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乡土散文:故乡原风景

 江山携手 2020-08-22

文:微散文猴子

“草在结它的种子,风在摇它的叶子,我们站着,不说话,就十分美好。”

我常想起这样的诗句,像是随风飘至心间的故乡风景,宁静美好,悠远有韵。

春之于它,是梁前呢喃的燕子,一树一树的芬芳挂于枝头。青石板铺筑的桥面布满青苔,拱形曲面轻说百年历史,间或有乌篷船从桥底缓缓划过,桨声飘在耳畔。河面荡漾开层层涟漪,一忽儿便散开,如同清风拂过,不留一丝痕迹。

阴雨绵绵的季节,和几个姐妹共撑一把伞,提起小裤腿儿,慢慢地涉水而过,一踩溅起一个小水花。有时会有清水拍打在脚背上,也不觉恼。雨水温温润润的,就是记忆里的江南烟雨。常言春雨贵如油,这个时节便总伴随着劳作身影,阡陌田野,田埂河畔,常有微弓的身躯与指尖的绿苗可见。燕子衔泥筑巢,小草返青,杨柳倩影婀娜,远处农耕的老牛铃铛作响,庭前麻雀叽叽喳喳不停。浩渺烟波,绮丽岚雾里,一蓑烟雨,宛若水墨画卷。

最爱的还是寒冬尽头、将春未春时,春节的气氛还未散尽,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入夜,花灯绽放,龙狮群舞,头顶一步一盏烟花,脚下一脚一个幻影,过往繁杂悉数抛掷脑后,未来可期,有梦可待,最美的人间是你。

广告内幕!35岁老公,每晚睡前都要吃几颗,7天后真的让我傻眼

一声雷鸣惊,四野蛙声起。孤绝而执着的蝉开始啼鸣。

窗子外是潺潺的流水,琤琮声不绝。河畔会有妇人浣纱,让我想起当年那个美得倾国倾城的西子。

狗尾草长得正盛,绿油油的一片,备受诗人喜欢的格桑花也开了满园。凉茶,糕点,冰淇淋;生机,蓬勃,夏火炉。

推窗独倚,荷风送香,竹露滴响,打个小盹儿,不觉已是黄昏。彩霞漫天,倦鸟归巢,一片安宁祥和。

曲折荷塘里,有着婷婷的舞女的裙的荷叶上,零星的点缀着些许花儿。荷叶层层叠叠地交替着,路过的蜻蜓会来停憩,蝶舞翩跹。夜里,月光泻在荷叶上,淡淡的,仿若笼上了一层轻纱,如梦似幻,我好似看到了当年那美轮美奂的荷塘月色,也仿佛听到了千百年前的那首《西洲曲》:“采莲南塘秋,莲花过人头。低头弄莲子,莲子清如水。”

飘浮不定的云朵,悬而未决的梧桐叶,还带着对风的依恋;列阵南去的北雁,哀鸣凄厉的乌鸦,似乎也对老树存有不舍。

一树一树的花落,一片,两片,三片;一地一地的金黄,一层,两层,三层。

江南的秋来得总是这般平静,不知不觉,单调而柔娩。风抖落最后一片执念,黛瓦上升起一缕青烟,是谁在门前忧思,又是谁在诉说思念?

斑驳的桥上走过几个断肠人,谷地里辛作的农人挥舞着镰刀。堆积如山的稻子,在阳光下泛着灿灿金光,映衬着他们布满热汗的笑脸。

秋,是萧索,是寂寥,亦是收获。

不似塞北的雪大气磅礴,飘飘洒洒漫天遍野。故乡的雪,总是温柔而缓慢的。它下得缓,下得深情款款,缠缠绵绵。

漫步在飞雪的古道,纷纷扬扬的雪忽聚忽散着落满枝头,青山隐隐,腊梅依次绽放。

乌篷船上遮了一件新衣,庭院里覆满轻薄白纱。雪后,蒙上寒素的外衣,生命是寂静而婉转的。

煮一壶茶,在屋内烤着炉火,再推开窗,嗅一股寒风,在我看来,常是恬静美好的。天地白茫茫一片,雪花漫天飞舞,或旋转,或飞翔,轻盈如羽。

都说在这个地方,晴不如雨,雨不如雪,我无比赞同。

故乡的雪,是我朝朝暮暮贪恋着的美好与希冀,哪怕天寒地冻、滴水成冰,它仍是我心头最热烈的温暖。当我内心荒草丛生、贫瘠不堪时,它便是我心底的最后一块富足。

有生之年看过这样一场雪,我想,往后,也大抵不会再有遗憾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