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国影像方志| 雷山:苗族世居地珍稀物种的天堂 芦笙欢歌苗绣灵动酸汤鱼飘香

 风吟楼 2020-08-22
 

雷山篇  预告片

雷公山:珍稀物种的天堂

最高海拔2179米的雷公山,主峰位于雷山县境内。遮天蔽日的森林覆盖着起伏的山峦,使它成为众多古老孑遗生物的避难所。

1963年,原中国科学院西南生物研究所研究员胡淑琴在雷公山上考察时,发现了一种奇特的蟾蜍,因模式标本产地在雷公山,取名雷山髭蟾。

雷山县格头村的“秃杉王”高45米,需5人才可合抱。它被格头村村民视为护寨神树。

秃杉作为古老孑遗物种的代表,与银杏一样被称为植物王国的“活化石”。

1984年,当时的国务院环境保护委员会公布了(首批)珍稀濒危保护植物名录,秃杉被列为8种一级重点保护植物之一。研究表明,雷公山秃杉对于研究古地理、古气候、古植物区系都具有重要的科学价值。

雷公山,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誉为“当今人类保存最完好的一块未受污染的生态文化净地”。

西江千户苗寨群:世界最大的苗族聚居村寨

在雷公山的山岭间,苗族世代以宗族聚居的形式定居于此,形成了“一山一岭一寨”的分布格局。

西江千户苗寨群是世界最大的苗族聚居村寨,位于雷山县东北部。

郎德上寨始建于明朝初年,已有600多年的历史,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据记载,苗族大迁徙时,按支系和宗族来行动,为了更有组织性,每个宗支要设置一面鼓,行动时敲鼓前行,迁到一地之后,按照宗支姓氏立宗立社固定下来,成为鼓社。这一历史演变成雷山苗寨盛大的民俗节日——鼓社节,传承至今。

鼓社节,又称鼓藏节或祭鼓节,每13年举行一次,每次持续3年。古老的仪式跨越时空阻隔,延续民族的历史。

贵州省民族文化学会理事姜宏芳,致力于雷山苗族村寨研究40多年。他感兴趣的是雷山苗寨最有特色的干栏式建筑,它们保留了中国最古老的民居建筑式样。

干栏式建筑指“离地而建”的房屋,也就是建在柱子上的房屋,雷山有苗族百姓称之为“鸟窝”。

在雷山县大塘镇新桥村,至今仍在使用的水上粮仓就展现了最原始的干栏式建筑的风貌,而且保留了古代集体贮粮的遗风。

苗族吊脚楼正是在古老的干栏式建筑的基础上,经过改造而成的建筑式样。

酸汤鱼:可随时享用的苗家传统名菜

“三天不吃酸,走路打蹿蹿。” 这是雷山县苗族百姓真切的生活体验。

贵州省黔东南地区自古缺盐,为了解决人体钠离子摄入量不足的问题,苗族人发明了酸食,因为酸食可以减缓钠离子流失。

酸汤鱼所用的食材并非来自河里,而是养在田间。

农历八、九月间,雷山苗寨的稻谷收割完,苗家人依然保留一两块水田来养鲤鱼,这种鱼叫稻花鲤鱼。

一村一寨酸不同,一山一坡味各异,雷公山地区可以调制酸汤的酸丰富多样,分为白酸、红酸、糟辣酸,而最美味的当属鱼酱酸。

酸汤鱼,汤的酸和鱼的鲜相互渗入,酸中带着泉水味,鲜中含有稻花香,酸和鲜被彼此推向了极致。

在苗族传统中,猪、牛、鸡、鸭要到年节或者重要日子时才可宰杀,唯有酸汤鱼能随捞随煮随食,补充日常肉食之需,成为苗家食谱中的标配佳肴。

苗绣立体灵动 苗银巧夺天工

苗族女性通常从七、八岁开始,就要在女性长辈的指导下学习刺绣,并且终其一生,都与绣针、绣线为伴。

2014年,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苗绣州级代表性传承人杨阿妮创办绣姑专业合作社,开办苗族刺绣技能培训班,组织苗乡姐妹创业就业。

雷山县苗族刺绣的图案造型,大量运用变形和夸张手法,大胆使用立体造型,展现出浓重的苗族审美情趣。

由苗绣的立体造型催生的刺绣工艺更为独特,雷山县苗族女性创造出了辫绣、绉绣等细腻多样的刺绣手法。

绉绣是雷山苗绣最难的刺绣手法之一,杨阿妮先将绣线编织成丝辫,再用单针穿线,由外向里将丝辫折成小折,堆蹙满实让绣品现出浮雕感。这是纤毫之间的立体世界。

作为一名优秀的苗族银饰锻制匠师,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苗族银饰锻制技艺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杨光宾制作的苗族银饰广受认可。

银凤冠和银花帽为苗族银饰之首,它由150件到200件小饰件组成。其中,通常所称的“大银角”更是苗族银饰中最夺目的饰件。

“大银角”保留了苗族“鸟图腾”的历史信息,苗族银饰锻制以及苗族蜡染等民间技艺,都从苗绣中汲取了创作灵感,也从苗绣中寻找到苗族传统图案造型,进而创新。

苗绣中的浮雕感,到了银饰中更具立体感,花卉、蝴蝶等图案造型栩栩如生、活泼灵动。

芦笙欢歌舞蹁跹

苗族古代社会在立杆值日、敬授民时、祭天娱神的时候,都会跳起芦笙舞。传统芦笙舞的表演形式,通常为男子边吹边舞在前引导,女子手舞足蹈环绕行进,极富仪式感。

20世纪50年代,雷山芦笙队受邀到北京参加民族传统歌舞演出活动,来自雷山县南猛村的杨炳芳、杨炳福兄弟的苗族芦笙舞表演引起轰动。1957年,他们被选派到莫斯科参加世界青年联欢会的演出。

2019年10月1日,雷山苗族群众身着盛装,在西江千户苗寨举行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的活动,并向全球直播。

“芦笙舞艺术之乡”雷山县南猛村的芦笙舞表演队被围在队伍的中心。

2019年国庆期间,大型山水实景演出《西江盛典》在雷山县首演,在这台充满了苗族文化符号和当代舞蹈语言的演出中,传统芦笙舞的表演样式得到完整保留,南猛村的芦笙舞以磅礴的气势诠释了山水的力量和柔情。

山为背景,水是舞台。苗族的历史在青山绿水间绚丽登场。从雷公山的山间和森林走出来的苗族,用自己的生活上演了一部民族文化的传奇大戏。

用影像记录当下,以地方表达中国

昨天的变迁,今天的影像,明天的历史

健康提示:请出门戴口罩、勤洗手、多通风,少去人群密集处。













监制 / 闫东  主编 /刘铭 黄丽君

编辑 / 张兰 胡悦 丁丁(实习)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