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今日处暑 | 处暑怎么养生,看完心里有数了

 昵称32555205 2020-08-22

处暑,七月中。

处,止也。

暑气至此而止矣。

今日处暑 | 处暑怎么养生,看完心里有数了

处暑,是农历二十四节气之中的第十四个节气,秋季第二个节气。

处暑的到来,标志着炎热天气到了尾声,暑气渐渐消退,代表气温由炎热向寒冷过渡的节气。由于受短期回热天气(俗称“秋老虎”)影响,处暑过后仍有持续高温,真正凉爽一般要到白露之后。

处暑常见疾病与易影响人群

处暑时节,我国大部分地区气温逐渐下降,雨量减少,空气中的湿度也相对减少,使人有秋高气爽之感。但此时燥气也开始生成,人们会感到皮肤、口鼻相对干燥,处暑节气要预防呼吸道疾病、乙型脑炎。此时躁邪伤肺,很多人会出现咳嗽、干咳、哮喘、喉咙痛等不适症状,这个时节人们要尽量少去人多的地方,如果去一定要戴口罩,回家后不仅要洗手漱口,最好也要清洗鼻子,特别是患有过敏性鼻炎的人,洗鼻子可减少病原体的感染,避免疾病传播。

今日处暑 | 处暑怎么养生,看完心里有数了

处暑节气的中医养生三原则

原则一

秋应肺而养收,要注意起居调节,防止受寒。人们应早睡早起,以使情绪安定宁静,预防自然界的肃杀之气对人的影响;收敛神气,使情志与“秋收”相应,符合秋季养“收”之机。人体也是处于收获的时期,机体已由活跃、外向、支付阶段,转变过渡到沉静、内向、积蓄的阶段。秋天阳气由升浮趋于沉降,生理功能趋于平静,阳气逐渐衰退,要注意起居调节,防止受寒。

原则二

应注意机体的补充,注意不宜再多食雪糕之类的冷饮食品。由于夏季人体消耗多而吸收少,故在天气稍凉之时,是进补的重要季节,可注意秋燥的预防,多吃甘寒汁多的食物,如各种水果、麦冬、白茅根和竹蔗等。虽有时气温还偏炎热(如秋老虎天气),但不宜再多食冰糕之类冷饮食品,以保护脾胃消化功能。

原则三

最重要的还是要增强自身的免疫力和抵抗力,人们可使用针刺、艾灸、按摩穴位等中医方法,日常生活中闲暇无事可多揉揉耳朵,按摩耳垂,提高肺部的防卫功能,预防感冒。

今日处暑 | 处暑怎么养生,看完心里有数了

处暑节气推荐食疗

处暑时节,燥邪当令,进补应循序渐进,可以选择“补而不峻、润而不腻”的平补之品,如:山药、南瓜、百合、银耳、蜂蜜、藕、梨、香蕉、芡实、莲子、栗子、海蜇、海带、黄鳝、兔肉等食物,既营养滋补,又容易消化吸收。

虽然炎热的夏天已经过去,但此时人们的脾胃功能尚未恢复,故此时不要急于“大补”,更不要盲目服用人参、鹿茸、甲鱼、阿胶等营养丰富但“滋腻碍胃”的补品,如果服用不当,很容易引发消化不良、口舌生疮、便秘等胃肠疾病。

建议体质虚弱或患有慢性病的人,不要随意选择滋补品,最好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合理的进补。

沙参梨水

今日处暑 | 处暑怎么养生,看完心里有数了

【材料】沙参15~30克,鸭梨200克,陈皮、冰糖适量。

【做法】先将沙参捣碎,加水煎取药汁后去渣,然后将药汁与切碎的鸭梨,陈皮同入砂锅,再加水适量,烧开后以文火煮60分钟,加入冰糖煮至冰糖融化即可。放凉后食用。

【用法】随意服食。

【功效】功效滋阴清热、润肺养胃、祛痰止咳。

注意:外感风寒所致咳嗽者,不宜服。沙参有南沙参与北沙参之分,二者功效基本相同,但前者偏于润肺祛痰,后者偏于养胃生津,故在使用时,可根据需要而分别选用。

山药百合银耳粥

今日处暑 | 处暑怎么养生,看完心里有数了

【材料】山药50克、百合15克、银耳10克,粳米300克,冰糖适量。

【做法】山药去皮,切片。鲜百合洗净,撕成小片状备用;银耳提前用冷水泡发,并洗掉银耳表面附着的杂质,撕成小块。粳米洗净。把粳米放入锅中,加入清水适量,煲至粘稠状。放入山药、鲜百合片、银耳再煮约十分钟;放入冰糖稍煮片刻即可。

【功效】清暑解热、润肺化燥、护脾。

【用法】温热食用。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