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母鹅开产早弊端多,4方法综合运用提高产蛋整齐度,实现节支增效

 我和我的小农庄 2020-08-22

近几年,在小农庄所处的黄淮地区的小县城及其附近的县市-苏鲁豫皖几个省的交界处,从事养殖三花鹅种鹅的家庭农场、合作社越来越多,在种鹅养殖的过程中,暴露出的问题也越来越多,有的养殖户不懂得养鹅的技术,一味追求母鹅开产的时间,认为母鹅开产越早越好,其实则不然,母鹅开产过早,带来的弊端还是比较大的,仔细算来,母鹅开产早都有哪些弊端呢?该如何进行规避呢?小农庄在17年的种鹅养殖时间里,常年与鹅为伍,总结归纳了一些经验和做法,形成此文,分享给大家,希望可以给大家带来一些启发和帮助。

母鹅开产早弊端多,4方法综合运用提高产蛋整齐度,实现节支增效

一、种母鹅开产过早都有哪些方面的弊端

种母鹅开产早有哪些弊端呢?小农庄从17年来养种鹅的经验中总结了3个方面的问题:

  • 个别母鹅开产过早,导致整群母鹅产蛋的战线拉长,从而造成饲料的浪费,增加了养殖的成本。养过母鹅的养殖户都知道鹅的产蛋率是非常低的,就像我们说的三花鹅,原来小体型的三花鹅的一个产蛋期的产蛋量也就是60枚的样子,而大体型的三花鹅一年的产蛋量基本在50多枚,那么,这么低的产蛋量,如果大部分的母鹅不能够达到同时间段开产的话,势必会出现产蛋早的鹅产蛋都已经快结束,个别产蛋晚的鹅还处于产蛋高峰期的现象,这样的后果就是整群产蛋期的母鹅没有明显的产蛋高峰期,严重造成饲料的浪费现象,从而增加养殖的成本。前年合作社中有名的“倔驴”老陈的鹅就出现了这种情况,见到第一个带血的头蛋到最后一个带血的头蛋,整整相差了2个多月的时间,要不是因为那年的鹅蛋售价高,估计老陈会亏的找不到北。
  • 种母鹅开产过早的话,鹅蛋蛋形也会过小,蛋的重量过轻,达不到孵化的要求,卖不上价不说,还会影响后期可孵化蛋的总量。再者还会造成母鹅的早衰现象的发生。而对于后产蛋的鹅而言,由于产蛋周期过长,可能产不完蛋就要出售啦,这样就大大的影响了鹅的养殖效益。
  • 管理的难度加大,开产早的鹅抱窝现象较为突出。三花鹅是一种杂交鹅,因为在杂交繁育时具有皖西白鹅和浙东白皖的基因,这样也就出现了部分三花鹅在产蛋的中后期存在抱窝的现象。那么开产早的鹅正好容易在其他鹅进入到产蛋高峰期的时候,开产早的鹅却出现抱窝的现象,这样给日常的管理工作带来极大的麻烦。
母鹅开产早弊端多,4方法综合运用提高产蛋整齐度,实现节支增效

二、如何控制鹅的产蛋期,尽量让母鹅达到产蛋的整齐度呢?

如何控制鹅的产蛋期,尽量让母鹅达到开产整齐呢?这是一个比较复杂的工作,需要多种措施,综合运用才行,归纳起来主要有4种方法,这4种方法要达到有效统一结合,才能发挥最大的作用,收到理想的效果。

  • 严把后备种鹅的挑选关,尽量让母鹅达到体型相差不大,发育基本整齐的要求。我们知道,在后备种鹅的挑选过程中,至少要经历2次选拔关,第一次是在70~80天的时候,这次的选择重点在于母鹅的体型是否符合该品种的基本特征,剔除体型过大、过小的鹅,基本达到大小一致。第二次是在种鹅开产前的1个月,也就是产蛋的前期,即预产期,这次主要是看母鹅的发育进程,对趾骨过窄、母鹅发育特征不明显的鹅要进行淘汰出局。现在很多的养殖户,在种鹅的选择过程中存在着挑选不严,甚至存在只要是母鹅就行的现象,这种现象是要不得的,一个好的母鹅能够给您带来养殖的利润,但一个性体征较差的母鹅,只能让您赔了饲料,又搭上精力。
  • 通过强制换羽技术,人为的促使鹅的开产期趋于一致。我们知道母鹅一般情况下换羽完成后在饲料和光照管理得当的情况下,用不多久就会开产了,那么如果不采取人为干预换羽的方法,就会出现换羽时间不一致的现象,从而导致开产期不一致的问题。通过人为的强制换羽,能够很好的达到母鹅开产一致的目标,这个是毋庸置疑的,早已经得到了验证,同时呢还能有一笔羽毛的收入,多少可以补贴一点养鹅的成本。拔毛的时间应该安排在什么时候比较合适呢?一般情况下全身毛需要40天能够长齐,按照这个时间来向前推40多天,再加上复原的时间安排拔全身毛就可以啦,在实际的运用中,多选择在135天左右。
  • 合理的控光,有效刺激母鹅产蛋期的到来。母鹅一般情况下产蛋期的光照时间在12~16小时之间,越是产蛋后期,光照的时间就越长,这样就需要运用母鹅产蛋对光照需求的特点,采取人工控光的方式,控制鹅的开产时间,从而达到产蛋的一致。
  • 合理的控料。控料是掌握母鹅产蛋时间的重要手段。母鹅从摄取的日粮中达不到足够的保证其产蛋的营养需求,怎么能开产呢?所以控制母鹅的过早开产,控料不失为是一种最好的方式。比如您想让鹅220日龄开产时,就需要在180日龄时开始补料,一个多月后差不多就开始产蛋了。
母鹅开产早弊端多,4方法综合运用提高产蛋整齐度,实现节支增效

三、那么母鹅开产前应该如何管理呢?

在母鹅开产前的大约1个多月的时间里加强管理是非常重要的,如何确定母鹅开产的日龄呢?只有确定了母鹅开产的日龄,才能确定母鹅开产前的管理时间,做出相应的管理措施。从小农庄这些年的观察了解看,三花鹅的开产时间控制在220天较为合适,这个日龄的鹅产蛋的效益最高,产蛋的整齐度也比较高。那么达到这个目标,需要怎么样具体的操作呢?具体要做哪些工作呢?

  • 确定母鹅的开产日龄后,要做到补光和补料的有机结合。要想达到母鹅220天基本全部产蛋的目的,在种鹅后备期的90~150天的这段时间也不能喂的过差,如果青绿饲料充足的情况下,喂饱青绿饲料的同时,每只鹅每天补饲一次,每次的补饲量50克左右,到了150天至180天的这个阶段,每天每次的饲喂量上升到80克左右,且一定要料槽充足,保证每个鹅都可均匀的吃到料,避免多少不均的问题,如果出现多少不均,就会出现母鹅的早产蛋问题。进入到180天的时候,每天的补饲量增加到200~250克,且分为早晚两次饲喂,白天的一次少一些,晚上的一次多一些。同时光照要跟上,在夜间采取两头补光的办法,全天的光照时间需要12~16小时,这个时间是秩序渐进的,刚开始的时间短一些,随着产蛋期的到来与推进,补光的时间逐步延长。
  • 及时的调整饲料配方,在产蛋前期主要以饲喂高能量的禾谷类饲料为主。实践证明,在产蛋前期光喂诸如玉米、小麦、稻谷类的高能量的禾谷类粮食作物都是可以的。
母鹅开产早弊端多,4方法综合运用提高产蛋整齐度,实现节支增效

四、母鹅产蛋期的管理

经过一个多月的产蛋前期的复膘,母鹅开始进入到产蛋期,在母鹅进入产蛋期后,需要配制营养更加全面的混合饲料,注重能量饲料、蛋白饲料、矿物质饲料和维生素的平衡。产蛋初期能量饲料占比约为80%左右,其中诸如禾谷类的高能量粮食饲料占比为60~65%左右,麸皮之类的粮食的副产品等低能量饲料占比约为15~20%左右,豆粕之类的蛋白饲料占比约为10%左右,蛋鹅的预混料占比约为5%左右,贝壳粉、石粉之类的高钙高磷的矿物质约为5%左右。另外有条件的养殖户青绿饲料与精料的投喂比至少达到1:1。

随着母鹅产蛋期的延伸,逐步增加蛋白饲料的比例,由10%提升至15%,直至20%,提升蛋白饲料占比的同时,对应降低能量饲料的比例,其余的饲料组成比例不变。

母鹅开产早弊端多,4方法综合运用提高产蛋整齐度,实现节支增效

结束语:种鹅的饲养相对于商品鹅来讲,复杂了许多,由于种鹅的饲养并没有一个统一的饲养规程,所以每个人对种鹅饲养的阶段分类也各有不同;目前国内也没有国家统一标准的母鹅饲养的饲料配方,所以每个养殖户对饲料配方的理解也不尽相同;又因为每个地方的环境不同,生产的粮食作物也存在很大的差异性,养殖户遵循就地取材的原则,所以在用料方面也存在很大的差异性。鉴于以上几点原因,种鹅的养殖基本处于一种凭经验的饲养管理状态之下,小农庄也希望能够通过这17年来种鹅养殖的经验,给行走在这条路上或者是准备走向这条路的养殖人一些帮助与启发。

聊聊三农的人和事,分享种植养殖的实操经验,欢迎关注@我和我的小农庄 。了解更加系统的养鹅知识欢迎阅读小农庄历时半年编写的养鹅实操专栏《我的100节养鹅分享》。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