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国影像方志| 广南:铜鼓声震万古坝美村“桃源仙境” 银器流光溢彩峰岩洞“人居奇观”

 风吟楼 2020-08-22

CCTV-10

2020.8.18 23:26播出

《中国影像方志》云南卷 广南篇

 

广南篇  预告片

2007年,广南持续降雨,连绵数月。雨水作用令县城东南方向的牡宜村一处地面坍塌。泥土之下,一座隐藏千年的汉墓被公诸于世,这处墓葬将人们的目光引向了一个遥远的古代文明——句町古国。

句町国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古代方国,与古滇国、夜郎国齐名,其首领曾被西汉王朝封王。这个富庶的西南古国曾见于《汉书》《三国志》《晋书》等多部史籍记载,之后消失于历史长河。

经过对多个重要线索的研究,考古学者们最终确定,牡宜墓就是句町古国的王陵。

2011年,文物部门再次对牡宜汉墓进行挖掘勘探,清理挖掘出了7座墓葬,出土了大量青铜器、鎏金青铜器、漆木器、金器、玉器等随葬品。其中M4号墓葬出土了一枚龙虎图案的金腰扣。

元至元十二年,公元1275年,朝廷在此设立广南西路宣府司,明洪武年间,改置广南府,清乾隆二年,公元1737年,广南府附设宝宁县,县治与府同城。

1913年,废府,将宝宁县改为广南县,县名一直沿用至今。

侬氏土司衙署 见证穿越历史的家国情怀

广南县城莲湖畔北街,一座雕梁画栋的院落矗立于斯。这座有着近700年历史的古建筑,是广南侬氏土司衙署遗址,被视作广南的历史丰碑。

历任侬氏土司,为维护西南边陲的安定做出了重要的贡献。根据侬氏族谱记载:清康熙十二年,公元1673年,镇守云南的平西王吴三桂反叛,侬鹏率领3000壮军应征出战。清光绪九年,公元1883年,中法战争爆发,西南边疆国土危急,侬茂先土司奉调出征越南,因战功获赏戴花翎加四品衔。在历代侬氏土司中,因军功受奖者达12人。

末代土司侬鼎和在青年时期,正值国家动荡。为了寻找出路,侬鼎和进入云南陆军讲武堂进修,结业后随滇军至广东。抗日战争爆发后,侬鼎和回到广南积极策动所属土丁踊跃应征参与抗日,捍卫国土。

2013年5月,侬氏土司衙署被国务院核定并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铜鼓铮铮作响 历经两千多年岁月沧桑

壮族的铜鼓文化始于句町时代,距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而今天的广南作为句町古国的政治文化中心,是铜鼓文化的重要发源地之一。

1919年,广南的阿章村出土了一面巨大的铜鼓。鼓胸部饰有四条竞渡船,船型简单,两头高翘。鼓腰部绘有舞蹈的羽人,这是已出土的广南铜鼓中唯一的羽人舞蹈场景。阿章鼓是句町铜鼓中铸工和纹饰最为精美的一面,被称为云南铜鼓之冠。广南境内陆续发现了42面铜鼓,在全球出土的8种铜鼓类型中,广南就拥有5种。

梁正功,广南县那洒镇贵马村铜鼓舞第十三代传人,从22岁正式拜师学艺至今,已经跳了40多年的铜鼓舞,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

铜鼓舞的十二套动作,无论是提步,还是跳步,一招一式都是按照一年四季十二个月中,人们劳作的全过程改编,包括播种、插秧等动作。

铮铮作响的铜鼓,是广南先民用青铜书写而就的辉煌史诗,经历两千多年的风雨沧桑,至今仍然有着鲜活的生命力。

峰岩洞“人居奇观” 坝美村“桃源仙境”

广南所在的滇东南地区,是云南省喀斯特景观类型最为丰富、典型和集中的区域。

这个海拔1250米的天然山洞,隐藏于广南喀斯特地貌的十万大山中,洞内面积大约7500平方米,洞内最深处约100米。20世纪90年代,尚有一个村子居住其间,名为峰岩洞村。

200多年以来,6个姓氏的家族在这个远离现代文明的洞穴村落中,和睦相处,一直延续了9代。

经过学者考察研究发现,峰岩洞村是生活于现代社会的世界上规模最大、连续居住时间最长的穴居村落。

1999年,在云南省政府的帮助下,峰岩洞村被整体搬出。这个完整的穴居文化遗址,在受到全面保护后,开始担负起接待科学考察、学术研究和文化旅游的全新使命。

“坝美”是壮语的音译,意为“森林中的洞口”。在河流常年的冲刷下,以石灰岩为主的山体逐渐被溶蚀出了诸多的洞穴。

1999年,一支地质科考队在广南考察时,不经意穿过这个溶洞,意外发现了宛如世外桃源的坝美村。

从古到今,世代以农耕为生的坝美村,男耕女织、自给自足、民风淳朴。

为了保护这种独特的生态环境,当地政府部门对坝美村的旅游进行科学有效的引导,原汁原味的壮族民居和民族文化得到了很好的延续。

银器流光溢彩 制作技艺精益求精

座落在青龙山脚下的坡现村被称为广南的“银器村”,拥有四百多年制作银饰的历史。这里的银匠数量多、手艺精,以家庭为单位代代相承。村里90%的壮族家庭都会做银饰。

历史悠久的精湛技艺与时代的变迁结合,广南银器从饰品逐渐发展成工艺品。银制品也由最早的50多种增加到了上千种。至今联合国还保存着广南坡现工匠生产的“银包水烟袋。

2012年,广南县民族银饰工艺厂升级为广南民族银饰文化产业园,逐步发掘出一批具有地方民族文化内涵和浓郁广南文化特色的银制品。如银鼓、文山的三七花、老山兰等。

2010年6月,蒙智刚被认定为云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银器制作代表性传承人。作为新一代银匠艺人,蒙智刚在八宝镇开办学习班,将他的手艺传给年轻人。

2018年8月,广南以“银耀广南匠心非遗”为主题参加了创意云南文化产业博览会,蒙智刚带着多件银器作品在会上展出,吸引了众人的目光。

古老的壮族文化 绝美的自然风光,

深度旅游的崭新名片

马碧村,一座藏于深山的千年壮寨。青山环抱中是秀美的山野田园, 一排排干栏式吊脚楼沿河而上,犹如给大山镶了个花边。

在马碧村,这个共有130多户人家,不足700人的壮族山寨里,目前还有123户人家的房子,保持着原始的干栏式建筑风貌。这些房屋,大都矗立了百年的时光,年代最久的几幢老屋甚至超过了500年的历史。它们临河而建,背倚青山,参差错落,接连成片。

从2018年起,广南县着手引进资源对马碧村进行开发建设。

围绕重获生机的句町,广南将依托古老的壮族文化及绝美的自然风光,打造深度旅游的一张崭新名片。

用影像记录当下,以地方表达中国

昨天的变迁,今天的影像,明天的历史

健康提示:请出门戴口罩、勤洗手、多通风,少去人群密集处。







中国影像方志

《广南篇》

播出时间:8月18日 23:26







监制 / 闫东  主编 /刘铭 黄丽君

编辑 / 田楚韵 胡悦 丁丁(实习)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