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古文中的四海八荒与江左江右。

 素笛轩 2020-08-22

我们在阅读古文或诗词的时候,常常会遇到一些古代地理名词,它们的意思你是不是都知道呢?

本期学而时习,我们将常见地理名词做了一个总结,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天下,宇内:旧说地在天之下,故称大地为天地;宇内,泛指全国。《过秦论》:“有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之意”。

四海,海内:古人认为我国四周皆有海,故把祖国称为“海内”。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川》:“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四海、四海之内,意同“天下”。

六合:天地四方,泛指天下(全国)。《过秦论》:“履至尊而制六合。”

八荒:指八个(东,南,西,北,东南,东北,西南,西北)荒远的地方,常指离中原极远、领土所及的地方。《过秦论》:“并吞八荒之心。”

九州:传说尧时大禹治水将天下划分为九个行政区域,后虽州名历代有所不同,但“九州”一直泛指全国。陆游《示儿》:“死去原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

以上的“天下”,“四海”,“六合”,“八荒”和“九州”是指称全国的同义词。


中原:1、指今河南一带,或泛指黄河中下游一带等地区。《出师表》:“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

2、内陆,别于边境地区的。《孙子·作战》:“力屈财弹,中原内虚于家。”

中国:1、上古时代,我国华夏族建国于黄河流域一带,以为居天下之中,故称。《礼记·中庸》:“是以声名洋溢乎中国。”

2、指春秋战国时中原各诸侯国。《韩非子·孤愤》:“夫越虽国富兵强,中国之主皆知无益于己也。”

3、泛指中原地区。《资治通鉴·汉献帝建安十三年》:“驱中国士众远涉江湖之间。”

古代许多局部的区域名,是以一定的“标志性”的地理物(如“河”“关”等)为标界命名的:

河东:河:黄河。黄河流经今山西省境,自北而南,故称现山西境内黄河以东地区为河东。《孟子·梁惠王上》:“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

河西(河右):泛指黄河以西地区。相当于今宁夏、甘肃一带。唐朝置有河西节度使。

河内:黄河以北的地方,相当于现在河南省济源县一带。《孟子·梁惠王上》:“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

河北:泛指黄河以北地区。《史记项羽本纪》:“将军战河北,臣战河南。”

河南:泛指黄河以南地区。

江东(江左):指今苏南、浙江一带。江:长江。因长江在芜湖、南京间作西南——东北流向, 而称大体处于东边的、芜湖以下的长江下游南岸地区为江东,又因古人(坐北向南看)以左为东,故又称之江左。

江西(江右):是与“江东(江左)”相反的概念。指长江下游大体处于西面的、长江与淮河之间的地域,后义相对于江东而言,泛称长江以北及中原地区。《史记·项羽本纪》“江西皆反”。

江表:指长江以南地区、江南。从中原看,其地在长江之外,故称。《资治通鉴·汉献帝建安十三年》:“江表英豪咸归附之。”

江南:长江下游南岸一带。如“江南逢李龟年”。现代专指今苏南和浙江一带。

汉南:汉水以南地区。《资治通鉴·汉献帝建安十三年》:“刘豫州收众汉南。”

淮东(淮左):今安微淮河南岸一带的习称。姜夔《扬州慢》:“淮左名都,竹西佳处,解鞍少驻初程。”

淮西(淮右):今安徽北部、河南东部的淮河北岸一带的习称。

山东:战国 、秦汉时称崤山或华山以东地区,即关东;也指战国时秦以外的六国。《过秦论》:“山东豪俊遂并起而亡秦族矣。”

山西:战国、秦汉时称崤山或华山以西地区,即关西。《汉书·赵充国传赞》:“秦汉已来,山东出相,山西出将。”

关内:指函谷关以内。《史记·高祖本纪》:“悉发关内兵。”

关中:指东至函谷关等几个关的范围之内的地方。《三国志诸葛亮传》:“亮身率诸军攻祁山……关中响震。”

关东:1、指函谷关以东之地。《史记李斯列传》:“关东为六国。”

2、近现代指山海关以东,即今祖国东北地区,也叫“关外”。

关西:指函谷关以西之地。杜甫《兵车行》:“且如今年冬,未休关西卒。”

看完本期的学而时习,不知道大家对古代地理知识有没有更多的了解呢?

栏目策划:亦竹;图文编辑:旧拾

学而时习 · 190925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