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温室农技:黄化曲叶病毒病发病症状、原因以及综合的防治措施详述

 农业洞察6 2020-08-22

自2008年以来,原本在南方点片发生的番茄黄化曲叶病毒病在黄河以北迅猛传播或暴发,2009年山东河北等省因黄化曲叶病毒病造成番茄绝收面积近30万亩。黄化曲叶病毒病原本不是威胁我国番茄种植的主要病害,现在由于它的迅速传播和威胁,让我们不得不直接面对。

黄化曲叶病毒病是系统性病害。番茄感病初期,上部叶片首先表现为黄化型花叶,叶缘呈宽带形黄化,并上卷,叶片变小、变厚、僵硬。感病植株生长缓慢或停滞,节间变短,明显矮化;茎秆上部变粗,多分枝,呈畸形棒状脆硬的丛枝症,生长点黄化,下部老叶症状不明显。发病后期整个棚室番茄矮化,生长发育停滞,开花后坐果困难,果实不能正常转色,导致减产或绝收。

番茄生长点长势

文章作者:农业洞察

黄化曲叶病毒病发病的疑似症状

植株叶片窄小、细长,但不矮化、不变色,这也是病毒病,但不是黄化曲叶病毒引起的,应诊断为黄瓜花叶病毒病。采用常规的防病毒和灭蚜措施就可以了。方法参照病毒病防治方法。

黄化曲叶病毒病发病原因

病原为番茄黄化曲叶病毒。属于双生病毒的亚组,是一种单链环状DNA病毒。这种病毒有两个传毒途径,一个是烟粉虱传播,一个是嫁接传毒。

烟粉虱有十多种生物型,其中B型烟粉虱繁殖快、适应能力强、传毒效率高,是番茄黄化曲叶病毒最主要的传播介体。烟粉虱一旦获毒可在体内终生存在,属于持久性传毒类型。

嫁接是传播番茄黄化曲叶病毒的另一个途径。许多研究证明,感病的接穗嫁接到正常的砧木上,或者正常接穗嫁接到感病砧木上,均可造成全株系统发病。

番茄黄化曲叶病毒与烟草花叶病毒和黄瓜花叶病毒不同,种子和摩擦接种均不传毒。因此,黄化曲叶病毒病的暴发与烟粉虱暴发密切相关。

病毒病的传播祸首--烟粉虱

近年来,烟粉虱在我国许多地方暴发成灾,它可传播多种病毒。尤其是B型烟粉虱的暴发是导致番茄黄化曲叶病毒病流行的主要原因。发病程度与虫口密度相关当虫口密度达到每株5头时,植株的感病率就达60%,虫口密度越大,发病越严重。烟粉虱30~35天繁殖1代以1头雌性烟粉虱产400个有效卵计算,3个月以后将是上亿头烟粉虱为害,可见杀灭烟粉虱对防治黄化曲叶病毒病的重要性。

不同的栽培季节,番茄黄化曲叶病毒病的发生程度存在显著差异。5~7月播种的夏秋番茄发病严重,而9~10月播种的越冬番茄发病较轻。即高温季节发病重,低温季节发病轻。在25~28℃条件下,番茄黄化曲叶病毒从侵染至发病大约需要3周,而在冬季(低温季节)则需要1~2个月。高温有利于烟粉虱传毒,有利于病毒在寄主体内迅速增殖。

除番茄外,番茄黄化曲叶病毒易感染的寄主植物还有曼陀罗、心叶烟、烟草、菜豆、苦苣菜、番木瓜等,众多的毒源植物以及不同茬口的番茄生长季节重叠使该病毒得以周年繁殖并造成交叉感染。生产上大面积栽培的番茄品种只抗烟草花叶病毒,均不抗番茄黄化曲叶病毒,更不抗烟粉虱,这为该病害的发生流行创造了适宜的寄主繁衍生存条件。

患病害的番茄

黄化曲叶病毒病综合的救治措施

选用抗病品种和防控烟粉虱是防治番茄黄化曲叶病毒病的两大关键措施,两者缺一不可。

1、选用抗病品种:可选种惠裕、益佰芬、粉倍赢、金盾、西贝、齐达利、迪利奥、粉宴、浙粉706、浙粉808等品种。

2、加强田间管理:包括肥水管理、及时整枝打杈等栽培措施,促进植株健壮生长。也可喷施益施帮400倍液、叶绿宝芸薹素内酯、古米钙、瑞培绿等营养剂,提高植株的抗病能力。

3、清洁田园:生育期间发现感病植株,及时拔除并掩埋。作物收获后,彻底清除植株残体和落叶及周边的各种杂草,保持田间卫生,减少虫源。设施棚室栽培时还要做好棚室的熏杀残虫工作,防止烟粉虱扩散传毒。

4、间作:根据烟粉虱的取食习性,与烟粉虱更加偏爱的一些寄主植物进行间作,可以降低番茄上烟粉虱的虫口密度。采用番茄与黄瓜间作的栽培方式,可以显著降低番茄黄化曲叶病毒病的发病率。

5、物理防治:设置防虫网:育苗及定植棚室均应设置60目的防虫网严防烟粉虱侵入。如棚室内温度过高,也可以只在下部风口处使用60目防虫网,上风口仍使用40目防虫网,棚顶端风口仍然需要设置防虫网。大棚门也要吊挂防虫网帘,操作人员出入要快出快主,不要敞开网帘,尽量减少烟粉虱进入棚室的机会。设置诱杀黄板:利用烟粉虱的趋黄习性,在田内悬黄板,诱杀烟粉虱。

保护利用天敌:在世界范围内烟粉虱有45种寄生性天敌,62种捕食性天敌,其中对烟粉虱影响较大的天敌是丽蚜小蜂。在栽培田内人工释放丽蚜小蜂,可有效控制烟粉虱的为害。B型烟粉虱抗药性很强,必须采用物理、化学和生物综合防治措施,以生长发育前期防控为重中之重。

6、药剂救治:从封闭棚室开始对零星发生的烟粉虱就进行喷施用药。其后可以吊挂黄板诱杀,保持设施棚里不受烟粉虱传播病毒的威胁。应注意交替用药,避免产生抗药性。药剂灌根,可用强内吸杀虫剂25%噻虫嗪水分散粒剂或24.7%高效氯氟氰菊酯·噻虫嗪微胶囊悬浮-悬浮剂一次性灌根防治,持效期可长达25~30天。方法是:在移栽前2~3天,用25%噻虫嗪水分散粒剂1500~2500倍液(或1喷雾器水加6~8克药)或用24.7%高效氯氟氰菊酯·噻虫嗪微囊悬浮-悬浮剂10毫升加1喷雾器水后喷淋幼苗,使药液除喷叶片以外还要渗透到土壤中。平均每平方米苗床喷药液2~3千克(或2克药对1桶水喷淋100株幼苗),有很好的治虫预防病毒病的作用。

喷施用可选用25%噻虫嗪水分散粒剂2500倍液、24.7%高效氯氟氰菊酯·噻虫嗪微胶囊悬浮-悬浮剂3000倍液、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2.5%高效氯氟氰菊酯水剂1500倍液灭虱防病毒病。

番茄病毒病症状之一

苗期可选用20%吗啉胍A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1.5%植病灵乳油1000倍液等喷施,有一定的抑制病毒作用。

也可用敌敌畏烟剂、灭蚜烟熏剂等熏棚杀虫,但需要把熏蒸杀虫的副作用,叶片老化的不利因素充分考虑到,正确把握使用剂量。

选用3.4%赤·吲乙·芸可湿性粉剂4000~5000倍液对病毒病症状较轻的植株进行喷施,7~10天1次。对症状较重的植株建议用3.4%赤·吲乙·芸可湿性粉剂4000倍液加上芸薹素800倍液混用喷施,强行刺激受抑制而矮化的番茄植株,配合使用大肥水,对番茄有促壮生长、缓解症状的作用,已经结果的番茄还有一定挽回产量的希望。

综上所述为黄化曲叶病毒病发病症状、原因以及综合的防治措施详述,在药剂措施中会有药名以及用量上的重复,是为正常。以上药剂都为菜农在实践中使用出来的放心参考使用就好。

【更多实践原创温室蔬菜农业技术,欢迎关注“农业洞察”】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