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父母自驾游实录(二):电视烤箱茶具都带,70岁老人吃住也在车上

 cshts 2020-08-24

生活方式有很多种,父母选的可能是你不一定能理解的一种,或许你也可以试试。没钱,万万不能,但钱不一定万能,快节奏时代,花钱的确能很好的解决吃住行问题,然而不一定能买来最原始的快乐。

在第一篇实录中,笔者看到很多留言的朋友称父母的“流浪”是“逃难”,的确有一种搬家的状态,直观感受就是累。父母平时也参与过酒店、民宿等短途旅行方式,有过对比的他们给到的回答是,体验不同,玩法不同,各有各的好,这样其实更充实也更自在,言语中能直接感受得到他们的怡然自得,甚至希望笔者可以加入。虽然没有亲自尝试过,但听上去总有一种新鲜感,让笔者也跃跃欲试。

先针对上一篇,笔者来个快速的答疑解惑:

1.为什么不选更舒适更方便的农家乐或者酒店?

答:农家乐和酒店都被锁定在了一个固定地点,自由度较少一个颗星,这是出发前就做好的决定,另外,不是舍不得花钱,而是疫情期间的谨慎,换句话说,几位刚拿退休金不久的老头老太婆很惜命。

2.车载帐篷爬上爬下麻烦,住车上或者选择房车不好吗?

答:针对住的问题,笔者接下来会拓展开来讲为什么,这里先说下55岁左右的身体里还有30岁的心态和40岁的干劲,他们的身体远比我们已经贪婪于舒适的年轻人要优质。

3.洗漱,三急怎么解决?

答:自驾露营的群体越来越大,很多景区都开始提供专门的露营基地。父母去到的第一站野玉海玉舍国家森林公园就提供露营地,会收取一定的管理费用,洗手间、用水都不用愁。洗澡的话,有的露营基地提供澡堂,不提供的地方,自带的洗澡帐篷就派上了用场。

4.合资车品质好,国产车没信心。

答:多虑了,笔者姨妈家是自主品牌轿车,走同样的路线,没毛病。出去自high的人太多,宝马、丰田、日产、长安、长安欧尚、吉利……笔者想说,要对自己的选择,对我们优秀的自主品牌有信心。

接下来,笔者将进入本期的正题,跟大家分享他们的所见及生活。

01房车、床车还是帐篷?

如果是住酒店或者农家乐,认识的人相对局限,就又回到了城市被水泥墙阻隔的感觉,这个年纪,他们反而更喜欢社交,认识不同的人,聊聊出行装备,甚至是拉拉家常,“逃难式”自驾游刚好弥补了这一点。

从远方发回来的行程照片中,来自五湖四海的房车、床车以及父母选择的帐篷汇聚在同一地点,“逃难”大军的不同栖息之所,必然成功引起了笔者的注意,一番了解之后,希望给到愿意尝鲜的朋友一个参考。

房车:可租可买,吃喝拉撒一站式解决,空间更灵活,居住更舒适,使用环境五颗星。但出行成本相对高,流行度较低,部分车型对出行环境(考虑用电、停车、路况等)、驾驶员驾驶技术(包含驾照)存在限制,如果是购买,不是经常出行的,用车成本高,日常使用不便。

床车:车是原来的车,使用场景灵活,空间灵活,路况的限制相对小,用车成本相对较低,SUV为主,改装MPV也可以,不推荐小型SUV,睡起来翻不了身。自主品牌车型通常又大又长,秒变能装能睡的“移动城堡”,很符合中国人的需求。但睡觉时,要把原本的其他生活用品转移阵地,相对麻烦,倒是可以假装一个行李箱来改善。

帐篷:分户外帐篷和车顶帐篷,吃住分区,有独立宽敞的就寝环境。户外帐篷搭建麻烦,受环境影响大,而且湿气相对重,车载帐篷使用环境更广泛,不用拆卸搭建,较床车也不用反复卸下车内行李,但入“室”就寝,相对麻烦。

拖挂车:父母出游半月有余,仅看到一台拖挂车,为长安CS75PLUS车主带的“移动厨房”。拖挂车载物不载人,储物空间相对行李箱更大,自驾车作为床车,拖挂车装载生活必需品就很科学,当然了,局限性就在于美观和安全性了。

综上所述,自驾出游露营,大空间床车应该是个不错的商机,一举几得。

02没有生活品质可言?土货野货更可贵

他们这个“团伙”互称为窝友,其中有一个来自深圳的朋友,一个人出发,已持续七八年,还就是这台十几万的国产车陪着,这个品牌大家应该有印象的,上过热搜。不过不是让大家来看车的,看看装备吧!

冰箱,净水器,烤箱,茶具,电吹风……自己还加装了大功率储电设备,携带了电视。算很有质量追求的了,很显然,他们玩的不是环境,而是心态。换做笔者(甚至广大网友),可能最多带个保温杯,茶具、烤箱还是饶了我们吧,这可能该被叫做代沟。

像另外一对窝友夫妇,来自四川,平均年纪已经70岁了,把上汽大通内部改装了,上面就寝,下面储物,还有室内喝茶的环境。父母投去佩服的眼光,人家老两口轻描淡写一句,“80岁的都还在这么耍,我们算什么,能走动的时候多珍惜。新鲜空气、新鲜食物、放松的状态,其实更容易长寿,别服老。”

从父母和姨妈家的饮食来看,自寻野菜野果,农家购买的土鸡,下酒菜花生米,很平淡很家常还绿色健康,这不就是那种无忧无虑的神仙日子吗?城市里,吃的几乎是大棚、冻库,还有保鲜、防腐,要论新鲜和健康,真的没法相提并论,重点是还便宜,土鸡13元一斤。

曾经听过一个心理学教授讲,如果一个人有抑郁,那一定要去大自然,在人类大脑里还有一部分“原始脑”没有被进化,而这部分“原始脑”对于情绪的控制是可以调节的,人来自于自然,大可回归自然去平静,所以为什么大家都向往亲近自然的旅游,是有原因的,吸吸氧,看看风景,哪怕是发现高山娃娃鱼和毒蛇,让随行的小朋友长长见识也是不错的收获和经历。

写在最后:就像是有人带节奏,认为年轻人才是最主要的自驾、购车群体,什么都为年轻人考虑。没错,父母辈支持,95后、00后毕业就买车,的确是一个不小的群体。换个角度思考一下,退休金稳定,退休后更懂生活和生命的意义,还不用上班的这群人,还有想要“早退”的群体,难道还少了吗?各大车企不妨来点新的挖掘。

生活原本就是自己去描绘,虽说不是荒野求生,但这样的体验,一定是有魅力的。现在这个年纪,不得不随俗打拼,为的可能是生命的传承,也可能是搏一把未来的财务自由和悠然自处,心总被锁住了。想一想,20年后,带上行囊,牵着老伴的手,驰骋在祖国的大好河山,感受简简单单的幸福,笔者想到的是惬意,你呢?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