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买书的怪癖

 智能人做超人 2020-08-23

犹如读书是一件非常私人化的事情,买书也是如此。随着书籍市场的多元与开放,买书人的“怪” 与“癖”也逐渐增加。我们买书的过程中,虽受制于这“怪癖”带来的局限与不自由,但也极大地享受了书欲满足的乐趣。张岱有言“人无癖不可与交”,“买书的怪癖” 这个话题细说起来可以列出个许多个小分支。今日我们抛砖引玉,仅列出其中几项,和大家简单聊一聊其中的故事。

1

你是否会执着于书籍的版次?

对于旧书而言,将时间轴拉长,放眼至民国、上世纪的五六十年代以及八九十年代,书籍的出版时间、版本便一定程度上是“时代在说话”,有着特别的内涵与价值。

买书如果不仅仅为了阅读,那书籍的初版、一版一印,这两个描述便似乎有着非凡的魔力,让藏书爱好者为之心动。

且看看下面两位书友在这方面的怪癖,听完他们的描述,也许你会觉得这种怪不无道理。


书友“中国的姆巴佩”——买书爱买79版

改革开放的第二年,也就是1979年,是出版界鼎盛的春天,一大批经典名著陆续上市,质量上乘。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的连环画《三国演义》,是其中的经典,是美术界大家的心血之作,尤其是《三国演义》连环画的第二集《董卓进京》,深蓝底色,书、画、印融为一体,古色古香,颇有韵味。从此,我便十分关注起1979年出版的连环画。

除此之外,像当时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的四大名著、《东周列国故事新编》《前后汉故事新编》等等,也都是我的最爱。那批书纸质略黑,字迹清晰,字略大,有文墨书香的味道。即使不阅读,随便翻翻,也会令人心旷神怡……


△点击上图即可查看购买《三国演义》1979年连环画版


书友“倚伏1”——偏爱一印本,读存两不误

我一般只买初版或换版后第1次印刷的书。因为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书籍都是铅字排版,每印刷一次,模板便损耗一次,印次越多,印出的书特别是插图就越模糊,因此,一印书的印刷质量便最好。

进入本世纪,逐渐换为电脑激光排版,每次印刷效果一样了,但我仍然追求一印本,这是因为一印时,出版社、印刷厂和作者都不知道书籍进入市场后行情如何,所以出版印刷时非常在意,一印本质量就很好。等这本书打开市场加印时,印刷厂为了赶工期,就出现了用纸变薄、正文有色差、锁线装改胶装、书签不见、文字删改、外函盒变差等现象。


当然,也有一些书,1印的不如非1印,如《曾国藩全集》第2版31册,2011年1印1980元那套的不能摊开看,2012年2印的定价上调至2480元,但能摊开看。1印和2印都有保存价值,但3印之后的只有阅读价值了。


2

你是否介意旧书中的印记?

当市面上新出版的书籍无法满足读书需求,又或者出于对旧物的偏爱,买旧书便成为我们的最佳选择。

旧书,又或者称为“二手书”,多是在市面上流通过,亦或有书籍原主人阅读的痕迹。书籍折痕、书中的划线、标注或笔记,扉页上原购书人的记录,图书馆或书店的印章等等,都是多多少少不可避免的。

是否介意旧书中的印记,介意什么样的印记,不同的书友便有不同的态度。

书友“维尼小屋”——介意书籍上的售书章

想问问各位书友,这种售书章有没有办法去除?

我个人买书有着一种执着的怪癖,旧书该有的折痕、泛黄甚至是破损我都不介意,最怕遇到这种售书章,就像是强制性地在我心爱的宝贝上加上他人的烙印。

售书章


书友“书吾师”

我怕书上有字迹划线,但精致的印章、好看的字迹、包括馆藏有纸袋和卡片的书(只要卡片上字迹好看)、编号打印标准(或手写优美)的书我觉得根本就无所谓,这些加上去的东西是书的扩展和丰富,是书的第二次创作,这样的话书更增加了信息量和美感,也更加完美!



书友“雪夜草堂”——喜欢书籍中标注的娟秀字迹

所淘书者,若偶有读书笔记,于购书者而言也会有一种莫名的喜悦。娟秀的字迹已让人爱不释手,品鉴笔记更是一桩趣事了。

 

书中笔记

3

你是否会收集同一本书的不同版本?

当今社会,一本书往往会有许多不同的版本。就古典文学类的书籍来讲,从内容的校对注解阐释上来划分,因研究者不同,便会衍生出不少的版本;再加上印刷装帧,木刻本、线装本、影印本等等,便可能会让人在选版本时挑花了眼。而从国外引进的图书也类似,文字语言、译者、装帧都会使一本书有不同的呈现状态。

如果要收集一本书的不同版本,那便是一个无止境的过程。论起“怪癖”,这一点肯定是在列的。 

书友“啸天”——对于集部书的多版本收集

晚观《孙犁书话我的集部书》一篇,想起自己的集部书。好多都是看人家有,自己尚无;遂也跟风买来,却从没有读过,只是攀比心理作怪。像《唐诗三百首》,原已有金性尧注解本、《唐诗三百首汇评本》、天津古籍影印本、中国书店影印本、清代木刻线装本、中华书局线装排印本等等不下二十种。


去岁在一个朋友家又见到一种上海辞书出版社的“名家配画诵读本”,读了几首,觉得不错,就又买了来。其实也未必适合自己,看了一些就放下了,再没碰过。想想也真是没有多大意义。

看看自己这满屋的书,像这样跟风买来的,恐怕要占不小的比例吧?

 

点击上图即可购买《唐诗三百首新注》金性尧注解本

点击上图即可购买《唐宋词三百首》名家配画诵读本

书友“menroo ”——收集“束”书

受朋友影响,我也开始收集“束”书,“束”源自托尔金姓名首字母J·R·R·T,每一本正版书上都有。

托尔金的书,尤其是魔戒,在国外有许多非常漂亮、看起来高深莫测的版本!当然,这些版本不便宜!

图一是我已经收集到的版本,基本集齐了大陆版。

后面是垂涎的版本,我曾跟两个收集束书的前辈分别说我再需要两三个版本就足够了,他们的回答是,不可能,一旦入坑根本停不下来!我想他们也许是对的!托尔金的书有八十多年的出版历史,总会发现一些喜欢的版本,唯一的阻碍是囊中羞涩。

已收集的版本

 希望收集的版本

以上几个问题也只是“买书的怪癖”的几个视角。买书时间越长,买书的口味便会朝着“集中”又“综合”的方向发展,构成你自己的“读书世界”。因此对于这个话题,更有书友表达了自己综合性的“怪癖”。

书友“倚伏1”——文史哲经类图书选存经

 1.有锁线装的不要胶装的。如中华书局《资治通鉴》全20册平装本,我买的是2011年8月第2版第1次印刷,定价498元,印数1一6000册。这套书只有2版1印是锁线装,而锁线装比十年前和之后印的胶装都要结实。

2.有一印的不要二印的。如凤凰出版社《晚清士人西学阅读史》,我买的是2019年5月一印本。而2020年3月二印本内容就有删减了。

3.有铅字排版的就不要电脑排版的。如余秋雨《文化苦旅》,我买的是知识出版社1992年铝字印刷的,就比2000年之后文汇出版社等电脑排版的有文字韵味。

4.有点校本就不要影印本。如《宋会要辑稿》,我买的是上海古籍出版社2014年6月印刷的全16册点校本,比中华书局全8册影印本方便阅读。
5.有带插图的就不要无插图的。如人民文学出版社《红楼梦》,我挑有插图的买。6.有繁体竖排的就不要简体横排的。如《王安石全集》,我买的是复旦大学2016年9月印刷的全十册繁体竖排1印本,就比吉林人民出版社等出的简体横排1印本有古籍韵味。

7.有足本的不要节本的,如《金瓶梅》。

8.有原创的不要文摘的。

9.有著作集不要论文集。

10.有独著的不要多人著的。

点击上图即可购买《王安石全集》复旦大学出版社2016年版

书友“SimbaCao”

1.如果不是上千页的大部头著作,一般两三百页的书,不喜欢买精装书,薄薄的一本做成精装书,觉得反而碍事,不方便阅读。

2.喜欢买锁线装订的书,和胶装书比,锁线装的方便展阅,也不太容易掉页,万一哪天线断了,也可以自己动手补好。

3.封面装帧喜欢素雅、简洁、大方的,很不喜欢花里胡哨的那种。

4.当然,买书最看重的还是书的内容,可读性是第一位的。

最后,关于买书,相信每一位书友都有自己的怪癖和见解,欢迎大家在留言区评论与交流。

注:以上部分图文来源于孔网APP端“关注区”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