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安徽诗歌●精品荐读 】2020年第二十四期

 安徽晓渡 2020-08-22

掌纹

/朵儿兮兮

被纹路赋予宿命色彩后

二伯不再端详他的手。画笔

颜料和画布躲入箱底

艺术在温饱线上走投无路

天赋被农事逼进田垄

青玉米,黄麦穗和红高粱

成为他无法选择的颜料。摊开手

象征文艺的那道线,已被锄头

铁锨的力道层层皴染

只有在一碗烈酒的泼墨中,才

能分辨出,它曾经的柔软

曲折,都被二伯攥在手心

只是村口有学生经过时

手中就会有一条荒草返青的路

呼之欲出

【诗歌鉴赏】手相在相学中被称为“万相之首”,掌纹上留下的是生活的深深痕迹。掌纹三大主线:生命线、感情线、智慧线,也成为人们想要探知的奥秘。此诗作者就是很巧妙地把命运与掌纹联系起来,都说知识改变命运,但此诗反其道而行之,用饱蘸生活磨砺的手掌,解读出另一种艰辛的命运。

诗作以情感为主线,将有绘画艺术天赋的“二伯”,通过形象生动的诗写,揉进其生活情感,展露出其生活细节的影子。诗作用“二伯不再端详他的手”“逼进”“攥在手心”等构建出的意象,将二伯的心里活动活灵活现的展现出来,我们可以循着作者情感的路线,去感知那掌纹里“曲折”的深刻含义,被摁进命运色彩的《掌纹》,其实是一幅二伯的人生图画,画中有的是辛酸与无奈,岁月流逝,作者用“一条荒草返青的路”,来给二伯的“冷”铺垫出温暖的向往,恰到好处地给读者留白,寻踪!(文/陈怀)

晌午

/赵华奎

把沉睡的斧头从墙角处叫醒

劈柴,填灶

让火焰保持心跳。铁锅里是开花的白米

水一个劲地翻滚,嘶叫

这是父母日常生活的某个时刻

在我的日记本里徜徉

从时光的缝隙处,散发出一道温暖的光

那时,小院中的青葡萄依次披起紫衣

一点一点,在体内囤积着蜜意

我在架下读书写字

探问,每片叶子的归期

【诗歌鉴赏】诗作通过“晌午”的时光,构建出回想的意象,引出父母与自己曾经的生活影子。作者巧妙地运用拟人手法,将场景里的事物融入人的情感,让作者童年生活增添情趣与诗意。那曾经的岁月和父母的爱,在作者帷妙唯俏的诗写下,精彩纷呈。

  诗作在首段,展现了贫瘠岁月里,农村生活的情景,晌午,正是烧午饭的时间。作者运用“铁锅里是开花的白米/水一个劲地翻滚,嘶叫”的诗写,让我们可以意会那个特有年代里的生活含义,那乡愁里的童年往事一一浮现。

作者很好的运用了“葡萄架”的意象事物,将对父母认知的形象升华,凸显诗意的精妙,那大手牵小手的幸福家庭的生活影像,也随之跃然纸上,让我们沉湎在其中,寻觅葡萄架下的光阴与那甜蜜美好的事物。那青涩时光,何尝不是寓意自己是父母手牵下的“青葡萄”,在走向成熟。(文/陈怀)

夏日倾情

/邵争强

浓荫稠稠

掩盖了最后一抹春意

从此刻开始,每一缕阳光里

都藏着火的种子

流彩的七月,季节的巅峰

我常记念着夏日的夜空

那漫天星光,于银河中泛滥,决堤

飞溅成光的碎沫

化作一道道流萤

落在人间草丛,墨绿的稻田

我常记念着一轮素月,贴着湖水飘起

缓缓的,循着绝美的弧线走来

照在院墙的老树

鸣虫的音符,始于一片旷野

近近远远,扶起夏夜的思绪

树影摇曳着明月,沙沙作响

一些隙落的温柔

落入纳凉人梦中的竹床

我还热衷于一场忽如其来的暴风雨

黑龙驾驭的黑云,流动的炼狱

狂风撕破湖水的衣服,草木折服

闪电惊雷,须臾间打破沉闷

雨水跌跌撞撞,江河涨了几分胆识

雨后浮起的彩虹,水与火和谐的交融

天空被洗礼了一次

大地上,那些耀眼的夏绿,悸动的生命

再次,在夏日里倾情

【诗歌鉴赏】诗作运用形象的比拟,通过借物抒情的手法,对一个个事物的诗意刻画,凸显出夏日的特点,让我们徜徉在夏的时光,品味作者诗写的“倾情”。

  诗作首句用“浓荫稠稠”搭建出夏日的景象,从不断升温的气候中,从夏日阳光中寻出“火”的释义,转而通过“流彩的七月,季节的巅峰”来引出人生中的夏夜景象,那凝聚着童年纯洁无邪的天真与幻想的夏日夜晚,那繁星与萤火虫构建出意象,总是充满旖旎的色彩,成为人生追寻的时光。

  我们可以循着作者情感的主线,从那“浓荫稠稠”“飞溅成光的碎沫”“缓缓的,循着绝美的弧线走来”“一些隙落的温柔”“黑龙驾驭的黑云,流动的炼狱”“雨水跌跌撞撞,江河涨了几分胆识”的诗写中,体会作者诗写的优美与意象的辽阔,也让读者读懂《夏日倾情》的“火”“水”“绿”等事物的象征意义,一种岁月的影子油然而出。生命里的深刻寓意,让作者在诗作的最后用加重的语气“再次,在夏日里倾情”,来抒发自己对夏认知的情怀!(文/陈怀)

起风的日子

/刘志勇

起风的日子

我慵懒的像一片云

腰肢一扭,就从南飘到了北

从不知名的街道吹到另一个街道

起风的日子

我就拉开窗帘

树的影子渐渐浓郁

小草在生长,在不食烟火的气息里安详

起风的日子

一些故事像水中的影子

被合拢又被吹散

光阴斑驳,但绝口不提苍凉

我是从暮云的笑容中看见风的

我是从行人的神色上看见风的

雕塑般冷峻的脸庞荡开一丝

柔和的波纹,如湖水被月亮割裂一样

我枯槁的身体也渐渐舒展

枯燥的日子,废纸团般沉入水底

一点点发酵,像你摇曳的手帕

我潦草的眼神,也因此飞出一串串音符来  

【诗歌鉴赏】作者运用虚实结合的手法,把“风”通过自然的景象,牵至心境之中,让心湖漾起微澜,吹出一个个对尘世事物的感怀。形象的诗写,生动刻画出对人生的认知,那“风”下的事物,无不凝聚作者深刻的寓意与生命的感悟。

诗作的首段采用“云”的比喻,“腰肢一扭,就从南飘到了北”的诗写,勾勒出游子的形象,从而恰到好处地与风联系起来,让风来牵出一个个饱蘸情感的诗意。

  诗作用“起风的日子”牵出心中所想,从一个城市到另一个城市的奔波;从“小草在生长,在不食烟火的气息里安详”里看出的没有世俗琐事牵绊的臆想;将人生的往事用“一些故事像水中的影子”来刻画可望而不可触及的象征。而岁月沧桑下,看出的“风”,解读的释义,通过一个个事物的形象,让读者品味其中的滋味。诗作善于运用比拟的事物,摁进诗写的情感,形象生动地将自己人生的心境,通过《起风的日子》的诗写,来一一呈现。(/陈怀)

看海

/南国

退潮后的蛤蜊,贝壳紧闭

里面有大海的心事

海风微凉,一块礁石

有些不甘和冲动,它只是

道具,随着涨潮或者退潮

时而湮没,时而暴露

此刻船儿已经靠岸,偃旗息鼓

仅凭一只红桶和一把小铲锹

就试图挖尽滩涂里的蛤蜊

这多少有点不自量力

在大海面前,蛤蜊是

喝海水长大的孩子

【诗歌鉴赏】大海的辽阔胸怀,在潮起潮落中,用澎湃的潮音演绎着博大、力量、激情与神秘的象征,大海也因为它的这种特征,而被人们用航海来解读人生的拼搏精神。

  此诗作者用在退潮后的滩涂,看见的大海留下的事物,从中感知大海的情怀,探知大海寓意下的奥秘。那些弄潮儿的缩影,在大海的世界里,有着不同的境况。作者通过寄情于物的写作手法,从那些事物上看出的认知,将大海的特征一步步展现出来,让人品味、寻踪。

  诗作运用“蛤蜊”“一块礁石”“船儿”等事物构建出的海边意象,作者都通过自己的人生观,给其贴上奋斗精神的标签,从而让读者去意会“这多少有点不自量力”与“喝海水长大的孩子”,赋予“蛤蜊”的深刻含义,从中寻觅人生价值和闪光点。

  作者运用其独到的诗意触角,通过寓意的事物,富有哲理性的诗语,为我们解读出一个面对如大海的世界,那些处世的心事、豪情与哲学!(文/陈怀)

翻阅故土

/彭纯廉

顺着一条沟壑

随手将山川翻了几页

竟然跨了几个省

这先前剩下的残缺的兰英寨子

犹如半页纸张飘在那旮旯

那是一张像手撕过后的记忆

也许那月亮照着的羊肠小道

就是线装书的那根线吧

沉静着顺从着

我在线上找那一半历史

而啄木鸟反复在山林打着响声

把远处的民居田野阡陌一再镂空

它是在努力证实着方位

还是在约

多姿的山花、乔装打扮的五月走入前台

小桥再三详述着晚幕上的孤单

一堵老院墙守口如瓶

沉淀着里面的深邃

【诗歌鉴赏】故土在作者的眼中,是一本厚厚的书,那里面的每一个篇章,都藏匿着阅知不尽的风景,让作者回味无穷,沉湎其中。故乡的每一寸土地,那些熟悉的事物,没有复杂与华丽的装饰,简单明了地勾勒出山村的景象,山村素颜里透出和山里人一样的纯朴。

  诗作借景抒情,作者乡愁的情感在富有诗意的比拟里,在那本书里,在作者的一次次翻阅下,一个个诗韵的风景跃然而出。作者将故土比拟成“书”,无疑深藏着无数难忘的故事,作者用“沉静着顺从着/我在线上找那一半历史”来表达寻觅之意。

  诗作层次分明,由远至近,一步步的诗写,将作者的身影从“几个省”外的地方,引至诗句搭建出的回乡路上,直至最后抵达那曾经生活过的老宅,如今的形象是“一堵老院墙守口如瓶/沉淀着里面的深邃”。诗作很好的将一些诗意进行了留白,让读者打开意境,寻觅其中的韵味,去读取那“书”中隐藏的篇章。(文/陈怀)

安徽诗歌编委会

主  编:晓  渡
主编助理:海  漠
文字主编:陈韶华  陆春阳
微刊主编:珺  忆
音频组稿:宦美玲
首席校对:李  旸
文字编委
彭剑明 许文舟 王维勤 刘腊华 左新国 崔冬 陈怀 李春林

井明华  郑玉忠  怜子  程渝  珠珠  凡非子  高绪华

朗诵团队
李阿文  万群  金眉  闫淑敏  金红磊  徐绍东  子燕
梦儿  邵梅   笑溪  王琳  老查  蓝调心情
郑光涛  沐一   张朝霞   李小丽  梧叶  张亚伟
微刊团队
 雨后      陈凡  珠珠  天宇   桑吉   陌芷君  献周  珺 忆
投稿方式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