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60分的父母,酸甜刚好。

 昵称535749 2020-08-23
发布时间:2020-08-16

文章封面

曼彻斯特大学心理学教授埃德·特洛尼克曾做过一个非常著名的心理学实验——静止脸实验

在实验开始之后,他先让妈妈和孩子互动,保持交流。此时,孩子表现的非常开心。然后让妈妈换成没有表情的脸,无论孩子如何反应,妈妈都始终面无表情。不到两分钟孩子没有得到任何正面回应,就表现出了负面情绪。大家可以戳下面视频,观看实验的具体过程。

视频:静止脸实验

临床中经常听到家长说,心理教育学了很多,却总是担心在亲子关系中要么矫枉过正,要么过犹不及,像视频里面的妈妈各种做法会否给孩子的成长带来不同的创伤?越来越不知道该怎么做父母了。

01

心理专家鼓励只做60分的父母


60分的父母不是指有40分的缺陷,而是指抚养者在自然状态下不可避免存在一些基本的失误,但是TA又能及时把这个失误修复。

而100分和60分以下的父母,是一种过度反应或反应不足的状态。过度反应的话,就剥夺了孩子受挫者的权利,剥夺了孩子自我调节的权利。

所以总结成一句话就是:一个孩子的人格成熟和心理强度,取决于他在遭受不可避免的脆弱和痛苦时得到过多少次的有效安抚,这是一个心理健康发展的最高指标。

02

如何掌握60分的火候?

1. 镜映:只有可分享的东西才是属于他自己的东西

婴儿需要不断的去体验母亲的脸来认识自己,同时又来确认自己是否被对方真的看见了。当被看见的时候,婴儿的相应情感才能进一步表达。如果被忽视的话,这部分情感就会被解离性处理。这就是假自体或各种分裂的起源。

视频中当婴儿哭泣的时候,不是需要母亲开心快乐的表情去哄孩子,而是先和他匹配,母婴的共同情绪的同频情感,母亲用悲伤的脸告诉孩子:你的难过我看到了,你的痛苦我理解了,孩子的悲伤就有处安放了。这就是一种镜映。

孩子满怀欣喜地指向了他发现的东西的方向,他的感觉棒极了。他认为自己:“我是个厉害的孩子,我发现了一个东西,我好开心,我要把这刻的快乐分享给妈妈!”

当孩子兴致勃勃地和妈妈分享时,但是妈妈的脸是紧绷,眼神完全是放空的,像无视孩子一样。那孩子的这种快乐是没有被妈妈接纳到镜映过的,那种欣喜美好的体验就不再属于孩子了。

只有孩子在母亲脸上能看见的东西才是属于他自己的东西,只有可分享的东西才是属于他自己的东西。

如果在母亲脸上看不见,如果不能分享的话,这部分就不属于自己。不属于自己,就是异己的,异己就是要分裂的,分裂就是极其冲突的防御机制之一。

2. 同频:一个人的自我调节对另一个人来说就是互动调节

当孩子哭闹时,母亲哄孩子拍孩子或者不理孩子,不管怎么做,都会影响到这个婴儿。比如说婴儿感觉到母亲反应平平,他可能会哭得更伤心。这时孩子伤心的哭,实际上就是一个自我调节。

而婴儿哭的自我调节对母亲来说又是一个互动调节,当孩子哭声更大了,如果这时妈妈可能更烦躁了,而母亲的烦躁、不耐烦会体现在她脸上的表情和语调中。可能在她哄孩子的状态下,都会变得漫不经心。

而她的无力无助感又传递给孩子,那孩子更加绝望了,他可能自我调节闹得更凶,他的攻击性也越来越强,最终倾向了极其暴怒的状态。

他也可能索性不哭,变成一个听话的孩子。他安静下来时,这又是他的自我调节。那孩子平静后,母亲也不烦躁了。

而母亲放松后,孩子也接受到这个信息,他会认为:原来我不哭不闹,母亲就可以对我好,母亲就会展现出那种平时才能见到的笑脸,没有那种可怕的紧绷的面孔。那这个孩子也接受了一个信息就是:我要做一个好孩子,不哭不闹。

以上两个例子,你会发现每时每刻两个人都在交互-传递-改变-再传递,最终导向出不同的结果。

如果这个同频过程中没有人觉察,没有人打破这个循环,没有人去修复这个破裂过程的话,那么这个关系最终会让孩子变成一种不安全依恋,会让他习得一种模式,一种固化,一种防御,并且这个防御在未来的人际关系中成为一种亲密的障碍。

3. 匹配频率=心理健康成长的关键指标

以前我们认为关系的匹配,就好像觉得它是一个静态的,匹配是两个人完全吻合同频的,实际这是我们理想化的情况。

匹配,实际是一个真实的互动,它是随着时间而在一个匹配VS不匹配——匹配VS不匹配——再匹配的这样一个持续的动态过程。

通过母婴互动的研究发现,真正的匹配只有1/3的时间,比如说:母亲对着孩子笑,而孩子没有表情,一开始他们是不匹配的,但是两个人好像能够不约而同的在两秒内进行再匹配,然后在下两秒内再匹配的可能性就更大了。

好母亲不是指天生自带匹配功能,而是在不匹配时,能发挥再匹配的概率。简单来说就是修复的次数,而这个再匹配出现的次数,这是心理健康成长的关键指标。

科胡特认为:一个人的自体内聚性就是不断的经由破裂-修复-破裂-修复这样一个不断的过程,然后形成了恰到好处的挫折,转换性内化而成的。

而当发生这种破裂的时候,母亲做得不足而有缺陷的地方,孩子自动会把这部分补上。但孩子能补上不是必然的,而是孩子发生了挫折,然后母亲的及时修复,这时母亲修复安抚的能力就会被孩子内化,所以这个修复时间是不可或缺的。


03

安全的依恋取决于

高低协调的平衡


1. 过高的调节意味着什么?

过高的调节就是母亲高度地监测孩子的状态,完全的协调,追求完全一致和相似。她渴望追求100分,稍有点风吹草动,她就立马跑过去,赶紧进入一个匹配状态。

就好像她随时保持在一个待命的、丁点错误都不能犯的、把孩子当成脆弱的瓷瓶子一样,每时每刻都在观察关注。

不懂心理学的人会说:这真是个好母亲啊,对孩子多负责多细心呀。但是过高的协调性带来的代价就是不安全依恋。

因为在孩子的成长过程里,如果完全没有自我调节,全都由母亲来提供,孩子没有空间发展自我,这个孩子会变成一个时刻离不开客体,时刻需要别人的安抚和调解,极其脆弱依赖。

就是离开别人什么都做不了,无法自我安抚,他会完全侧重于互动调节,而不能自我调节。就是我们临床所见的痴迷型依恋。

2. 过低的调节意味着什么?

那个不哭的孩子,那个最终适应了环境的孩子,他什么都不要不期待了,他脑海中的精神世界里,完全不再需要一个人存在于他身边,要让他去依赖了。他已经不属于自己的精神主体,不在核心自我内了。

所以他所做的一切都是全部服务于自己,自己给自己的自我安抚,自我独立,也形成了强迫性的自我依赖。这就是陌生情境实验中的回避型依恋孩子。

04

如何把握60分的酸甜有度?


母婴互动的过程,当婴儿表现出紧张不安时,他的脸是痛苦扭曲的。在嘴巴张得大大的像要哭的状态,这时母亲的正确做法是:装成一副夸张的臭脸,扮演哭脸。

首先这是一个镜映,就是像镜子般一样呈现了孩子的痛苦。在略带夸张的表情下表达:你看这个皱着眉头的,撇着嘴的,你看你又闹了,又不听话了,又来烦妈妈了。


妈妈的唤起水平是略低于孩子的,那时母亲的唤起水平是通过她的肢体动作、动作的强度、幅度、持续时间、声音语调都不应该是一个增高的状态。她应该是柔和的,对孩子再降低几度,再模仿再降低几度,这个过程是微妙的。

就像前面说的:母亲需要先匹配,她要去随机应变,要去标识性的镜映他,这样就和孩子逐渐匹配上了。而这个过程就是依恋关系所说的镜映、匹配、调谐。

 一个60分的父母,不仅要在孩子需要的时候在场,还要在孩子不需要的时候离场。


母婴玩的口唇挑逗游戏中,妈妈把手指放到孩子的嘴里,当孩子习惯后,他开始吃自己的手指。他吃一会儿后就拿掉了,也没有什么上瘾的。

但这时母亲又自己的手指放在孩子嘴里,一会又把手指,孩子就放声大哭了。母亲不得不又把手指再次放进去,这时孩子就安静下来了。这就是一个扰乱孩子自我调节的例子。

我们说的过渡性客体,当孩子去抱毛绒娃娃的时候,母亲把这个东西拿走,非要把孩子抱在怀里:哎,你别去和那个娃娃玩,你来和妈妈怀里。这样的状态就是母亲自作主张,用这种互动调节代替了孩子自我调节。

也许那一刻他就需要这样一个过渡性客体,那个时候过渡性客体对他的意义,不是代替妈妈,而是为了让他可以自我调节。

过渡性客体并不单纯是在代替妈妈,而是一种自我调节的一个过程。一个人既要能独处,也要能和别人相处,这两种能力其实就是来自于这个自我调节的能力。

紧张大师们看到这里就会神经紧绷了吧?立马盘点自己有哪些调频过程是有瑕疵的。切勿紧张,间发性的同频失败是不会造成心理创伤的。像科胡特所说:发展性创伤是由大量的微微细的事件,大量重复的发生而固化下来的一种模式。


好的关系是:同频又不失去自己,理解又独立于对方。当同频时,给予妈妈般的接纳;当理解独立时,给与像父亲般的坚决。只有当两者要素都存在时,孩子才能真正的向前走。否则只有前者的话,他只能原地踏步;只有后者的话,对方体验到的只有敌意。

文:黄峻敏
责任编辑:殷水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