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养鹅隔离意义重大,实践中4种情况需隔离,您做到几条?

 我和我的小农庄 2020-08-22

最近可能大家听到的频率比较高的词当中包括这样一个词:“隔离”。

什么是隔离呢?

我们不妨用最简单形象的语言和事件来解释这个词语,当森林发生大火时,最有效的办法就是砍伐树木清理出一条约四五米的“隔离”带,这条“隔离”条的作用就是切断火的蔓延道路;这次的新冠病毒中常常听到的话就是“XXX被感染了,已经被实施隔离,另外与其密切接触者,也被实施了隔离”,这里的隔离是指,暂时的将其限定在一个特定的区域内,与外界切断物理性接触。

不难看出,无论是哪一种隔离方式,都是“一个或一群特定的事物被限定在一个特定的相对与外界物理性切断的一个环境里暂时生活的一种状态。”

那么养鹅生产中在什么情况下需要采取这样的隔离措施呢?养鹅的朋友们您了解吗?

小农庄就结合17年来的养鹅经验和大家聊一聊在什么情况下养殖户需要对鹅实施隔离措施。

养鹅隔离意义重大,实践中4种情况需隔离,您做到几条?

一、病鹅的隔离。

病鹅隔离是养鹅生产中最常见的隔离现象,病鹅的隔离是指将病鹅控制在一个有利于养鹅人生产和便于防疫的地方。

这种情况下隔离的最主要的目的是防止病原的大群传播,以免造成更大的损失,对隔离的鹅除了病鹅外,还需要隔离与病鹅同圈的鹅,即可疑病鹅。且需要单独隔离,单独饲喂,对于病情较重、传染性较强的鹅要就地扑杀,同时对隔离的鹅及鹅舍要进行严格消毒,防止病原体的传播与扩散。对隔离的病鹅的排泄物及残料等污染物要单独收集并做无害化处理。

重点提示:病鹅隔离场所应设置在远离健康鹅群的下风口,无害化处理场所设置在病鹅隔离场所的下风口。

养鹅隔离意义重大,实践中4种情况需隔离,您做到几条?

二、抱窝鹅的隔离。

目前咱们国内的20多个鹅品种基本都是有抱窝性的,只有四川白鹅、豁眼鹅、太湖鹅没有抱窝性,但几种鹅由于体型偏小,养殖商品鹅的利润不高,所以也就衍生出了这几种与较大品种之间的杂交,在杂交的过程中,一般是父本鹅具有抱窝的习性,这样杂交繁育出的鹅品种,就会或多或少的具有抱窝性。如小农庄所在的黄淮地区,基本饲养的都是三花杂交鹅,这种鹅是太湖鹅、四川白鹅、皖西白鹅等几个品种的鹅相互杂交而成的,所以从其后代中选留出的母鹅同样有些鹅具有一定的抱窝性。

产蛋期的鹅抱窝毫无疑问会影响鹅的产蛋率,从而影响经济效益,怎么样才能使抱窝的母鹅快速醒抱呢?

这个问题一直都是一个让人头疼的事情,有的人喂醒抱灵,有的人让鹅“坐水牢”等等,可以说是想尽花招,但收效并不好,其实,小农庄在17年的养鹅经历中,发现了一个最简单有效的办法,就是将抱窝的鹅进行隔离。

将抱窝的鹅挑出来,单独圈在离原鹅场稍远一点的地方,新的场地内放上水和料,将地面所有的草清理干净,这样鹅过上几天也就醒抱了,大部分的鹅过上一阵子又开始下蛋啦。

就在前几天,我们养种鹅圈子里的一位朋友,卖给别人一只抱窝鹅,别人买了这只鹅回家抱小鹅,结果买回家后,母鹅不抱窝了,打电话找我们圈子里的这位朋友,正好当时我在场,听见电话里对方语言很激动的说,买你的鹅你说抱窝,怎么买回来不抱窝了呢?我的那位朋友,也很委屈的说,我卖给你的明明是抱窝的鹅。听了这话,其实双方都没有说谎,买鹅的人买回家后,抱窝的母鹅的确是不抱了,而我的这位朋友也的确是卖给他的抱窝的鹅。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道理很简单,到一个新的地方鹅会产生应激,不是自己原来的窝,就会发生弃抱的现象。

所以,上面给大家介绍的隔离醒抱的方法也正是基于鹅的这种行为习性设计的。

重点提示:对于抱窝鹅采取的隔离措施越早越好,隔离的越早,醒抱的时间也就越短,恢复产蛋的时间也就越短。

养鹅隔离意义重大,实践中4种情况需隔离,您做到几条?

三、新购入鹅的隔离。

新购入鹅的隔离的目的,实际上也是为了防止疾病的传染。我们在养鹅的过程中,可能会出现购鹅并入原养殖鹅群的问题,如公鹅的选购、母鹅的补圈等,都可能会出现新购鹅并入原鹅群的现象。

那么购入的鹅肯定是不能直接放入原鹅群的,首先在带回鹅场后,要实施严格的隔离措施,在隔离场所单独饲喂10天左右,10左右鹅群没什么事的时候,再将其并入鹅的大群。

重点提示:隔离只是一种手段,重点还是要做好新购入鹅购入时的状况识别,需要购入鹅时,最好请上一位养鹅的老手一起去识别购买,从源头上消除隐患。

养鹅隔离意义重大,实践中4种情况需隔离,您做到几条?

四、后备期公母鹅的隔离。

后备期公母鹅的隔离饲养也是种鹅养殖中最常见的一种隔离现象,这种隔离措施是为了防止后备期的公母鹅发生过早交配,从而造成鹅早衰的现象。

可能大家不太了解,在鹅的众多习性中,鹅有一个厌伴性的习性,这种习性具体就是,公鹅在与母鹅在一起相互吸引的时间大概可以持续7个月的时间,7个月后,部分公鹅会出现一种“喜新厌旧”的厌伴反应,其后果就是与母鹅之间交配的欲望降低。

了解了公鹅的这种行为习性,为了规避这种习性,最好的方法就是在母鹅开产前的一个月再将公母鹅混群饲养。这样既能很好的规避这种风险,又能避免鹅的早衰现象。

重点提示:后备期公母鹅的隔离饲养是种鹅养殖中的一项重要工作,需要引起规模化种鹅养殖场的重视,种鹅后期的蛋受精率偏低,除了与后期的气温高有一定的关系外,也与后备期公母鹅的混养,过早配种造成的早衰与厌伴的现象有很大的关系。

养鹅隔离意义重大,实践中4种情况需隔离,您做到几条?

结束语:做养殖,就是一个一直与活口打交道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必须要做好鹅的预防工作,最常见与有效的预防方法就是隔离,隔离不但可以及时的切断各种传播媒介与鹅的接触,减少外界病原体微生物对鹅群的入侵,同时相适应的隔离措施,可以运用到鹅的醒抱、后备期公母鹅的管理、新购入鹅的并群管理等方面。正确的运用好鹅的养殖中的隔离措施,可以大大提高鹅的饲养效益。

聊聊三农的人和事,分享种植和养殖的实操经验,欢迎关注@我和我的小农庄。如果您有兴趣了解更多更详细的养鹅知识,可以直接用今日头条app上方的搜索框输入“我的100节养鹅分享”可以了解小农庄编写的更多养鹅知识,如下图:

养鹅隔离意义重大,实践中4种情况需隔离,您做到几条?

另外现在的今日头条搜索引擎非常强大,您也可以用今日头条就能搜,在头条搜索框中输入相关的内容,便可以搜索到您想寻找的养鹅知识,以及其他的包罗万象的知识点。见下面的小卡片。

养鹅隔离意义重大,实践中4种情况需隔离,您做到几条?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