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如果有一天生殖隔离消失了,地球生物会变成什么样?

 生态文明层 2020-08-22

    在自然界中,差异较大的不同种类动物是无法在自然状态下进行交配的,即使能够进行交配也很可能出现无法形成受精卵或者胚胎无法成功发育的情况。例如老虎和狮子,如果强行将两者进行杂交的话,可能会产下所谓的“狮虎兽”,但是这种动物是无法繁衍后代的。马和驴也是如此,这两种动物杂交产下的后代就是骡子,而骡子也无法繁衍后代。这种情况从表面上看是因为动物种类不同导致的,实际上是生殖存在隔离导致的。

    简而言之,生殖隔离导致了不同种类动物之间无法通过杂交繁衍后代,其原理是不同动物种群基因库的差距较大,使得不同动物种群中的个体无法进行基因交流。如果将生殖隔离的问题再扩大范围来讨论,就需要弄清楚为什么动物会出现生殖隔离?生殖隔离对动物界的影响等等。那么下面逐一来讨论这些问题。

动物世界为什么会存在生殖隔离呢?

    生物学家通过长期的研究发现,地理隔离往往是导致生殖隔离产生的前提。地理隔离相对好理解一些,它指的是一个种类的动物因为地质变化、种群迁徙等原因被分开在两种不同的环境中生存。两个同种类的种群为了适应生存环境必须做出改变,而且越适合生存环境的变化越好。随着漫长时间的推移,两个种群内不利于生存的基因被逐渐淘汰,而被淘汰的基因一般是不同类型的。

    也就是说,在这个区域里有利于生存的基因到了另外一个区域就有可能有害于生存,而另一个区域有利于生存的基因来到这个区域里也有可能有害于生存。因此两个原本为同种类的种群不得不在基因层面进行演变,于是种群基因库差异就这样发生了。尽管地理隔离是很多生殖隔离的前提,但它并非充分条件。

    以人类为例,生活在赤道地区的人和生活在北欧的人有着不同的肤色,赤道地区的人肤色要深一些,这样有利于减少紫外线对皮肤的伤害,而北欧地区的人肤色要浅一些,有利于维生素D的生成。这是两者在基因上的差异,但这并不会导致两个地区的人之间存在生殖隔离。自然界也存在不需要地理隔离就会产生生殖隔离的可能性,那就是一个种群里发生大规模的基因突变,导致一个种群基因库分化为两个差异较大的基因库。

    总而言之,只要同种动物在基因上存在差异的话,就有可能逐渐发展成生殖隔离。在鸟类世界中,有些鸟类可能因为某一组等位基因出现差异而导致叫声不同,从而拒绝与异性鸟类进行交配,这样形成的隔离被称为“行为性隔离”。生殖隔离造就了生物圈的物种多样性,如果不存在生殖隔离,那么世界将会变得十分单调。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