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有匪君子,如圭如璧;有美一人,温润如玉。

 素笛轩 2020-08-22

电视剧《琅琊榜》中,梅长苏恩师所赠玉蝉。



玉,石之美。有五德:润泽以温,仁之方也;䚡理自外可以知中,义之方也;其声舒扬,专以远闻,智之方也;不桡而折,勇之方也;锐廉而不忮,洁之方也。

——《说文解字》汉·许慎





中国人自古以来就崇尚玉器,《礼记》中有“君子无故,玉不去身”之说。玉的五德“仁、义、智、勇、洁”也与儒家思想中的“五常”相契合。古人喜欢以玉比德,赋予玉高洁纯正的品格,并用玉来形容人,如冰清玉洁、芝兰玉树、亭亭玉立等。

新疆的和田玉,陕西的蓝田玉,河南南阳的独山玉,辽宁岫岩的岫玉,为中国的四大名玉。从古至今,人们都喜欢用玉做一些器物,或佩于身上,或置于家中,格调也显得十分高雅。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看看古诗词中的那些美好的玉器吧!



玉碗盛来琥珀光

玉碗,和田白玉,明代

现藏于定陵博物馆

客中作

唐·李白

兰陵美酒郁金香,玉碗盛来琥珀光。
但使主人能醉客,不知何处是他乡。



兰陵美酒用郁金浸过之后,散发着醉人的香气,装在玉碗里色泽晶莹如琥珀。这首诗不同于一般的羁旅诗作,诗人没有浓烈的思乡情绪,反而是只要主人能和自己一起畅饮欢醉,便流连忘返,不觉身处他乡。

金庸在《笑傲江湖》中描写了一段祖千秋和令狐冲对于酒和盛酒器的对话,其中就提到“唐人有诗云:‘玉碗盛来琥珀光。’可见玉碗玉杯,能增酒色。”



蜻蜓飞上玉搔头

电视剧《琅琊榜》中,专门为梅长苏角色定制的玉冠

和乐天春词

唐·刘禹锡

新妆宜面下朱楼,深锁春光一院愁。

行到中庭数花朵,蜻蜓飞上玉搔头。



诗人描写了一位精心打扮的宫女在春光中百无聊赖的宫怨愁绪。春深几许,春愁亦几许,女子来到庭院中数着春花,蜻蜓却把她也当成了花朵,停留在她的玉搔头上。玉搔头就是玉簪,可以用来搔头,往往穿在玉冠和头发上起固定作用。



一片冰心在玉壶

荷花纹玉壶,明代

现藏于贵州省博物馆

芙蓉楼送辛渐

唐·王昌龄

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诗人在吴地芙蓉楼送好友辛渐北上洛阳,并嘱托好友,如果洛阳的亲友问起,就说自己的心依然如同玉壶里的冰一样纯洁。诗人在这里用玉壶和冰比喻自己高洁的品格。



玉枕纱厨,半夜凉初透。

东汉涡纹玉枕,汉代

现藏于河北省博物馆

醉花阴

宋·李清照

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销金兽。佳节又重阳,玉枕纱厨,半夜凉初透。

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漫长的白天,愁苦烦闷,香炉中薰香缭绕。重阳佳节,睡在纱帐里枕着玉枕,半夜浑身被凉气浸透。东篱边把酒直到黄昏,菊花淡淡的香气充盈了衣袖。怎能不悲伤呢?秋风吹起帘幕,帘内的人比菊花还要消瘦。这首词表达了作者的孤独寂寞,以及对丈夫的思念。

古人喜欢用玉枕,认为有养生保健、安定心神、美容养颜等功效。



“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你还知道哪些和玉有关的诗词?欢迎在下方评论区留言!

栏目策划:陵隐;图文编辑:陵隐

沧海探骊 · 200702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