

今夜,无需怀抱乡愁梦回故园

卸下行装

就能从一株枣树的致辞里,找到从前

沉默的轨道板

/左新国

林立在我们眼前

一块块平凡而精美的轨道板

沉默的比夜还要静穆

冷冷地注视周围

直到把我们的虚荣洞穿

在这些由钢筋混凝土制造

的精美产品面前

我们没有理由说出更多的话

掩盖我们的渴望与激动

轨道板,永远是沉默的

它支撑起岁月和风雨

它联起中国高铁的大动脉

它诠释着中国人的聪明和智慧

在春天,在叶幔覆盖下的春天

我们跳动的心脏

才能激越得比马蹄更欢畅

难道有谁能够否认

我们由此承袭了轨道板的属性

把坚韧的意义扩展到四季

我们的一生

在不断延伸和创新中

增添许多内容

就像高铁轨道板工厂

相对黎明与黑暗

它的光亮要灼人得多

照见卑微与崇高

在那些远离它的人

抑或不知的人看来

沉默的轨道板似乎是不屑的

但是有谁又能否认

就是这一块块平凡而精美的

轨道板

被诗意般铺设在大地的诗行

完成了生命的歌唱与飞跃

农场,我的乡愁

/吴永煌

麦浪腾起的阵阵涛声

棉海泛起的粼粼波光

绿树怀抱的那排排军营式的平房

随着炊烟飘逝远方

春色刚刚抹出树梢的鹅黄

柴院里弥漫着粉蒸苜蓿的芳香

端着碗唠嗑

还有吸溜吸溜作响的胡辣汤

放学后的沙包跳房

柴禾堆里的躲迷藏

打纸牌,捉小鸡

欢笑的童声在天际回荡

背起沉重的行囊

三步一回望

从此

身后是日渐沉重的惆怅

我想去一趟老山

/张习根

我想去一趟老山

这个念头已萦绕我三十多年

如当年留下的伤病

伴我至今

我想去一趟老山

正如当年的房东所说

他时常挂念我

我也时常挂念他

我想去一趟老山

踏过被苍翠掩盖的累累弹坑

把坍塌的猫耳洞重新垒起

因为它曾经是我的家

我想去一趟老山

可是,现在却不能起程

为了撑住自家门庭

还要外出任风吹雨淋

我想去一趟老山

等赚足了盘缠一定自成行

如不屈的老山兰

不喜他人怜悯

我想去一趟老山

不喜他人怜悯

等赚足了盘缠

自去祭奠英灵

夜晚叙事

/王正全

远山的樵夫牵走白云,为庙里的菩萨重聚金身

如果能够抗拒诱惑,我绝不伐木烧薪

把山前的附和流水声的歌者

放置于午夜的钟声下,去接受众神的审判

没有嘱托的母亲,黑夜在她腹中诞下幼崽

让她咳痰,咳血。而她坚信的是

体内的阳光会拐走一切的疼痛,回到最初

母亲是黄昏走的,没有樵夫歌者

看到体内的幼崽出生成长,冲出母亲体内

却没有一只鸟儿的南飞北回,去冲淡母亲的衰弱

在多年后跌跌撞撞的夜晚,想象着母亲当年的病痛

枕边的一汪无根之水,顺势倒流

而当年无知的自己,在草纸上写下天隔一方的遗憾

假想敌

/优雅的枫叶

炊烟散落在屋檐上

风是落叶的知音

笛子横在彼此的陌生间

远去的杳无音信

时间躺在白色信笺上

信鸽久久捎不来落日下的余晖

挥挥手,学会告别

习惯一个人孤独的清苦

怕只怕,当终于忘却时

你的身影像名信片

邮寄到我的门口

谁能帮我缝补,曾经的缺失

荷塘月色

/周习文

这些年,心里颇不宁静

月色似乎衰老许多

夜夜清辉笼罩的荷塘

满池碧玉之上的菡萏

粉嫩鲜艳,令人触目伤怀

霓虹闪烁,白昼的喧嚣已退潮

蛙鼓声声,尽情演唱农家乐

新建的亭台楼阁、朱栏画舫

沐浴着盛世的月色

守候在诗意芬芳的边缘

这些年,月光依旧如水

漾起的涟漪濡湿梦境

荷塘依旧静谧、温驯

涵养着最初的模样和情愫

只是,我垂垂老矣

一架丝瓜绽黄花

/王维勤

苍叶凝露。藤蔓恣肆疯长

如擎金盏。叶底黄花绽放暗香

层层叠叠。触角四处攀援

千丝万缕的浓须,交相拥缠

绿荫如盖。架下青瓜初长成

风过绿波叶凌乱

衣袂飘飘,窈窕身影

起伏荡秋千

纤纤弄影。新月挂天边

凉生架下。暑气收敛

寂寂庭院。萤灯飞度几点

灯影深处。白发爹娘相伴

歇凉对坐。相互寒暄

秋风

/凌语子

掰玉米的时候,棉花地里

有人等白了头

稻谷低下害羞的穗

柿子压弯了最后一滴青涩

枫叶红了,银杏叶子披上了

象征高贵的披风

一顶花轿从山里来

立秋

/张昌华

倍受炙烤的云丝,不再顾念

绿叶及树荫。唯有蝉鸣

喉咙粗鲁,嗓门调高八度

把夏日的爆脾气,节节拔高

不放过树梢和山顶,不留

一丝空白,不留一缕间隙

夏季的能量,一旦

碰及警线,触及红线

必然盛极而衰。三把火之后

外窜的粗暴,倾泻的狂野

如陨石一般的冲撞,渐渐

气弱,冷却

随后,秋将穿透

一日屏障,如约而至

送来声援的风和雨,悄悄的

捋直枝条,修复

大地的肌肤

那就让半边脸朝南

另一半向北,仰望

天空和云彩,在幻境里

搜寻隐雷和闪电

于穷尽处,找回

一个季节的收成和清凉

那就把夏日的火球

踢向海洋,或南北极

让秋风秋雨,滋润

绿萝和流汗的身影

要不然就让白天

冲一把冷水澡

以便身心更加接近

秋天的体温

(“每日好诗”入选的优秀作品将择优刊登在《安徽诗歌》季刊。欢迎各位老师进群参与。申请进群请加微信“ahsgyz”)

    值班编辑:海  漠

《安徽诗歌》

安徽诗歌》编委会 

    主 编:晓 渡

    副主编:陈韶华  彭剑明

    编 委:

          夏青山  刘腊华  海 

          崔 冬   陆春阳  李 成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