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荣威i6真牛!“吹”到全球前五名!

 侃车e族 2020-08-22

随着荣威i6上市的脚步逐渐迈进,关于其各方面信息的文章满互联网在飘,也让很多消费者对其有深刻的了解认识,内外兼修的荣威i6不仅宽大舒适、性能出色,还有着年轻消费者十分青睐的科技配置,总体上来说就是“碾压同级别对手”!

荣威i6真的这么厉害?估计很多人不太相信,更有甚者会被认为是荣威的水军捧起来的。不过,网传始终是网传,对于亲身体验过几次的小编来说,或许有更大的说服力,而综合荣威i6各方面表现来看,这款车还真牛!不信我给你“吹一吹”?

既然要“吹”,就不能漫无目的,而小编首先要“吹”的是荣威i6在传统家轿领域全球排名第五。再看前四名,分别的是以0.22Cd 并列第一名的2014款奔驰CLA和2017款BMW 5 Series,以0.23Cd并列第三名的奔驰E Class和2016款奥迪A4,而且不论前四名的哪一款车,都是豪华轿车界的热销车型,相比之下荣威i6业界领先的0.25Cd的风阻系数足以骄傲。

要知道的是风阻系数考验的不仅是车辆气动性能,同是也是衡量汽车造型设计水平的最高标准。因为不仅影响车内的噪音值和高速操控能力,还影响汽车的油耗,风阻系数越大油耗也会增大,特别是高速行驶的时候,几乎有超过60%的耗油是用来克服风阻的。

虽然流体力学之父丹尼尔-伯努利提出了伯努利原理,但是结果是我们看着仍然一脸懵逼。不过我们的岛国邻居曾经做过一个实验,当车速20km/h,把手伸出去感觉是A罩杯的,当车速60km/h,把手伸出去感觉是D罩杯。所以风阻的组成其一就是空气直接撞击汽车所产生的阻力,而缩小迎风面积即可减少风阻;其二,空气在流过车身表面时会产生粘附力和摩擦力,而光滑平整的车身表面能使空气顺畅流过;其三,空气流过车辆后在尾部产生真空区,气压明显减小导致前后产生压强差,而这个问题的解决办法就是车辆的造型设计。

知道了问题所在,荣威i6的设计师团队便开始进行针对性的空气动力学造型优化。在前脸部分,圆润的弧形车头设计在空气流过时可以产生很好的分流,从而避免空气产生不规则流动。

较为倾斜的A柱设计拥有更好的气动性,同时设计师还对A柱的断曲面率进行调整,从圆角调为更贴合玻璃的角度,使其与车窗玻璃实现光滑过度。

外后视镜采用更加突出的截面设计,配合黑腔LED转向灯,整体更流畅、更有速度感。从实验中来看,涡流在后视镜上形成一个比较规则的纺锤体,具有较低的风阻。当然,为了达到极佳风阻系数,荣威i6的设计师不惜两次开模,但是0.25Cd的结果来看这是值得的。另外,经过大量实验后进行优化调整的前轮包以及低风阻轮毂,也降低了风阻系数。

尾部的小鸭尾设计如今较为常见,其凸起的特征可以使空气阻力化为一股向下的压力,抵消尾部升力,控制气流的下压力,帮助气流平稳快速流过车尾。另外,尾部的后翼子板和尾灯组成一个气流分离的切风形面,让气流可以在尾部迅速分离车体。

此外,荣威i6还采用了全覆盖底盘护板,并对每一块护板进行风阻优化,这样的设计在自主品牌中鲜有看到。前舱护板采用NACA DUCT技术,车身护板采用高尔夫球型曲面技术,降低风阻和油耗的同时还大大增强了车辆稳定性。

都说细节决定成败,但是对空气动力学的优化来说,不是去抠某个细节的雕琢,而是讲究整体。荣威i6对空气动力学的研究在造型设计的最初阶段便开始介入,在整个研发过程中进行一轮轮的实验进行优化调整,通过设计团队和工程团队的紧密合作,既保证拥有优美的车身还要拥有首屈一指的空气动力学水平。

不得不说,当下很多设计只是一味的追求表面的美观,很难触及到表面背后的东西,而荣威i6在传统家轿领域获得第五的0.25Cd超低风阻,彻底体现出设计对科技的支撑。同时,上汽集团如此脚踏实地的努力做设计,不计一切的搞研发也值得另众自主品牌学习。要知道将产品放在风洞里单是吹一小时就需要花费近两万元,这还不包括场地费用以及软硬件使用和数据分析的费用,而其目的仅是打造一款家用买菜车。

另外,我国的空气动力学研究才刚刚起步,不比国外车企所拥有成熟的研究成果,但是依旧在今天能打造一款位居世界前列的家用轿车。其为中国人倾心打造中国车的精神也让小编由衷佩服,这才是优秀的中国制造!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