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新生儿频频吐奶?宝妈掌握拍嗝两技巧,轻松应对吐奶问题

 IF枕边育儿 2020-08-23

有天闺蜜老公发消息来求助:“我感觉我老婆生完娃后,好像有点抑郁了。”

我赶忙问:“有什么表现呢?”

“她成天不是怀疑孩子有黄疸,就是觉得宝宝的大小便不正常,要么就说宝宝吃不饱,有事没事就拿着奶瓶喂奶。”朋友老公说了一箩筐,“宝宝这两天总是吐奶,我老婆都着急哭了,让我问问你怎么办?。”

“怎么突然开始吐奶了吗?”我问道。

“恩,就这两天,之前都没有。宝宝刚才又吐了,都喷出来了,需不需要去医院看看呢?”

“根据你说的情况,宝宝可能是吃多了,应该不要紧,把奶量减下来,观察一下看看。”我淡定的安抚道。

关于新生儿吐奶的问题,我曾经也经历过,在私信中也总会收到新手宝妈们发来的求助消息。是不是每个新生儿都会吐奶呢?他们为什么会吐奶,又该如何解决呢?我们今天就一起来看看。

01
区分两种新生儿吐奶情况

朋友给宝宝把奶量适当的减下来之后,孩子的吐奶现象明显好了很多。就是因为她产后神经过于紧绷,总是担心宝宝哪里不舒服或者吃不饱。所以只要一看到孩子睡不安稳,或者醒来后哼哼唧唧,就马上给吃奶。这显然是有问题的,吃多了自然会吐。

育儿专家指出:新生儿吐奶是消化系统较为常见的症状,包括溢奶和呕吐。
A. 正常吐奶现象

正常情况下,新生儿吃得过饱时,就会吐出多余的部分。相较于母乳喂养的宝宝,奶粉喂养的孩子更容易发生这种状况,但任何新生儿都可能会发生吐奶的现象。如果宝宝只是轻微的吐奶,并且体重保持上涨,就无须担心

B. 非正常吐奶现象

若宝宝在吃完奶不久后,就把将近全部的奶吐出来,并且呈喷射状。尤其是经常性的发生这种喷射性呕吐,那妈妈就要多留个心眼了,也许孩子的胃部幽门狭窄或者是神经方面的问题。

新生儿吐奶现象可能会持续几个月,如果宝宝每次都是只吐一点点,就可以放心。但若是频繁的呈喷射性呕吐,要及时就医。

因此,妈妈们需要对新生儿吐奶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并不是所有吐奶都要去医院解决。那么,新生儿为什么会出现吐奶的现象呢?

02
新生儿吐奶的三种常见原因

关于新生儿为什么会吐奶,在我们老家有一种说法是:当宝宝出生后,给孩子喂奶喂的过早了。因为新生儿从母体中出来后,口鼻咽喉等部位可能会有羊水中的“异物”。喂奶过早,就会发生堵塞,因此会吐奶。不知道这种说法有没有科学依据,但是我家俩娃都是在等了将近10个小时之后,才给喝的奶,还真的都没有出现这种吐奶现象。

但是根据实践经验和研究表明,新生儿吐奶有三个原因。

第1、 喂得过饱

这就是我朋友的情况,并且奶瓶喂养的宝宝是更容易出现这种现象。因为母乳喂养的孩子一旦吃饱了,就不吸了。

Tips:使用奶瓶喂奶时,一旦发现宝宝吮吸速度变缓慢,或抵触奶瓶时,就不要再喂了。

《张思莱育儿手记》中就提到,很多时候,新生儿吐奶是由于不正确的喂养方式造成的。
第2、 拍嗝时间不够

新生儿在吃奶时,胃部会吸进空气,造成胃胀。无论是母乳喂养,还是奶粉喂养,都会出现胀气的现象。因此拍嗝很重要,能够帮助孩子及时排出胃部吸进的空气。


第3、 肠道阻碍

新生儿常见的阻碍是横阻于胃和肠之间的幽门狭窄,这种情况会造成食物不能顺利通过而回流引起呕吐

如果宝妈能够确定自己没有给孩子过量喂奶,并且拍嗝时间足够,孩子依然吐的很厉害,就要考虑这个原因。

因此,想要解决新生儿吐奶的现象,家长学会如何正确拍嗝尤为重要。

03
宝妈掌握拍嗝两技巧,轻松应对吐奶问题

大部分新生儿都会吐奶,但并不是说轻微吐奶的宝宝就可以任由其发展。每当宝宝吃完奶之后,都需要进行拍嗝这项工作。因为宝宝将奶吸入气管后,还有可能会发生窒息的风险。所以,家长需要掌握一些拍嗝的技巧。

一是俯肩拍嗝法。


做法:将垫布铺在父母的肩膀上,为了防止宝宝溢奶弄脏衣服。再把宝宝的头放在肩膀上,下颌靠着垫布,一只手抱住宝宝的臀部,另一只手掌呈杯状由下往上轻轻叩击后背,直到孩子打嗝为止。

二是坐腿拍嗝法。


做法:给宝宝围上围兜,让孩子坐在妈妈大腿上,妈妈一只手张开虎口,托住孩子的下颌及前胸,另一只手掌弓成杯状,由下往上轻叩后背,直到宝宝打嗝排气。

Tips:一般拍嗝时间以5-15分钟为宜,但我记得娃爹给二宝拍嗝的时候,有一次居然拍了半个小时,二宝才缓缓的打了个嗝。并不是每次拍嗝,孩子都会打嗝,如果时间已经很长了,宝宝没有打嗝的迹象,就可以把娃放下了。深受明星妈妈们喜欢的崔玉涛老师育儿百科,里面详细讲述了宝贝0-6岁成长过程中的常见问题,助妈妈们解惑。


枕边育儿寄语:


新生儿吐奶是正常现象,宝妈不必过于紧张。在分娩后,也要放松自己的带娃心态,了解一些新生儿的发育特点。遇到宝宝的事情就“草木皆兵”,既影响宝妈自己的精神状态,甚至乳汁分泌情况,也会让家人和宝宝感受到这种焦躁的啊。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