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泸定桥13根铁链40吨铁环,在三百年前清朝的条件下,如何建造?

 剧透历史 2020-08-23

泸定桥修建于康熙四十四年,前后花去5年时间建成,桥身长103.6米,宽2.9米。整座铁索桥由13根铁链组成,其中底链9根,扶手4根。每一根铁链有近千节铁环相扣,由熟铁锻造,重达2.5吨。

关于铁索桥的搭建过程,有这么一个传说,讲的是当年在修桥时,能工巧匠们用了很多种方法,都无法将这13根铁链引到对岸。最后是一个叫嘎达的藏族大力士,凭借过人的体格两腋下各夹一根铁链,乘船由河东渡到西岸去安装。

直到13根铁链全部运完,噶达力竭而亡。为了纪念这名大力士的贡献,当地人在泸定桥西岸修建了噶达庙,俗称观音阁。在这里供奉着这位修桥的传奇英雄。

传说归传说,不过就当时的技术条件而言,如何牵铁索渡江确实是个难题。

最初采取的是小舟运送的方式,但由于铁索太沉重,小舟很快就沉底。后来工匠们又借鉴索渡原理,先将粗绳索系于两岸。每根绳索上装有十多个短竹筒,再把铁链系在竹筒上,然后从对岸拉动已经拴好在竹筒上的绳索,就这样巧妙地把竹筒连带铁索拉到对岸。

自清代以来,泸定桥成为由川入藏的重要通道,但在18世纪以前这里并没有桥。大渡河由北向南流经泸定县时,落差增大,水势如脱缰野马,形成一道难以逾越的天险。

尤其到了洪汛季节,寻常的渡船根本无法通过,当地人渡河全凭藤葛搭建简易索道,如表演杂技一般溜荡到对岸,十分凶险。

大渡河以西,是藏、羌、彝等少数民族的居住地。尽管早在西汉年间,这里就已经划入中原王朝版图。但由于地理限制,朝廷对这里的控制仍然是力不从心。到了清朝初年,川西发生动乱,宁远宣抚使在康定被杀,于是康熙命令四川提督率兵平定。

事变平息之后,四川巡抚能泰上奏朝廷,建议通过修桥这一完善交通线的方式,加强朝廷对该地区的控制力度。但能泰本人并没有实地勘察,他自以为是地认为,大渡河就是诸葛亮《出师表》中所说的“泸水”。

能泰请求在此地因地制宜,建座铁索桥,并奏请康熙皇帝赐名。康熙也因为能泰的误传,把“沫水”当成了“泸水”,并结合“平定准格尔之乱”之意,钦定桥名为“泸定桥”,并御笔亲书这三个字。

康熙四十八年,“康熙御碑”在泸定桥东岸竖起,碑由朱红色石材雕刻而成,中间镶嵌着一块黑色的大理石,上面刻着康熙亲笔的“泸定桥”三个字。

泸定桥整个桥体分为桥身、桥亭、桥台三部分。桥身就是13条铁链,而桥亭则是木质结构的桥头堡,采用古代风雨亭式的建筑风格。大门宽2.4米,两侧写有一副对联儿:“飞身可夺天官,健步定攀高峰”。

桥台是整座桥的关键部位,建立在桥的两岸,高20米,呈梯形,全部用条石砌筑而成。桥台后面还有一口深6米的落井,井内横插着七八根生铁铸就的地龙桩。地龙桩下面,则是一根重达1.8万斤的卧龙桩,桥的铁索就固定在卧龙桩上。

泸定桥的修建,对于整治川藏一道,起到积极作用。既满足了军事战略的需要,也有利于商旅的通行。既保证了军需供给,也为运输茶叶、盐、布匹等民用物资,提供了极大的便利。

然而,泸定桥毕竟只是一座铁索桥,它裸露的构件和生铁连缀的铁环,极易被氧化腐蚀。经过风霜雨雪的侵蚀,它就像饱经风霜的老人一般,不可避免地遭受病患和机体受损。

乾隆年间,泸定桥三次遭遇洪水考验,最严重的一次发生在乾隆五十一年。那一年康定地区发生大地震,大渡河上游被山石截断,河水暴涨没过桥身铁链,将两岸数百名正在观水的民众悉数卷走。

新中国成立后,国家对泸定桥进行了大规模的维修工作,将桥亭、桥板、桥链全部重新修整,现在的泸定桥已经是焕然一新。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