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玉米割苗去雄能增产,为何农民却不买账?不要出了问题就怼专家

 农业技术团队 2020-08-22

玉米的老家在中南美洲,不知道是哪个航海家到美洲旅游,顺便把我带到了亚洲,其中在中国备受宠爱,因为自明朝引入中国后,我的种植分布范围遍布全中国。

在我的老家中美洲西方国家种植玉米机械化程度特别高,有专业的农场种植玉米,大大降低了种植成本,造成这几年国内玉米价格一直在“原地踏步”走,其实我也没有办法,因为这就是市场经济。

既然价格农民说了不算,于是农民就另辟蹊径,曲线救国,千方百计提高产量。于是各种各样的高产方法对我招呼过来。

玉米丰收

什么化学控旺、叶面喷施调节剂、多用氮肥等措施效果还是有的,现在在国内夏玉米产量已经提高到了每亩1500斤左右。按道理这个产量已经很不错了,但是农民朋友不知道听了哪个专家的高产论坛,说对玉米割苗还可以增产,于是乎线下农民对玉米进行割苗。线上各路专家华山论剑,高谈阔论,至今没有统一的结论。

那么对于玉米割苗真的能增产吗?这个增产技术源自哪里呢?有没有科学依据呢?适合当下农村现状吗?带着这一系列问题今天我们一起去揭开玉米割苗增产的问题。

玉米割苗的历史源头

我国关于玉米割苗增产的来源于河北廊坊盘古玉米割苗增产研究中心,具体做法也非常简单:

在玉米植株长到5-6片叶的时候,留下玉米底部最后一片叶片,上部的全部割掉,割苗后能够使田间玉米高度一致,而玉米高度会降低20~30公分,从而降低养分消耗,促进养分回流,促进根系发达,提高玉米抗病、抗倒伏能力,后期加强肥水,从而起到增产的目的。

玉米割苗去雄能增产,为何农民却不买账?不要出了问题就怼专家

被割苗的玉米,增产与否不好说,但是明显降低玉米植株高度

玉米这种割苗方法增产与否我们暂且不谈,但是玉米割苗后有以下3点作用:

1、降低病虫害

农民朋友都知道,玉米幼苗期是发生各类病虫害的高发期,玉米粘虫、草地贪夜蛾等陆续粉墨登场,让农民朋友非常头疼,而将玉米叶片割苗后玉米的叶片减少,从而让害虫失去了生存环境,从而大大降低了虫害,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也确实降低了种植成本。一举两得何乐而不为呢?

2、降低玉米穗位提高玉米抗倒伏能力

玉米割苗之后顶端优势暂时被抑制,高度降低20~30公分左右,从而起到蹲苗控旺的作用。玉米向上的营养生长变慢,玉米顶端优势被削弱,营养就会横向发展可以促进根系发达,靠近底部茎干粗壮,霸王根更发达,从而提高了玉米抗倒伏的能力,避免因玉米倒伏影响玉米产量,间接提高了玉米的产量。

玉米幼苗非常容易被害虫危害

3、平衡玉米植株长势

玉米播种后总会因为种子出芽率低、土壤墒情差、虫害等原因造成缺苗问题,后期补苗或者移苗都会造成植株高度不一致的问题,引发后期“大苗欺负小苗”的现象,通过割苗后玉米植株高度变得一致,避免弱苗更弱平衡调节植株长势,降低玉米出现秃尖、籽粒不饱满的问题,从而促进玉米高产。

以上就是玉米幼苗期割苗的技术,这还不算完,这几年部分专家又研究出来了另一种割苗增产技术,简直如出一辙。这个技术就是玉米去雄增产技术,下面我们再聊一下这个增产技术的来龙去脉。

什么是玉米去雄技术

农民朋友都知道,玉米要想接穗必须雌雄进行授粉,玉米植株上面是雄花,下面是雌花。而玉米“去雄”就是在玉米雄花散完花粉后80%左右后,把把玉米穗棒三叶以上的的部分全部割的一种增产技术。

农村一直流传着这么一句谚语“玉米去了雄,力气大如牛”,虽然这种说法有些夸大其词,但是说出来这项农业管理技术中的核心。

玉米去雄后的玉米地

农民朋友都知道,任何一种植物在坐果开花期间,是消耗养分最大的阶段,玉米雄花和雌花在同一植株上,如果我们在田间地块绝大多数都已经授粉完后及时把雄穗去掉,不但不会影响结实能力,而且可以把雄穗开花所需要的养分和水分节省下来,更好地促进雌穗发育,去掉雌穗后玉米高度降低,田间通风透光条件更好,更加利于玉米光合作用,从而提高玉米产量。实践数据显示,一般可增产百分之十到二十左右的产量。

玉米去雄增产的原因:

1、玉米去雄,削弱了其“顶端优势”

无论是大田作物还是果树苗木都是“顶端优势”。也就是说植物的养分都会自然的输送到植物顶端,如果不加以削弱,中下部养分供应量减少,而玉米去雄后很明显顶端优势转移了,转移到玉米雌穗所在的植株部位,整个植株的养分全部供应到玉米穗的生长发育,试想能不增产吗?

2、玉米去雄后降低植株高度

玉米去雄后可以降低植株30公分左右,从而明显降低植株高度,提高了整个田间的通风透光率,加强了光合作用,提高了玉米籽粒的发育程度,显著降低秃尖缺粒的问题。

玉米机械化程度越来越高

3、玉米去雄后降低田间虫害

玉米后期是玉米螟的高发期,每年因为玉米螟危害造成的玉米减产非常严重。如果这个时候将玉米顶部雄穗去掉,可以大大降低玉米螟田间基数,降低玉米螟危害果穗,提高玉米产量。

以上就是目前网上被讨论最多的2种割苗技术,能不能增产我们暂且不谈,假如可以提高产量,那么为何在实际农业生产中没有得到大规模推广呢?如果真的可以增产20%以上,为何国家农业部门也没有支持这些技术呢?

简单一点说就是这项技术有瑕疵,有很大的局限性,咱们先说一下第一种割苗技术存在的问题。

玉米割苗去雄能增产,为何农民却不买账?不要出了问题就怼专家

玉米螟危害降低玉米产量

1、割苗时间的问题

网上多数表述的割苗时间是5~6叶期,也就是玉米叶片的“五光六毛”期,也是叶片细胞生长分裂期,由于这个时期玉米叶片没有绒毛是光滑的,被割掉后并不会影响生长,就像农民移栽玉米要在幼苗期移栽一个道理,将玉米叶片掐掉一部分依然不会影响玉米生长。

可是问题来了,目前农业实际生产中许多农民朋友根本不知道什么时候割苗最好,甚至连查叶片数量都是问题,如果因为割苗时间不对造成玉米生长发育迟缓,那就得不偿失了。

2、割苗受地域、土壤肥力限制

从目前网上发出的内容来看,许多专家倾向于对春玉米进行割苗,而且国内割苗技术发源地河北廊坊就是春玉米,主要是因为春玉米生长周期长,受病虫害影响不大,而黄淮海夏玉米种植区由于受光热条件影响很大,生长发育周期只有3个月左右,立秋后温度降低玉米生长速度就变慢,所以夏玉米种植区从未见过使用割苗技术的实验。

玉米割苗去雄能增产,为何农民却不买账?不要出了问题就怼专家

玉米雨后追肥

同时对于割苗地块也有要求,如果割苗地块土肥水条件好,割苗后可以快速恢复生长,基本上不会影响玉米生长,而如果土壤贫瘠、水肥不足的地块割苗后玉米生长停滞,别说增产,不减产就不错了。

一项农业技术不仅需要理论知识做基础,更需要看这项技术是否符合实际生长需求,显然玉米幼苗割苗技术目前来看并不具备这些条件,这也就是没有得到规模推广的主要原因。

而玉米去雄技术虽然可以提高玉米产量,但是却不符合实际农业生产。我们接着往下看。

玉米去雄能增产这是毋庸置疑的,但是为何在农村没有推广起来呢?很明显这显然是理论和实践不统一造成的。

1、玉米的价格

据相关数据显示,玉米去雄技术可以增产10%左右,也就是说原来一亩地产1000斤玉米,去雄后能达到1100斤左右。增产效果还是比较明显,可是关键在于玉米价格太低,增收不明显,这也是农民朋友不愿意选择去雄的原因。何况现在正值高温,非常容易中暑,辛苦一天还不如打工一天的收益高,农民朋友这个账还是很明白的。

玉米丰收

2、去雄技术的掌握

玉米去雄技术还是有一定技术要求的,不是什么时候都可以操作,如果去雄不到位不但不增产反而会引起减产,这就有点尴尬了。现在农村种地的都是一些老年人,一亩地二亩地人工操作一下还可以,种植面积大了就不现实。所以不符合农业生产实践,因此很难规模推广。

综上所述,关于玉米的这2个高产技术,幼苗期割苗是否增产还有待观察,但是去雄是可以增产,说明专家说的有道理,我们不能因为不符合生产实践就否定专家理论,因为人类社会进步就是在理论和实践中不断完善总结进步的。至于劳动力的问题属于另一个考虑范畴,不符合生产实践但是不代表理论没有价值。希望我们的一些自媒体人不要为了流量而以怼专家激恼用户,这绝对是不允许的。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