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人老了该歇歇,可七八十岁老农依然种地,三个原因令人心酸

 花腰妹 2020-08-22

七八十岁,本是颐养天年、享受天伦之乐的年纪,然而在农村,七八十岁的老农依然栽田种地,到底是什么原因呢?

人老了该歇歇,可七八十岁老农依然种地,三个原因令人心酸

村里83岁的李奶奶赤脚在田间劳作

花腰妹的家乡在云南玉溪山区农村,我的公婆都是典型的老农民,婆婆78岁,公公76岁。公婆生养了5个儿女,如今儿女都成家立业,公婆也步入老年,我记得公婆上了60岁后就没再干过农活,被接到城里和儿子一起生活。村里的人说,公婆的儿女不仅有出息,还很孝顺,所以老人就享福了。公婆也觉对自己的晚年生活很满意,常说,村里像他们一样七八十岁还在干农活的人不在少数,分析下来,三个原因令人心酸。

人老了该歇歇,可七八十岁老农依然种地,三个原因令人心酸

79岁的赵奶奶每天早上都要挑着自家栽种的蔬菜去卖

一是家庭的原因。

隔壁家阿婆和阿公今年已经快80岁,生养了2个儿子和1个姑娘,姑娘外嫁,两个儿子相继成家,两老本来把家产和田地平均分配给儿子,自己不想再栽田种地了。谁知道,小儿子遭遇了一场严重车祸,下肢残废,只能终身坐在轮椅上,再也干不了农活。家庭的变故,让年迈的父母不得不继续种地,靠儿子已经靠不了,只能靠自己,用他们的话说就是趁自己还能动,尽量多干点,能帮儿子的就帮点,不能帮的至少不给儿子增加负担。

人老了该歇歇,可七八十岁老农依然种地,三个原因令人心酸

75岁的阿婆和儿媳一起盖烤烟膜

在农村,因为疾病、上学或者突发事故等各种原因,导致家庭困难或者致贫,即便七八十岁的老农也依然栽田种地,补贴家用的情况在农村也经常看到。另外,还有一个原因就是,大多数青壮年都外出打工,村里剩下的是一些老弱病残群体,不想让大片的土地荒芜,于是七八十岁的老农依然种地,守护自己的家园。

人老了该歇歇,可七八十岁老农依然种地,三个原因令人心酸

78岁的柏老爹在管理自己栽种的枣园

二是儿女的孝心。

长期在农村生活的经历,我发现农村有一个不好的现象就是:部分人丧失了伦理道德,突出表现为对自己的父母不尽孝心不说,有的还会与年迈的父母分家,有的甚至不闻不问,形同陌生。在这种情况下,七八十岁的老农依然种地只为了养活自己,不敢指望儿女。

人老了该歇歇,可七八十岁老农依然种地,三个原因令人心酸

73岁的普大娘依然是种菜的一把好手

还有一种情况是,如果有两个老人有两个儿子,就会把老人分开,一家养一个,夫妻俩结婚生活一辈子,到晚年不得不被强行分开,不但不能住在一起,还经常会出现你家怎么怎么,我家怎么怎么的情况,令人听了心里很不是滋味。

农村人常说:“养儿防老!”其实,儿女的孝爱很大程度上决定父母晚年生活的质量,儿女有孝爱,父母就过得轻松、幸福,如果家有不孝子,父母的晚年生活就会有点凄惨,这是不争的事实。

人老了该歇歇,可七八十岁老农依然种地,三个原因令人心酸

80岁的李大爷在管理自己栽种的桃园

三是老农也有自尊。

村里的一位张奶奶今年86岁了,可是她一天也舍不得闲下来,经常早出晚归在自家菜园子栽种各种时令蔬菜,还会拿到集市上卖。我曾经问过她,这么大年纪了,应该歇歇了。可是她笑笑说,闲不下来,一辈子干农活已经习惯了,只要哪天不干活闲下来了,身体就浑身不舒服。奶奶强调一点就是,不好意思跟儿女要钱,觉得拉不下脸面,她认为儿女跟父母要钱天经地义,而父母跟儿女要钱就会觉得难为情。她说自己栽种点小菜,手里随时有零钱,不用开口跟儿女要钱,再说了,自己手里有点钱,买个什么东西都有支配权,不用看儿女的脸色,有时候还可以给自己的孙辈们一点零花钱,自己心里舒坦。

人老了该歇歇,可七八十岁老农依然种地,三个原因令人心酸

86岁的张奶奶在街头卖自己种的小菜

其实,在农村我曾走访过很多老农,他们的观点和种菜奶奶的一致,只要自己能动就尽量去做,不愿意给儿女们增加任何负担。有些老人自尊心很强,跟自家儿女要钱买东西看病什么的,不到万不得已是不会开口要,怕瞧脸色,听不得风凉话,更受不了气,宁可自己辛苦点也要种地。

总结:除了以上几个原因外,七八十岁的老农依然种地的原因归根结底还是农村养老问题,老人怕自己不会动的时候,没吃、没喝、没人管,更没钱看病,所以总想趁自己还能动,尽量攒下点养老钱。你怎么看待这个问题的?

人老了该歇歇,可七八十岁老农依然种地,三个原因令人心酸

78岁的张大爷在采收自己种的番茄

知农村,解乡愁,我是花腰妹,来自云南山区的一个哈尼族妹子,如果你喜欢我的文字,记得关注和互动哦!(图文原创)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