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养猪丨猪传染性萎缩性鼻炎的临床诊断与综合防治措施

 果然悠 2020-08-22

猪传染性萎缩性鼻炎是由支气管败血波什杆菌和产毒素多杀性巴氏杆菌引起的一种慢性接触性呼吸道传染病。发病后病猪会表现为鼻炎、鼻中隔扭曲、鼻甲骨萎缩和生长迟缓,临床表现为打喷嚏、鼻塞、流鼻涕、鼻出血、面部变形或歪斜。是2-5月龄猪常见疾病之一。#谷丰计划#

猪传染性萎缩性鼻炎根据病原不同可分为进行性萎缩性鼻炎(由产毒素多杀性巴氏杆菌单独或混有支气管败血波氏杆菌导致猪鼻甲骨产生的不可逆的损伤)和非进行性萎缩性鼻炎(由支气管败血波氏杆菌感染引起的,为温和型可扭转的鼻甲骨萎缩,通常无明显的鼻部变形)。感染该病后明显的危害是会延长病猪的出栏时间,据统计感染该病的猪长到100公斤所需的时间约比健康猪多24-25天,而且多消耗23%左右的饲料。

传染性萎缩性鼻炎流行病学

导致传染性萎缩性鼻炎发病的细菌常存在于健康猪的鼻腔或扁桃体中,主要通过飞沫或解除经呼吸道传播,主要感染2-3周龄或断奶后1周内的猪只。感染猪的日龄越小症状越严重,1周龄内仔猪感染症状最严重,而1月龄感染猪多为轻症病例,3月龄后感染猪多不表现出典型的临床症状。

传染性萎缩性鼻炎临床症状

1)支气管败血波氏杆菌

a、鼻炎,该病常导致3-4周龄或断奶仔猪发病,病猪表现为喷嚏、咳嗽、呼吸困难以及不同程度的卡他性鼻炎,而且仔猪越小,症状越明显。

b、支气管肺炎,该病主要发生于较小的仔猪,以冬季较为常见,常见的临床症状为剧烈咳嗽,呼吸困难,但体温不升高,若治疗不及时致死率较高。

2)产毒素多杀性巴氏杆菌

由该菌导致的传染性萎缩性鼻炎一般发生在4-12周龄,发病后临床会表现为上颌变短,鼻部皮肤皱缩,吻突歪斜、鼻衄、泪斑,同时还会导致病猪生长受阻、饲料利用率下降。

传染性萎缩性鼻炎的诊断

1)支气管败血波氏杆菌病,通过临床症状可做出该病的初步诊断,若要确诊需要结合实验室诊断。支气管败血波氏杆菌可通过采集病猪的肺部灌洗液、肺部组织以及鼻拭子分离细菌,若分离得到该菌则可以进行确诊。

2)产毒素多杀性巴氏杆菌病,也需要根据细菌分离结果进行确诊,因为该菌生猪速度偏慢容易被快速生长的杂菌所掩盖,所以在分离时最好使用选择性培养基。

养猪丨猪传染性萎缩性鼻炎的临床诊断与综合防治措施

传染性萎缩性鼻炎的综合防制

导致传染性萎缩性鼻炎有两种细菌,虽然两种细菌的防制措施不同,但是都需要从疫苗免疫、加强饲养管理和药物防控三个方面着手,最终目的是提高猪群的抗病力,减少猪群暴露的菌量。

一)疫苗免疫

首先应该通过实验室确诊猪群所发生传染性萎缩性鼻炎属于进行性传染性萎缩性鼻炎还是非进行性传染性萎缩性鼻炎。若为非进行性萎鼻,则只需要免疫波氏杆菌单苗即可;若为进行性萎鼻,则建议选用波氏杆菌和巴氏杆菌的联苗,而且含有巴氏杆菌毒素的疫苗效果更好。

二)药物防制

1)支气管败血波氏杆菌病

该病的重要传播途径为母子传播,所以使用药物时应注意切断母子传播途径,可在母猪妊娠最后一个月饲料中加入敏感药物,如强力霉素、磺胺类药物、替米考星等。仔猪出生后建议采用“三针保健”,及在仔猪出生1日龄、7日龄和21日龄分别肌注0.5毫升长效土霉素(长效头孢噻呋)、0.5毫升长效土霉素(长效头孢噻呋)和1毫升长效土霉素(长效头孢噻呋)。

2)产毒素多杀性巴氏杆菌病

根据猪场的发病规律,在高发日龄的前10-14天时间,开始在饲料中投药,连用14天时间,常用药物包括泰乐菌素、磺胺类药物、恩诺沙星、阿莫西林、泰妙菌素等,若是使用一种药物效果不佳建议联合给药,也可进行细菌分离做药物敏感性检测,选择敏感药物进行预防。

三)加强饲养管理

疫苗免疫和药物防控想达到良好的效果也离不开良好的饲养管理,只有饲养管理得当疫苗和药物才能发挥最好的药效。

a、注意全进全出。包括产房母猪、保育仔猪都需要做到全进全出,只有全进全出才能对猪场进行有效彻底得消毒,才能有效预防该病。

b、降低饲养密度。不同日龄猪群应采取相应的饲养密度,密度过大容易导致各种呼吸道疾病的发生,密度过低浪费圈舍资源还不利于猪舍的保温。具体饲养密度可参考下表:

养猪丨猪传染性萎缩性鼻炎的临床诊断与综合防治措施

c、做好消毒工作。猪场内一般要求一周两次大环境消毒,一周一次带猪消毒。

d、做好通风和控温。空气中过多的粉尘以及氨气、硫化氢等有害气体都会加大各种呼吸道疾病的发病率,而空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与空气中的含氮量、毒素和细菌浓度有关,猪场可以通过监控舍内二氧化碳的浓度进行空气质量的评估,进而完成通风、升温等工作。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