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考古专家为何最惧怕古墓的鸡蛋,真有那么玄乎?专家:摸都不能摸

 安喜的空间 2020-08-23
“蛋壳乾坤,丸泥世界,疾卷如风烛残”,别看现在一枚鸡蛋最多2块钱,在古代,鸡蛋相当于某些湾湾名嘴里的“茶叶蛋”,穷人是吃不起的,明朝时期一斤蛋的价格可以买50斤大米,一个蛋的价格可以买一个人一周的大米。如果明朝人像光绪一样,一天吃4个蛋,国库都要被吃穷,这也能看出鸡蛋的消费者非富即贵。
图片
这么珍贵的东西如果不拿来做番茄炒蛋就太浪费了,但贵族人士为了彰显自己身份有钱,往往会带着鸡蛋和一些名贵的鸡蛋陪葬。鸡蛋陪葬的做法可追溯到2500年前,2019年,江苏溧阳出土的一个春秋时期墓地,发现了一罐鸡蛋,里面有20个。除了溧阳出土的鸡蛋外,江苏省墓地里还发现了4罐鸡蛋,分别藏于南京博物院、镇江博物馆、句容博物馆和南京农业大学博物馆。
图片
为什么古人们热衷于把鸡蛋放在墓地里呢?原因有二:
一、希望以后还能吃到
人都死了还哪来得死后?这你就不懂了,古人相信人死后,他会在其他的世界重生,万一那个世界没有鲜嫩可口的鸡蛋岂不是太残忍了?于是为了死了以后还能吃到鸡蛋,就把鸡蛋带进墓地,而且“鸡生蛋,蛋生鸡”,以后都有得吃。
图片
二、检测墓地好坏
古代只有贵族的埋葬之地叫“墓”,穷人随便挖个坑埋进去叫“坟”。贵族生前住着豪宅,死后肯定也要住个好点的地方,有人就会提前把鸡蛋放进去试试温度,如果里面的温度能孵出小鸡,说明这是个好墓,能够长时间保存尸体,即使变成干尸,也不会长霉
古人是喜欢把鸡蛋带进墓地陪葬,这可苦了我们的考古学家,考古学家最害怕古墓出现鸡蛋,这又是什么原因呢?原因还是两个
图片
一、鸡蛋易碎
人老了骨头易碎,经过千百年的鸡蛋更加如此,本来就易碎的它们被埋了这么长的时间,内部早就是空的,有考古专家说摸都不能摸。考古专家打开的时候看见鸡蛋是完整的,那是因为在密封的墓地里没有触碰,它才保持一个完整的形象,但只要有一个外力,哪怕是柔软的刷毛,鸡蛋就会碎。
中国首次发现,墓地里有鸡蛋的时候,因为中国考古起步慢,还有很多人专业知识不够,一个考古学家竟然直接用手去摸,结果可想而知,鸡蛋马上就碎了,
2015年8月24日,贵州黄金湾遗址,2000多年前的汉墓也出土了一个鸡蛋,考古学家们吸取了以前的教训,用质地轻盈的刷子刷上面的尘土,没想到都做到这么小心了,刷子一接触蛋壳,鸡蛋还是破了。
图片
二、鸡蛋里有细菌
鸡蛋放在冰箱里久了都会变质,鸡蛋和尸体共处一室千百年久更不用说了,里面的细菌多得数不清,万一有鸡蛋上的细菌不小心掉在考古学家的身上就麻烦了。当然除了墓地里的鸡蛋,考古学家在研究其他陪葬品也怕细菌落在衣物上。
对于那些已经碎了的鸡蛋,考古学家还没有办法修复,这给他们研究千年前鸡蛋和现在鸡蛋有何不同造成了难度,但是“世上无难事,只要肯登攀”,相信考古学家们能够攻克这一难关。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