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神奇的“异性效应”

 王妃嫁到 2020-08-23

1950年春,中国的丝绸之路上虽然风沙肆虐,狂风在茫茫戈壁滩上暴吼,依然没有挡住新中国第一代大西迁的中国女兵。

神奇的“异性效应”


在新中国成立拍拍一的第七天,王震将军率领着20万大军开进西北边疆时,内有土匪,外有强敌,官兵的生活十分艰苦。而且官兵中单身的居多,许多人都不能定下心来开荒地、守边疆。党中央经过再三斟酌,一场大规模的女兵西迁进疆运动开始了。女兵一开始去的时候,在大漠里和男兵一起种庄稼,在共同劳动、生活中,活泼可人的姑娘与这些官兵之间渐渐地建立起了深厚的友谊。久而久之,其中的许多人结成了夫妻,并在当地扎根建业。

这就是“异性效应”的神奇功能,素昧平生的双方不仅获得了爱情,而且事业上也得到了相互促进。在这一辈人的努力下,荒凉的边疆地区如今已经建起了石河子、阿拉尔、奎屯等一座座新兴城市,他们为中国边疆的发展建设立下了汗马功劳。

神奇的“异性效应”

生活中,如果你仔细观察就会发现,有些人结婚后,经过一段时间的生活,夫妻二人的相同点会越来越多,不仅表现在言行上,而且还表现在相貌上,两个人的长相会越来越相似,并且感情越深,相同点越多,这也是“异性效应”的一种体现。因为人体分泌一种被称为“外激素”的物质,这种物质散发出来的气味是与生俱来并且独特的。当与对方接触时,两个人之间便会相互传递气味的“信息”,正是这种神秘的“外激素”协调了两个人的循环、呼吸、分泌等各种生理活动,进而对夫妻双方的工作、生活和身体健康都产生积极的影响。

人们对异性的感知不只是在嗅觉方面,还能从视觉、听觉、触觉等多方面来感知异性的存在。女士在异性面前会较认真地打扮一番,男士也会注重自己的仪容及行为举止,以给异性留下好印象。

神奇的“异性效应”

据美国一份调查显示,单身男女和孤独者的死亡率是婚姻美满者的2~10倍。70岁以下的离婚男子与婚姻美满的同龄男子相比,心脏病、癌症的发病率要高出好几倍,肝硬化发病率高出7倍,高血压发病率高出3倍。

不仅人类如此,自然界中也普遍存在着“异性效应”↓

苏联昆虫学家波尔把20只雄性梨天蚕蛾涂上标志,在离雌性梨天蚕哦8千米处放出,45分钟后,涂有标志的雄性梨天蚕蛾都飞到了雌蛾的身边。

许多动物,包括蝙蝠、青蛙和一些昆虫,雄性在向雌性求爱时都会“唱歌”。比如,雄青蛙为了得到雌青蛙的青睐,就会鼓着腮帮子不停地叫,许多雄青蛙会一起叫,不吃不喝,甚至叫上几天几夜。雌青蛙会很认真地听,看哪只青蛙叫得最响、最久,最后剩下来的那只最厉害的雄青蛙就是雌青蛙选择的“王子”了。

神奇的“异性效应”

科学家发现,在一对小丑鱼“夫妇”中,如果雌鱼死去,那么伤心的“鳏夫”在一段日子后会慢慢地转变自己的性别,变成另一条雌鱼。在一种海洋蚯蚓中,如果两只雌性相遇了,那么个头比较小的那只会渐渐转变成雄性,化身为“丈夫”。当然,如果后来“丈夫”的个头又超过了“妻子”,它们的“夫妻”角色又会进行转变。一句话,谁个头小,谁就做“丈夫”。

对黑秃鹫、加利福尼亚鼠和南极企鹅来说,它们的“夫妻”生活可谓无可挑剔的“一夫一妻制”。在它们的生命中,雄性和雌性的恩爱会保持一生,当一方死去后,另一方会“痛不欲生”,甚至会殉情自杀。

神奇的“异性效应”

神奇的“异性效应”在自然界中体现得更为明显。无论是对于人类还是动物而言,这种效应都会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