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三体人一个水滴就团灭地球2013艘战舰,4光年的技术差距有多大?

 历史知事 2020-08-22

三体人一个水滴就团灭地球2013艘战舰,4光年的技术差距到底有多大?

科幻小说《三体》,一直都是人们喜欢谈论的话题。这里面的超级武器“水滴”,藏着太多谜题,我们今天来解读一下。

三体人一个水滴就团灭地球2013艘战舰,4光年的技术差距有多大?

在《三体》第二部《黑暗森林》中,水滴是一个仅有3.5米长的武器。丁仪看到它时,产生了与其他人一样的印象:一滴水银。探测器呈完美的水滴形状,头部浑圆,尾部很尖,表面是极其光滑的全反射镜面,银河系在它的表面映成一片流畅的光纹,使得这滴水银看上去纯洁而唯美。

很明显,这个水滴,既是枪,也是炮弹,如果用水滴发起攻击,一切的武器都会被瞬间打爆,瞬间灰飞烟灭。

在小说中,水滴到达地球后,人们把它当做一件艺术品来欣赏,可是,水滴忽然加速发起攻击,人类建立的太空武装力量,2013艘战舰,在瞬间被水滴打的灰飞烟灭。

这还不是最严重的,水滴还封锁了太阳的电波放大功能。

三体人一个水滴就团灭地球2013艘战舰,4光年的技术差距有多大?

也就是说,圣母婊程心担任执剑人,放任三体舰队灭绝人类,而不是摁下按钮向全宇宙公布三体的位置。后果非常严重,没有太阳的电波放大,人类不再能使用黑暗森林威慑了。

幸运的是,人类最终还是找到了方法,那就是使用万有引力号的舰体,向全宇宙公布三体星位置,从而再次实现对三体的威慑。

说到这,有朋友想问了,为何三体星人科技那样发达?4光年的差距,真的就那么大吗?

水滴,采用的科技,其实还是人类能够认知的部分。按照小说的描述,水滴的表面会反射几乎全部的电磁波,绝对光滑,温度处于绝对零度,原子核由被强互作用力锁死,无坚不摧。

三体人一个水滴就团灭地球2013艘战舰,4光年的技术差距有多大?

水滴的全部性能,其实在人类的认知范围之内,只不过,人类无法制造出这样的东西而已。

三体更早向地球发出的智子,仅有几纳米的大小,却能通过在科学家面前展示末日倒计时,直接影响人的视觉神经。既然智子能够实现,放在3.5米的尺度上,做一个大型飞行器,难度并不大。

还有,4光年是什么概念?三体星距离地球的距离,在全宇宙的尺度下,简直是太近了。可是,对于三体和地球来说,实际距离并不近。三体的一束电磁波发射后,需要1年时间才能到达地球。要知道太阳光从太阳出发到达地球的时间,也不过8分钟。三体星人使用百分之一光速的第一舰队移民地球,依然要用400年。

这四百年,三体人还很有危机意识。因为,三体人不能确定,400年中,人类会怎样实现科技大爆炸,迅速赶超三体。所以,三体人必须采取行动,用智子锁死人类科技。

三体人一个水滴就团灭地球2013艘战舰,4光年的技术差距有多大?

刘慈欣提出这样大的差距,其实就想说明两个道理:

1,科技大爆炸的状态下,100年足以让一个文明升级。

人类第一次工业革命时,地球还处在相对隔绝的状态下。所以,当完成工业革命的英国走向世界时,完全就是无敌的状态。在中国、在日本、在非洲,这些侵略者都被当成了不可触犯的“神”。英国只不过领先了几十年一百年,可是,三体,这个从未打过交道的对手,不知道领先了多少年。

三体人一个水滴就团灭地球2013艘战舰,4光年的技术差距有多大?

2,文明等级之间的差距,让降维打击成为常态。

三体人能够利用二维空间在微观层面修改粒子,制造微观机器人。可是,人类对此一无所知。这就是降维打击。按照科学家的分类方式,能利用所在行星所有资源的文明,是一类文明,而人类,还没达到这水平。三体人却能利用所在恒星中的所有资源,是二类文明。这样大的差距,在宇宙尺度下,是常态。而降维打击,则是星际战争的常态。

三体人一个水滴就团灭地球2013艘战舰,4光年的技术差距有多大?

看完《三体》,我们发现,只有科技能够让人类立足于宇宙之中。也许,科幻的作用便在于,让人类勇敢探索广袤的未知世界。

喜欢科幻的小朋友,一定要买来好好看看这套书。

三体人一个水滴就团灭地球2013艘战舰,4光年的技术差距有多大?

全套共3本,分别是:《地球往事》《黑暗森林》《死神永生》,一部比一部好看。我第一次读《三体》也是一口气看下来,感觉是从未有过的震撼,闭上眼睛满脑都是宏伟、瑰丽的宇宙图景。

读完之后我只有一个字评价“牛!”

到现在为止,《三体》已经成为一部国宝级的科幻作品,受到国内外读者的一致欢迎。

2018年语文全国卷高考的文学类阅读是选自刘慈欣2010年出版的科幻类图书《微纪元》,他还有其他作品被收录进语文教材的必学范围。气势恢宏的三体小说,对于孩子增长见识,开拓胸怀,有非常正面的作用,更重要的是,让孩子学会探索科学,探索太空的兴趣。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