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洛宁老家美食汇

 大美洛宁 2020-08-22

民以食为天。人的一生谁也离不开每天的一日三餐,俗话也说,人是铁饭是钢,一顿不吃饿得慌。我的老家坐落在八百里伏牛山的山脚下,千年长流不息的洛河水畔,依山傍水,风景秀丽。因为,地域的限制,经济一直比较落后,这也就跟吃食结下了千年的不解之缘。今天,我就来说一说家乡的美食。

一,洛宁蒸肉。这是我的最爱了,也是我们农村老家人做寿辰,招待贵宾必有的一道美食。具体做法是,用旱地的白芯红皮红薯磨成粉做成的手工粉条,用开水清煮一下,捞出来凉着待用。农村家家户户自养的肥猪身上的五花肉,切成肉片,喜欢瘦肉的可以加些排骨,拇指粗大葱的葱白切成二指宽的葱段。然后,擀面皮儿,主要用来垫底,防止油水渗透笼布流失。这样,主要材料就齐备了,辅料:食盐,十三香,熟过的菜籽油,老抽酱油等等。

食材都准备好后,把浆过水凉过的粉条、大肉块和排骨以及葱段在大盆里搅拌均匀,加入食盐,酱油,浇上熟油等等,充分的糅合。蒸肉用的是土灶台,或者铁桶制成的炉子,木材做燃料为主,当然炉灶里顺带烤几块大红薯,也就是小孩子们的零食了。铁蒸笼一般分二到三层,在子上铺上洁白的笼布,上面铺上面皮儿,把拌好的粉蒸肉材料铺摊在上面,大约五指并拢那么厚的,加上笼圈,第二层,三层如法炮制。最后盖上笼盖,用细布把每层周围缝隙堵严实,防止漏气。大火蒸至十分钟,也就是两三袋烟的功夫,用中火保证蒸汽不断就可以了,再蒸四十至五十分钟,就可以出锅了。以前没有什么计时,有经验的主妇会在蒸笼盖上面放一片白菜叶子,当菜叶子完全干了,也就熟透了。中间为了防止水烧干锅了,也会沿着锅笼之间的缝隙加一次水到锅里。

粉蒸肉熟了以后,一般不单独吃,整子的端到吃饭用的低桌上,一家人围在一起,一人一双筷子,大人喝酒,妇女小孩喝茶,一块进食的,那是一幅其乐融融的全家福啊。最值得一提的是,做一次粉蒸肉一下子是吃不完的,能吃个三四顿的,再次食用的时候,只需用蒸汽加热一下就可以了。这个时候你就会发现,越到后面的吃起来就越香了,因为,随着反复的加热,肉里的油水充分融到粉条里面了,吃起来当然更爽口香美的!

二,牛肉汤。山区的冬天是很难熬的,一场大雪冻的手脚都难以伸展开来,所以,古时候就有了猫冬之说,牛肉汤这时候就应时而生了。牛肉汤的做法也不是很复杂的,山区的老黄牛勤恳耐劳,肉亦是鲜香味美。把牛骨头,牛肉洗干净以后,用大铁锅加清水熬制一夜就好了。当然,佐料是必不可少的,八角,花椒、陈皮、茴香、肉蔻、生姜等佐料都可以添加的。牛肉汤熬制好以后,是不会断火的,就是不吃的时候,也会小火慢慢的煨着。大冬天的早晨,喝一碗热气腾腾,香味四溢的牛肉汤,泡上一块烙馍,驱寒保暖,甭提有多舒服了。

后来,随着经济条件越来越好,牛肉汤不再局限于冬季喝了,一年四季都可以喝到。聪明的人,挂起招牌,支起大锅做起了生意。大锅里香气弥漫的热汤咕嘟嘟的冒着泡泡,上面的铁钩子挂着煮熟的牛肉块,案板上的牛肉片儿堆的像小山似的,还有碗盆里的香菜和小香葱散发着绿油油的诱惑,篮子里的烙馍黄灿灿的飘着麦香味。路过的人就情不自禁的想要喝一碗,老板也会看人下菜碟的。如果是陌生人或者银子给的少了,老板的大手就会在牛肉堆上,一抓而下,当食客以为要抓一大把的牛肉时,你想错了。老板的五指收拢,一抓一放的三四次,结果五指间就捏了那么几片牛肉丢进大碗里,汤老板是不在乎的,仍旧是满满的一大碗。如果是熟人或者给银子大方的,老板也就一下子抓一大把牛肉,放到碗里足足有小半碗。小时候,条件不好,口袋里缺银子,每次喝牛肉汤,眼睛总是盯着老板的手指尖,希望能多勾住那么一两片牛肉。

三,糊卜。这恐怕是我们家乡独有的美食之一了,反正走南闯北这么些年就没有遇到过有卖糊卜的。糊卜的做法和面条做法差不多,最大的区别在于面条是生的,糊卜用的面饼条子是熟的,或者七分熟。糊卜用的面饼条子是采用塬上旱地麦子磨成的面粉,加清水揉和成面团,讲究的人会加几个鸡蛋清,增加面的韧劲和爽滑口感。面和好后用擀面杖擀成比面叶厚点儿的饼,用铁板烙个七分熟或者熟透,卷起来再用切刀切成细条备用。做糊卜的时候,用小铁锅热火烹油,爆炒肉丝,然后加入各种蔬菜丝,加作料炒至半生不熟时,添入高汤,也就是用牛骨头或羊骨头带肉熬成的汤。这也是我们家乡的特色,不论熬面条,烩面,扯面等等从来不用清水煮,也就是人们常说的清汤寡水。我们家乡煮面食所用的都是肥汤也叫高汤老汤。待汤水烧沸腾后,加入切好的饼丝,温火稍稍熬一会儿,一锅美味的糊卜就出锅了。盛在碗里,上面放一捏香菜或小香葱碎儿,那叫一个得劲,也就是美的意思。
当然,还是上面说的,炒菜的时候,不加高汤,直接把饼丝放进锅里一块儿炒熟了,那又是一道有名的吃食,人家叫“北京炒饼”。我们老家也没有弄出个好听的名字,也就跟着叫北京炒饼了。

还有牛肉扯面,酸辣牛肉、黑豆面叶,糊涂面条,锅贴,烩面,酸浆面条等等很多很多的,就不再一一叙述了。亲爱的朋友们,哪天你有时间到我的家乡小城去,一定不要错过了那里每一道美食。我的家乡在九朝古都牡丹故里洛阳西行九十里地就到了,她的名字古时候叫永宁,现在改叫洛宁县了,一个山清水秀美食飘香的豫西小县城。

韦嘉豪作品集锦

网友

遇见

刀客行

大郑州
做人难
小棉袄
父老乡亲

郑州小调

小城韵事
劝学二首
老家的水
趣谈文字
谈安乐死
兵仙韩信赋
上学糗事一二三
中华民族精神永不屈两首

作者简介:韦海民,笔名韦嘉豪,1979年6月出生于河南省洛阳市洛宁县赵村镇西陈宋村。2004年毕业于河南科技大学,现旅居河南省会郑州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