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详细解答维特根斯坦的《哲学研究》中的问题(十五)

 东方文捷 2020-08-22

万事自有经纬

54.关于“理解”一词的具体含义,维特根斯坦通过一个具体的语言游戏来揭示理解一词在头脑中运作过程中的具体所指。在这个具体例子中,看到一串数字,然后想到了一个复杂的公式,随后写出接下来应该出现的数字。这个过程的目的其实就是为了找出这个数列的构成规则。

图像化siwe

理解是根据以往的经验,对事情发生的原因或者规则进行一种判断。理解一件事应该是贯穿着从不明白到明白的一个心理分析过程。需要加入一个规则.这个规则给予当前发生的事情一个合理的解释。维特根斯坦说:理解的过程被隐蔽起来了。他发现不了“理解”的过程.那么,这是和理解这个词的意思相悖的.

事实上,理解也是这样一个心理过程。比如你位于一个纵横交错的地道中,你手中有一张关于这个地道的地图。这个地图引导你顺利地走出这个地道。所谓的对地道的情况的理解就是找到了这张地图。至于理解是不是一个精神过程?看你从哪个角度说了。事实上,维特根斯坦举的三个精神过程的例子也是具有不同的性质.

地道

156. 关于阅读这个词,阅读产生了一个比较复杂的心理活动。首先,阅读是一个辨识的过程,随后是大脑将辨识出的文字转化为读音,转化为读音后,大脑再辨识这个读音的意义,随后是辨识一个句子的意义。在这里,初学者和熟练使用这种语言的读者的大脑的反应肯定是不一样的。

喜欢学习外语的朋友,特别是有较高的外语水平的朋友对这一点会有深刻的体会。我们听母语,说母语时,基本上都是条件反射式的,对语言进行反应的时间很短。而外语则不同,初学时都需要逐字辨识,需要花相当长的时间才能达到听外语类似于听母语的反应。

学习中文

157-171.关于阅读句子时在大脑里引起潜在的声音的现象,说明我们所谓的思考主要是借助声音完成的。研究这个问题--就是大脑借助语言进行思考的问题,通过脑神经科学来研究或者从语言学的角度来研究会显得更专业一些。维特根斯坦从哲学的角度来研究这些问题,有些隔靴搔痒的感觉。就是提出了大量的问题,但是没有递进.

172-174. 关于引导和谨慎的一种精神状态,被引导和谨慎地做某些动作时,存在着一种精神状态,就是精神上的高度紧张。这和汽车驾驶状态有类似之处。就是精神无法放松,一旦精神放松,就可能出错。这和放松时的精神感觉是不同的。维特根斯坦可能想要指出的就是当时的精神状态。

维特根斯坦

175. 在这段,维特根斯坦所说的引导就是按照命令完成任务.

176.-178. 这三段很精彩。思维的本质是什么?什么是所谓的因果关系?他一直在探讨引导一词的意义。能够坚持看我的分析的读者,或者说,能够坚持把维特根斯坦的《哲学研究》看下来的读者,应该是掌握了维特根斯坦的分析方法,就是将语言转化为生活的图像的方法。维特根斯坦所做的所有的语言分析都使用了这个方法。

语言游戏

我们有两种思维方式:一种是图像式思维方式。这种思维方式是最原始的思维方式。就是智人在没有掌握语言之前所使用的思维方式,或者像我所举的那个例子-黑猩猩向动物学家要香蕉的那个例子里的黑猩猩的思维方式. 另一种思维方式就是使用语言的思维方式。使用语言思维是一种思维方式的进化,主要是通过头脑中语音来思考。有个不大恰当的比喻,用语言思维就像计算机里的用高级语言编程,这能够减轻大脑的负担,加快思考的速度。

黑猩猩的思维

维特根斯坦敏锐地看到了我们对于不同的生活图像所进行的加工,其间存在着因果关系。比如你看到前面有一个水坑。一种选择是一脚踩进这个水坑。另一种选择是绕过这个水坑。也许你从前经历过鞋子进水的不愉快经历,所以在直接踩下去和绕过去这两个不同的图像选择中,你的大脑选择了绕过去的图像,就是你决定绕过这个水坑。这是一种对图像的判断,也可以看成是体现了一种因果关系。大脑提出了各种不同的生活图像,而最终实现哪种生活图像是由大脑的判断决定的。这个最终判断的能力,是大脑所独有的能力。为什么计算机代替不了人脑?因为计算机缺乏这种最终的判断能力.

《哲学研究》是维特根斯坦后期的代表作,第一部分写成于1945年,第二部分是1947-1949年写成的。这部书提出了“语言游戏”和“日常生活”两个关键性的概念,我们将试图以此为中心,来展示和评价这部重要的著作。

正确地把握“语言游戏”对于理解《哲字研究》具有异乎寻常的重要作用。那么,什么是“语言游戏”呢?这是我们在把握一个哲学概念时最习惯的一种问法一种思考方式。在维特根斯坦看来,这种问法所期求的是一个关于“语言游戏”的定义,这个定义试图把握和规定的就是所有语言游戏的共同本质。但这种问法却是误入歧途的,原因在于所有语言游戏并不具有一种共同的本质,语言游戏各种各样纷繁复杂。所以,我们以为维特根斯坦所说的“语言游戏”绝不是一个传统意义上的哲学概念,甚或可以说它根本就不是一个概念;“语言游戏说”也根本不是一种语言哲学理论。它只是一种形象的说法,一种比喻,这种形象的说法的目的,一方面在于使我们摆脱诸如本质主义之类理解和误释日常语言的思维方式和意图,另一方面在于启发我们在与诸如棋类等人为游戏的类比中来体认语言游戏的复杂性、多样性等。与此相联系,我们不应该狭隘地以诸如象棋、足球之类的人为游戏的特征的认识为基点来解读语言游戏,原因在于:第一,两者之间关系的这种说法只是一种富有启发性的类比,而绝不是一种严格的理论界定;第二,较之各种人为游戏,语言游戏的实际情形要远为复杂和多样。

如果是这样,我们又该如何来把握“语言游戏”的含义呢?首先,必须认识到对于“语言游戏”这个“概念”并不存在一种进一步的理论解释和规定;其次,我们应该在各种实际的语言游戏中去体会“语言游戏”这个“概念”的含义。在《哲学研究》中,“语言游戏”所指的就是各种各样的言说或语言实践的全部,我们说话,我们使用日常语言,就是在从事“语言游戏”。但这样说当然并不是对“语言游戏”的解释。另一方面,他只是尽其所能地向我们描述各种各样实际的和可能的语言游戏,同时又批判解构各种解释和规定维特语言游戏的理论及其倾向。

语言游戏总是与生活形式联系在一起,不可分割。这样,我们就遇到了《哲学研究》中的一个重要用语即“生活形式”,为了进一步深入理解“语言游戏”的深刻意蕴甚或维特根斯坦的整个后期哲学,我们有必要澄清“生活形式”的所指以及“语言游戏”与“生活形式”之间的区别与联系。

从《哲学研究》中“生活形式”一词使用的具体情境来看,维特根斯坦是在较为具体和普遍的两个层面来使用该词的。“生活形式”在具体的使用中,指的就是在特定的生活情境中所呈现的生活类型,而普遍意义的“生活形式”大致指的是语言共同体的成员共同享有的生活类型及基本行为方式。当然,这种区分并不严格,而且“生活形式”的两种使用之间实际上是不可分割的,普遍的“生活形式”表现在特定的“生活形式”之中,具体的“生活形式”呈现、构成普遍的“生活形式”。另外,在我们看来,维特根斯坦所说的“生活形式”与通常所说的“生活世界”是大致对等的,只是强调的方面有所区别而已。在维特根斯坦的理解中,“生活形式”并不是人们可以选择的东西。“生活形式”作为被给定的东西,它对人们具有客观性和强制性。同时,对于“生活形式”,我们没必要进行进一步的追究,相反,它本身倒是任何解释和论证的基础。

这样,“语言游戏”和“生活形式”乃是处在同一层次的,即皆是不可再解释的基础。但这两者的含义并不等同,大致说来生活形式”包容“语言游戏”于自身之中,维特根斯坦说:“用语言来说话是某种行为举止的一部分,或某种生活形式的一部分。”在这里,“语言游戏”从属于“生活形式”。在这种维特根意义上,我们也可以进一步说,生活形式乃是语言游戏的基础。不过,维特根斯坦始终强调“生活形式”与“语言游戏”的内在联哲系、相互规定,“生活形式”主要通过“语言游戏”来表现,同时也研究为“语言游戏”所限定,而“语言游戏”也以“生活形式”为背景。

从以上的分析可以看出,维特根斯坦的《哲学研究》的归宿是“语言游戏”和与之相互交融的“生活形式”。把对日常语言或语言游戏的误用、误释及由此产生的哲学拆解掉之后,我们并非一无所获,相反,我们被带领回到日常语言和生活世界的地基。而“哲学研究”一旦回到生活世界和日常语言的地基,哲学是否像维特根斯坦所说的那样就该安息或终结了?对此依然有疑问在。也许生活世界和日常语言并不像维特根斯坦所说的那样是哲学的坟墓”,而是哲学研究的真正的地基和出发点,同时又是它的归宿。

【书讯】文化唯物主义语言哲学思想研究  

《文化唯物主义语言哲学思想研究》

作者:马援 编

本书对文化唯物主义语言哲学思想的理论渊源、 范式演进、基本范畴、研究视阈、思想内核和价值旨 归进行了系统研究。具体来说,探究了文化唯物主义 将语言作为物质性社会实践、人类特有存在方式和具 有构成性建构能力的基本范畴指向,由此论述和阐释 其语言哲学对现实问题所展开的解释框架,并进一步 彰显其语言哲学思想的学术内涵和现实功能。这对弥 补当代马克思主义语言哲学研究的完整性和进一步窥 探当代马克思主义语言哲学的发展趋向具有一定的意义。

今日书里的“阅读路线图”下面请看——

绪论

第一章 文化唯物主义语言哲学的思想渊源、历史根据和范式演进

第一节 思想源泉:实践唯物主义的马克思主义语言哲学

第二节 历史根据:与社会历史相伴的20世纪语言哲学转向

第三节 范式演进:“文化主义”走向“结构主义-文化主义”的融合

第二章 文化唯物主义语言哲学的基本范畴

第一节 作为物质性社会实践的语言内涵

一、语言是物质过程与实践意识的合体

二、对语言物质性异化的批判

第二节 人类特有存在方式的语言表意行为

一、嵌入社会生活方式的语言行为

二、寻觅日常生活中工人阶级的语言特质

第三节 具有构成性建构能力的语言功能

一、构建语言体系的连续统

二、介入社会现实的语言实体

第三章 文化唯物主义语言哲学的意指形态

第一节 社会力量交互产生的语言变体

一、语言变体对无阶级社会幻象的破解

二、对语言变体社会维度的分析与诠释

第二节 存在特殊物质形态过程的语言符号

一、多元叙事中的语言符码

二、语言符号系统的现实场域

第三节 语言与权力张力结构的话语隐喻

一、“经济基础-上层建筑”陈旧隐喻关系的埋葬

二、话语结构的隐喻链条

第四章 文化唯物主义语言哲学理想社会新秩序的建构

第一节 洞见文化社会关系的语言政治研究

一、“语言分析”关涉社会政治结构的研究

二、“语言意义”投射政治批判

三、“文化-结构”融合走向微观姿态的文化政治研究

第二节 达至文化共同体的话语实践路向

一、搭建文化共同体的话语实践模式

二、提升文化共同体的话语实践能力

第三节 建立社会新秩序的话语实践变革力

一、话语实践作为变革社会秩序的积极力量

二、话语实践在社会治理中的作用

三、话语实践对现代化治理系统机制的优化

第五章 文化唯物主义语言哲学思想的价值意蕴

第一节 对语言哲学研究当代嬗变的意义

第二节 对当代马克思主义哲学发展的拓展

第三节 研究文化唯物主义语言哲学的中国意义

一、总体上对“文化唯物主义”思想形成的分析

二、对文化唯物主义政治诉求的探究

三、对文化唯物主义思想中文化物质性的阐释

四、对文化唯物主义语言哲学视角的挖掘

五、从文艺理论视角对“文化唯物主义”的诠释

六、从现代传媒技术对“文化唯物主义”的诠释

七、“文化唯物主义”对其他学术流派的启发

八、从理论外延式对“文化唯物主义”的分析

九、对“文化唯物主义”现实意义的分析

.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