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北魏王朝建立,拓跋族来到了中原,胡汉交融究竟有多难?

 思明居士 2020-08-22
北魏王朝建立,拓跋族来到了中原,胡汉交融究竟有多难?

北魏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由少数民族建立的政权,这个少数民族就是来自草原的拓拔鲜卑族,少数民族的草原游牧文明与中原的农耕文明存在很大的差异,在这个碰撞交融的过程当中,统治者和百姓都付出了很多的努力,经历了长达一个世纪的努力之后,拓跋鲜卑族才真正的在中原立足,让中原成为他们的家乡。

文化交融

北魏王朝建立,拓跋族来到了中原,胡汉交融究竟有多难?

鲜卑族与中原汉族存在很大的文化差异,其中一点就是鲜卑族有近亲结婚的习俗,这样的做法在中原人看来是乱伦,中原人不与同姓的人结婚,当时的统治者为了能够更好的管理这个国家,对汉人和胡人实行两种管理办法,在国家成立初期,这种制度有效的缓解了鲜卑族和汉族之间的矛盾,社会较为安定。渐渐的,有汉族官员出现在朝堂上,当时的为官人员主要是鲜卑贵族和汉族,中原的百姓也渐渐地接纳了胡人,胡人和汉人在一起杂居的区域在不断的扩大,也有越来越多的汉人迁入到当时的都城平城。当时的一切都在表明汉族文化和胡人文化在不断的交融。

民族矛盾

北魏王朝建立,拓跋族来到了中原,胡汉交融究竟有多难?

拓跋珪去世后,国家形势发生了重大转变,民族矛盾开始凸显。作为一支游牧民族,烧杀抢掠是拓跋族一贯的作风,但是当他们把这种作风带到中原之后,遭到了中原人的反抗,拓跋族试图通过掠夺和欺压的方式来维持自己的经济现状,中原人通过起义的方式来表达自己的不满。农民起义不断爆发,民族矛盾越来越激烈。为了改变国家现状,缓解民族矛盾,执政者拓跋焘在平城的东城外修建了文庙,供奉孔子。拓跋焘经常去跪拜孔子,还建立了太学,要求鲜卑族和汉族的子女学习儒家经典,这位年轻的帝王试图借助孔子的力量来让国家安定。

任用汉族大臣

北魏王朝建立,拓跋族来到了中原,胡汉交融究竟有多难?

想要让国家繁荣发展,仅仅解决治国思想问题是不够的,拓跋焘意识到这个问题,就开始任用大量的熟悉中原文化的大臣,制定了很多汉化政策,在拓跋焘的治理之下,国家的经济有了迅猛的发展,国家逐渐变得稳定强盛。在此基础上,拓跋焘派兵灭掉了北燕、北凉,统一了北方。看似一切都在往好的方向发展,鲜卑族的贵族元老却非常不满意拓跋焘的做法,他们非常担心汉族大臣的地位高于他们的地位,在朝堂上就形成了两派阵营,拓跋鲜卑族和汉族两个大臣阵营,这两个阵营之间的矛盾也不断凸显,日益激烈,国史之狱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发生的。

国史之狱

北魏王朝建立,拓跋族来到了中原,胡汉交融究竟有多难?

汉文化一直以来都有编修国史的传统,统治中原之后,拓跋族也希望可以用文字记录他们辉煌的历史,但是这一项工作只能由汉人来完成,因为拓跋族没有属于自己的文字,想要完成这一项工作,需要选拔出一个了解拓跋族历史但同时又效忠于朝廷的汉族人士,崔浩是众多官员当中最合适的选择,他是三朝元老,文武兼修,出身高门。

北魏王朝建立,拓跋族来到了中原,胡汉交融究竟有多难?

崔浩花费了十年的时间搜集资料,非常客观地讲述了拓跋族的历史,直言不讳,公众客观,一直以来都是对修撰国史的要求,因此,崔浩笔下写了一些拓跋族过去不光彩的历史,很多鲜卑族的大臣都不满意崔浩的做法。鲜卑族大臣以此为借口,认为汉朝的官员在挑衅他们,在侮辱他们的民族,他们要求杀掉崔浩。这件事最终以崔浩及其一家老小以及与崔浩家族有联姻关系的北方望族全部满门抄斩收尾。拓跋焘不仅没有达到自己的目的,反而诛杀了很多汉族官员,此事让汉族和拓跋族之间的矛盾更加激烈。

结语

经历了国史之狱这一事件之后,拓跋焘又迎来了新的难题,现在他失去了中原士族的支持,他如何才能统治这一片土地呢?如何才能长久地留在这片土地上?拓跋焘甚至不明白为什么他的祖先付出那么多的努力想要来到这片土地。

拓跋焘在位期间,没有彻底解决汉族和拓跋族之间的矛盾,但是他付出了很多的努力,也实行了很多汉化改革的政策,只是事情的发展远远比想象的复杂。拓跋焘在军事和政治上都有不错的表现,他统一了北方,北击柔然,南伐刘宋,在军事上可以说无人能敌,让对手望而生畏。在治国方面,极大的改善了民生,提升了人们的生活质量,尽管没有让胡汉文化交融在一起,拓跋焘依然是一个不错的皇帝。

参考文献:《魏书·卷四上·帝纪第四》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