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工伤事故紧急处理方案(建筑行业)
2020-08-23 | 阅:  转:  |  分享 
  
工伤事故紧急处理方案(建筑行业)建筑业职工发生工伤后该怎么办呢?(1)工伤认定。用人单位应当自事故伤害发生之日或者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
之日起30日内,工伤职工或者其近亲属、工会组织应在事故伤害发生之日或者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之日起1年内,向统筹地区社会保险行政部门
提出工伤认定申请,并按照《工伤保险条例》第十八条规定,提交相关申请材料。具体包括:工伤认定申请表,与用人单位存在劳动关系(包括事实
劳动关系)的证明材料,医疗诊断证明或者职业病诊断证明书(或者职业病诊断鉴定书)等。(2)工伤医疗。职工因工作遭受事故伤害或者患职
业病进行治疗,享受工伤医疗待遇。职工治疗工伤应当在签订服务协议的医疗机构就医,情况紧急时可以先到就近的医疗机构急救。参保工伤职工治
疗工伤所需费用按规定从工伤保险基金支付。(3)工伤康复。工伤职工到签订服务协议的康复机构进行工伤康复的费用,符合规定的,从工伤保
险基金支付。(4)劳动能力鉴定。职工发生工伤,经治疗伤情相对稳定后存在残疾、影响劳动能力的,应当进行劳动能力鉴定。劳动能力鉴定由
用人单位、工伤职工或者其近亲属向设区的市级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提出申请,并提供工伤认定决定和职工工伤医疗的有关资料。(5)工伤保险
待遇。已经参加工伤保险的建筑业职工受到事故伤害或者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经认定为工伤后,按照《工伤保险条例》规定享受各项工伤保险待遇
。工伤保险待遇包括工伤医疗期间待遇,工伤医疗终结后一次性发放的待遇,工伤医疗终结后定期发放的待遇及因工死亡待遇等。什么是建筑施
工“五大伤害”?高处坠落一般被列为建筑施工”五大伤害”之首,事故发生概率极高,约占各类事故总数的一半以上,并且伤亡危险性极大
。物体打击是指失控物体的惯性力对人身造成的伤害,包括高处落物、飞蹦物、滚击物及掉物、倒物等造成的伤害。触电发生人员触电的意
外伤害事故的情况很多,主要有:施工中触碰施工现场周边的架空线路而发生的触电事故;起重机械在架空高压线下方作业时,触碰裸线或集聚静电
荷而造成触电事故;建筑施工机械和手持电动工具现场使用环境条件较差(泥浆,锯屑污染等),带水作业多,如果保养不好,机械往往易漏电;移
动照明如果不使用安全电源,使用灯泡烘衣袜等违章用电也容易造成触电事故。机械伤害机械设备都是由许多零部件构成的,而且其中的大部分
都是运动的,特别是旋转运动。例如机械设备中的齿轮、带轮、滑轮、卡盘、轴、光杠、丝杠、联轴器等零部件都是做旋转运动的,容易造成人员受
到伤害,主要形式是绞伤和物体打击伤害。坍塌由于坍塌过程产生于一瞬间,来势凶猛,现场人员往往难以及时车撤离。不能撤离的人员,会随
着坍塌物体的变动而引发坠落,物体打击、挤压、掩埋、窒息等严重后果。如果现场有危险物品存在,坍塌还可能引发着火、爆炸、中毒、环境污染
等灾害。什么是建筑工地安全“三宝”?建筑工地安全“三宝”是指安全帽、安全带、安全网,是建筑职工保护人身安全的必备劳动防护用品
。安全帽未按要求戴好安全帽施工或安全帽掉落,很容易导致施工人员头部受伤,造成伤亡事故,佩戴安全帽要做到:安全帽,进现场,要戴好
,戴帽不忘系帽带,流汗总比流血好。安全带建筑施工高空作业情况多,使用安全带进行高空作业可以说是操作者命悬一线(安全带)间。使用
安全带要做到:安全带,上高空,要系牢,金属配件要齐全,高挂低用安全保。安全网在建筑工地中,安全网主要用于外架及电梯井内的安全防
护。在使用过程中,常见的问题是张挂安全网时系挂不牢,平网上的建筑垃圾未及时清理和两层网间的防护间距过大等。使用安全网要做的到:关键
要素是系牢,固定高处设一道,还有一道围楼跑。高处作业人员如何预防坠落事故?做好防护高处坠落事故在建筑施工中经常发生。要避免
此类事故,必须配齐建筑工地安全“三宝”:安全帽、安全带和安全网,特别要注意“四口、五临边”(建筑工地重点防护的“四口”是指在建工程
的预留洞口、电梯井口、通道口、楼梯口,“五临边”是指在建工程的楼面临边、屋面临边、阳合临边、升降口临边、基坑临边)的安全注意事项。
按时体检高处作业人员,一般每年需要进行一次体格检查。患有心脏病、高血压、精神病、癫痫病的人,不可从事这类作业。遵章守纪高处
作业人员衣着要符合规定,不可赤膊裸身。脚下要穿软底防滑鞋,绝不能穿拖鞋、硬底鞋和带钉、易滑的鞋靴。操作时要严格遵守各项安全操作规程
和劳动纪律。持证上岗攀登和悬空作业人员(如架子工,结构安装工等)危险性都比较大,因而对此类人员应该进行培训和考试,取得合格证后
再持证上岗。注重细节高处作业中所用的物料应该堆放平稳,不可放置在临边或洞口附近,也不可妨碍通行和装卸。如何预防坍塌伤的人?
预防土方坍塌预防土方坍塌事故要注意:挖土方时,发现边坡附近土体出现裂纹、掉土及塌方险情时,应立即停止作业,下方人员要迅速撤离危
险区域,查明原因后,再决定是否继续作业。预防脚手架坍塌预防脚手架坍塌事故要注意以下几点:(1)加强对脚手架的日常检查维护,重
点检查架体基础变化,各种支撑及结构连接的受力情况。(2)当脚手架的前部基础沉陷或施工需要掏空时,应根据具体情况采取加固措施。(
3)当隐患危及架体稳定时,应立即停止使用,并制定针对性措施,限期加固处理。(4)在支搭与拆除作业过程中要严格按规定和工作程序进行
。拆除作业应注意哪些安全事项?(1)在拆除前,应查明建筑物的结构和材科特点。作业前要划定危险区域,设置警戒人员和标志,禁止无
关人员入内。禁止立体交叉作业,防止相邻部位坍塌伤人。(2)了解拆除对象,掌握拆除房屋的结构以及煤气、水电等管路的分布和关闭情况。
拆除整体框架式钢筋混凝土建筑物,要注意钢筋特别是主筋种类、位置与数目,以便正确地确定隔离缝。(3)操作时,一定要戴好安全帽,高处
作业要系好安全带,时刻注意站立面,位置是否安全可靠。(4)拆除作业一般应自上而下按顺序进行,先拆除非承重结构,再拆除承重结构,栏
杆、楼梯和楼板拆除应与同层整体拆除进度相配合。(5)作业人员应站在脚手架或其他稳固的结构部位上操作,不准在建筑物的屋面、楼板、平
台上有聚集人群或集中堆放材料。拆除物禁止向下抛掷,拆卸下的各种材料应及时清理,分别堆放在指定的场所。(6)一旦遇有风力在六级以上
、大雾、雷暴雨、冰雪等影响作业安全的恶劣天气,应该禁止进行露天拆除作业。身处建筑内火场如何避险逃生?镇定自救?沉着冷静,辨明
方向,迅速撤离危险区域。如果火灾现场人员较多,切不可慌张,更不要相互拥挤,盲目跟从或乱冲乱撞、相互踩踏,以防造成意外伤害。选择逃
生路线?在高层建筑中,电梯的供电系统在火灾发生时会随时断电。因此,发生火灾时千万不可乘普通电梯逃生,而要根据情况选择进入相对安全的
楼梯、消防通道、有外窗的通廓等。此外,还可以借助建筑物的阳台、窗台、天台屋顶等攀爬到周围的安全地点。创造条件?在救援人员还不能及
时赶到的情况下,可以迅速利用身边的绳索或床单、窗帘、衣服等自制成简易救生绳,有条件的最好用水浸湿,然后从窗台或阳台沿绳缓滑到下面的
楼层或地面;还可以沿着水管、避雷线等建筑结构中的凸出物滑到地面安全逃生。暂避等待?暂避到较安全的场所,等待救援。假如用手摸房门已
感到烫手,或已知房间被大火或烟雾包围,此时切不可打开房门,否则火焰与浓烟会顺势冲进房间。这时可采取创造避难场所、固守待援的办法。首
先应关紧迎火的门窗,打开背火的门窗,用湿毛巾或湿布条塞住门窗缝隙,或者用水浸湿棉被蒙上门窗,并不停地泼水降温,同时用水淋透房间内的
可燃物,防止烟火侵入。对外联络?设法发出信号,寻求外界帮助。被烟火围困暂时无法逃离的人员,应尽量站在阳台或窗口等易于被人发现和能
避免烟火近身的地方。白天可以向窗外晃动颜色鲜艳的衣物;晚上可以用手电筒不停地在窗口闪动或者采用敲击金属物,大声呼救等方式,引起救援
者的注意。高处坠落人员如何急救?高处坠落产生的伤害主要是脊椎损伤、内脏损伤和骨折。为避免施救方法不当使伤情扩大,抢教时应注意
以下几点:(1)若坠落伤员能站起来或移动身体,则要让其躺下并用担架抬送或用车送往医院。因为某些内脏损伤,当时可能感觉不明显。(
2)若坠落伤员已不能动或不清醒,切不可立即搬运、转移,更不能背起来送医院,这样做极易拉脱伤者脊椎,造成永久性伤害。(3)送医院时
应先找一块能使伤者平躺的木板,然后在伤者一侧将施救者的小臂伸入伤者身下,并由施救者分别托住伤者的头、肩、腰、腿等部位,同时用力将伤
者平稳托起,再平稳地放在木板上送医院。发现有人触电如何急救?触电急救的基本原则是动作迅速、方法正确。脱离电源发现有人触电
,应立即关闭开关、切断电源。同时,用木棒、皮带、橡胶制品等绝缘物品挑开触电者身上的带电物体,立即拨打报警求助电话。需防止触电者脱离
电源后可能的摔伤,特别是在触电者身处高处的情况下,应考虑采取防摔措施。就地抢救解开妨碍触电者呼吸的紧身衣服,检查触电者的口腔,
清理口腔黏液,如有假牙,则应取下。当触电者脱离电源后,应根据触电者的具体情况,迅速对症施救。现场应用的主要救护方法是人工呼吸法和
胸外心脏按压法。应当注意急救要尽快进行,不能等侯医生的到来,在送往医院的途中,也不能终止急救。如有电烧伤的伤口,应包扎后到医院就
诊。断肢或断指如何急救?(1)让伤者躺下,将一块纱布或清洁的布块放在断肢的伤口上,再用绷带或围巾包扎。(2)立即派人找回断
肢或断指。如果断肢或断指仍在机器中,需立即拆开机器取出,同伤员一起送往医院,以备断肢或断指再植手术。(3)断肢或断指要用无菌或清
洁的纱布包扎,置于塑料袋中密封,最好放入有冰的容器中,切勿直接浸泡在任何液体中或直接置于冰块中。(4)尽快前往有条件的专科医院就
诊,讯速组织进行再植手术,尽量争取在6-8小时内完成再植手术。如何为伤员快速止血?压迫止血法?适用于头、颈、四肢动脉大血
管出血的临时上血。立刻用手指或手掌用力压迫伤口附近靠近心脏一端的动脉跳动处,并把血管压迫在骨头上,就能很快起到临时止血的效果,如头
部前面出血,可在耳前对着下颌关节点压迫颞动脉。颈部动脉出血时,要压迫颈总动脉,此时可用手指按住一侧颈根部,向中间的颈椎横突压迫,但
禁止同时压迫两侧的颈动脉,以免引起大脑缺氧而昏迷。止血带止血法?用止血带(一般用橡胶管、橡胶带)绕肢体绑扎打结固定。上肢受伤可扎
在上臂上部1/3处,下肢受伤扎于大腿中部。若现场没有止血带,也可以用纱布、毛巾、布带等环绕肢体打结,在结内穿一根短棍,转动此棍使带
绞紧,直到不流血为止。在绑扎和绞止血带时,不要过紧或过松。过紧会造成皮肤或神经损伤,过松则起不到止血的作用。加压包扎止血法?适用
于小血管和毛细血管的止血。先将消毒纱布或干净毛巾敷在伤口上,再垫上棉花,然后用绷带紧紧包扎,以达到止血的目的。若伤肢有骨折,还要加
夹板固定。加垫屈肢止血法?多用于小臂和小腿的止血,利用肘关节或膝关节的弯曲功能,压迫血管以达到止血的目的。在肘窝或腋窝内放入棉垫
或布垫,然后使关节弯曲到最大限度,再用绷带把前臂与上臂(或小腿与大腿)固定。搬运转移伤员要注意哪些事项?正确搬运伤员是非常重
要的。如果搬运不当,可使伤情加重,严重时还可能造成神经、血管损伤,甚至瘫痪,难以治疗。一般方法:如果伤员伤势不重,可采用扶、掮、
背、抱等方法将伤员运走。(1)单人扶着行走。左手拉着伤员的手,右手扶住伤员的腰部,慢慢行走。此法适用于伤不重,神志清醒的伤员。
(2)肩膝手抱法。伤员不能行走,但上肢还有力量,可让伤员钩住搬运者的颈部。此法禁于脊柱骨折的伤员。(3)背驮法。先将伤员支起,然
后背着走。(4)双人平抱着走。两个搬运者站在同侧,抱起伤员走。了解伤情,区别对待:(1)脊柱骨折伤员的搬运。对于脊柱骨折的伤
员,一定要用木板做的硬担架抬运。应由2—4人搬运,使伤员成一线起落,步调一致。切忌一人抬胸,一人抬腿。将伤员放在担架上以后,要让其
平卧,腰部垫一个靠垫,后用3—4根皮带把伤员固定在木板上,以免在搬运过程中滚动或跌落,造成脊柱移位或扭转,刺激血管和神经,使下肢瘫
痪。无担架、木板,需众人用手搬运时,抢救者必须有一人双手托住伤者的腰部,切不可单独一人用拉、拽等方法抢救伤者,否则易把伤者的脊柱神经拉断,造成下肢永久性瘫痪的严重后果。(2)颅脑伤昏迷者的搬运。搬运时要两人以上,重点保护头部。将伤员放在担架上,采取半卧位,头部侧向一边,以免呕吐物阻塞气道而室息。如有暴露的脑组织,应加以保护。抬运前,头部给以软枕,膝部、肘部应用衣物垫好,头颈部两侧垫衣物以使颈部固定,防止来回摆动。(3)颈椎骨折伤员的搬运。搬运时,应由一人稳定头部,其他人员以协调力量将其平直抬到担架上,头部左右两侧用衣物、软枕加以固定,防止左右摆动。(4)腹部损伤者的搬运。严重腹部损伤者,多有腹腔脏器从伤口脱出现象,可用布带、绷带做一个略大的环圈盖住加以保护,然后固定。搬运时采取仰卧位,并使下肢屈曲,防止腹压增加而使肠管继续脱出。
献花(0)
+1
(本文系河洛镇安原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