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雍正在位只有13年,为何会这么快离世?工作狂+吃错药=短命

 剧透历史 2020-08-22

雍正很快离世?那是个错觉。

我们常说康乾盛世,实际上从康熙到乾隆,中间还有一个雍正。雍正在位十三年,原本不算短,无奈父亲康熙在位六十一年,是中国历史上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

儿子乾隆在位六十年,位列第二,又做了三年多太上皇,是实际掌权时间最长的皇帝,同时活了89岁的他又是中国历史上最长寿的皇帝。

如此一来,夹在中间的雍正仿佛小透明一般,连自己苦心经营的盛世都不能放上自己的年号,也着实有些悲哀。

的确,雍正在位时间不算长,可不等于寿命就短。要知道,雍正生于康熙十七年,即位的时候已经45岁了,在位十三年,也就是58岁。

这个寿命今天看来确实有点英年早逝的味道,但是放在古代,并不算短寿,尤其是在平均寿命惨不忍睹的皇帝中,这个岁数也算可以了。

就以清朝为例,没活到四十岁的皇帝就有顺治、咸丰、同治、光绪四人,而其他朝代更有很多未成年就驾崩的小皇帝,雍正年近六十,已经相当不错了。

不过话又说回来了,虽然总体来说雍正寿命不短,但毕竟父亲和儿子都那么长寿,雍正本身应该也具备长寿的基因。那究竟是什么让他没有延年益寿呢?这一切的根源,就是

我们都知道,长寿的人,往往乐观开朗,随性平和,可雍正完全相反!根据《康熙起居注》记载,康熙四十一年,胤禛向父亲请求“今臣年逾三十,居心行事大概已定”,请“将谕旨内此四字恩免记载”。要康熙把以前评价他的四个字删掉不要记录了。

哪四个字呢?康熙下旨:“十余年来实未见四阿哥有‘喜怒不定’之处”,“此语不必记载”。也就是说,当年康熙认定十几二十岁时的胤禛“喜怒不定”。

所谓三岁看到老,十几二十岁的喜怒不定,一定是雍正最真实的体现。虽然康熙说他此后十余年没有喜怒不定之处,但这只证明雍正在康熙和大臣们面前懂得了压制自己的天性,而回到自己的府邸,面对妻儿下人,恐怕就未必如此了。

况且,十几年来,雍正一直对这个评语耿耿于怀,恰恰说明他不是一个豁达的人,遇到一些挫折、打击,就绕不过去。我们不能说这一定算性格缺陷,但这种情况就基本跟长寿无缘了。

雍正即位之后的表现也证明了这一点。或许是觉得夺嫡之路太过辛苦,雍正对兄弟们展开了近乎病态的报复。

除了被康熙囚禁的大哥胤禔、二哥胤礽一概不予释放外,三哥胤祉、十弟胤䄉、同母十四弟胤禵也都被圈禁,胤祉没能熬到雍正驾崩就死于禁所,另两人直到十多年后才在乾隆朝重见天日。

最惨的莫过于八弟胤禩、九弟胤禟,不仅夺爵圈禁,还剥夺宗籍,赐贱名阿其那、塞思黑,仅仅过去几个月就惨死,甚至连自己的亲儿子弘时也因为跟胤禩来往过密,被雍正断绝父子关系,过继给已经一无所有的胤禩,很快也死得不明不白。

虎毒不食子,雍正不顾骨肉亲情的行为,证明他内心的刻薄。虽说政治是残酷的,但这样下死手,足见其戾气之重,这对身体显然是非常不好的。

此外,雍正即位后,弑父、逼母、篡位的传言四起,如果换个豁达一点的人大概也就会说一句谣言止于智者吧。但一向在意风评的雍正又坐不住了,亲自撰写《大义觉迷录》对这些指控一一反驳,还大肆刊印,颁布天下。

本来谣言时间久了自然就会消停,这么一来适得其反,雍正自己把所有谣言来了个汇编,所以非但没有止住,反倒流传更广,这些辩驳的言辞也成了欲盖弥彰。直到乾隆即位后,立刻将此书列为禁书,回收销毁,无奈已经人尽皆知。

在这件事上,更体现出雍正暴躁急迫的脾气,肝火太旺!当然,从另一方面来说,一个有作为的皇帝确实应该雷厉风行,这种性格也成了雍正大推行改革的强大动力。

而且他还是个勤政的皇帝,每天只睡四个小时,目前存世的雍正批阅的奏折、部本、通本就达到了30万件,里面有他留下的1000万字批注!这可都是一个个的蝇头小楷啊,我们可以想象雍正的工作强度有多大,这更进一步拖垮了他的身体。

终于,最后一块多米诺骨牌出现了。因为工作压力大,身体出现问题,本就崇佛信道的雍正开始向超自然力量寻求帮助,走上了服用丹药的不归路。

丹药大多重金属超标,长期服用虽然有提神的功效,却必然导致慢性中毒。就这样,雍正在即位十三年后驾崩,留下了一个恢复生气的帝国和众多未解之谜,供后人评说。

雍正的一生告诉我们,性格决定成败,更决定了自己的身体。调整心态,豁达开朗,才是健康长寿的不二法门,毕竟身体是革命的本钱嘛。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