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微信“上车”,汽车成为“行驶的手机”后会怎样?

 侃车e族 2020-08-22

文︱

谨      言

图︱

网      络

颜︱

C e r y s

审︱

C e r y s

制︱

晴      子

督︱

恞      杨

前方1200字符

需3分钟共享

前不久的腾讯全球数字生态大会上,腾讯车联副总裁钟学丹表示腾讯将在年内发布车载版本微信,BAT中独有社交优势的腾讯终于带着它的强势产品姗姗来迟。

微信“上车”后

车内语音交互更便捷

据业内传言:不久后,腾讯车载微信将首批应用于广汽、长安的两款量产车型,正式在车市商用。微信“上车”后,车主将直接通过车载微信实现驾驶时全语音交互。

目前已经官宣的部分功能包括直接通过车载微信所在位置进行线路导航、驾驶途中通过语音决定是否进行微信语音通话等社交功能。相比较手机微信,车载微信将省去了驾驶人拿出手机才能操控微信的繁琐过程,直接用嘴巴就可以“使用”微信。

微信“上车”后

汽车变身行驶的手机

未来,腾讯还将持续更迭车载微信的功能与版本,逐渐实现利用方向盘操控微信等功能升级。这样的车载微信一旦普及后,满大街行驶的汽车将不仅仅是出行工具,还是 “行驶中的巨型手机”。从车联网发展角度来看,车载微信的确实现了车内社交等人性化的科技需求,促进了人车生活的智能化。但细究之下,担忧似乎更甚。

微信“上车”后

更多负面问题将显现

车载微信的出现,比起汽车智能化功能的进步,可预料到的负面问题将更多。

1.行驶安全问题更令人担忧

在车载微信之前,人们就因低头玩手机发生安全事故的例子数不胜数。此外,为了保障驾驶安全,驾车过程中车主接听电话被视为危险驾驶行为之一。然而,车载微信的应用,使得汽车行驶中驾驶人将分出注意力去处理微信信息或者微信语音/视频来电,给驾驶安全更添隐患。

2.“社畜们”对老板的无声抗议又少了一条借口!

对于上班族来说,微信的作用早已变质。也许一开始张晓龙的设想是将微信发展成为社交工具,但是时至今日,微信更应该被称之为工作工具。因为它,上班族几乎24小时为工作待命。微信“上车”之后,“我在开车中,无法看微信、接微信电话”将再也无法成为“社畜们”短暂逃离工作轰炸的理由。

3.隐私暴露,让车主成为“透明人”

车载微信的目的地自动导航、付款、小程序场景应用等功能,将让车主的日常生活暴露在科技光环之下。一旦车载微信信息被他人掌握,车主的日常行踪、消费水平、通话通信内容等个人隐私将暴露无遗,使车主在有心人面前彻底成为“透明人”,这将引发比手机微信更严重的隐私危机。

车载微信的出现是汽车智能化的一项进步,但是,科技是把双刃剑。这把剑一方面让人们出行更智慧,另一方面也让自己变得更加“透明”,随时随地被“监视”。消费者在尝试新科技之前,需要对利弊做出权衡。

其他小姐妹棒呆的文章

确定不了解一下吗?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