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小柴胡汤的二十种加减法

 梅香斋21 2020-08-09

⊙编辑:杏林君

小柴胡汤是临床很常用的一首方剂,其适应症十分广泛,如果能善用此方,在此方的基础上随证加减,则可以治疗诸多疾病。所以有很多善用小柴胡汤的医生会被称之为“李柴胡”、“张柴胡”。

小柴胡汤来源于《伤寒论》,其组成为:柴胡、黄芩、半夏、人参、甘草、生姜、大枣。用以治疗发热而呕、胁痛、往来寒热、口苦等症。我在临床上使用此方,常使用的加减法有以下20种:

1.如果合并阳明病,出现口渴而烦,干呕,目痛,鼻干,失眠,加葛根、知母。

2.若兼心下痞满,发热尤甚,则加桔梗、枳壳。升降同用,有神效。

3.若心下还是痞满,按之痛,则用小柴胡汤合小陷胸汤,又名柴陷汤。

4.若兼汗少、唇干、口干,口渴欲饮水,则用小柴胡汤加葛根、黄连。如还不解,则更加竹叶、石膏。

5.若汗出后,热势反増,浑身壮热,谵语呻吟,干呕,则以小柴胡汤合黄连解毒汤,服完药一会儿就会热退神宁。

6.若兼下利泄泻,发热,则可用小柴胡汤合四苓散,利小便,则大便自止。

7.若兼发黄,小便黄赤,则用小柴胡汤合茵陈、知母、黄柏。

8.若兼便秘,口干,口渴,则用小柴胡汤加瓜蒌仁、黄连、枳实、厚朴。若用药后仍便秘,则用大柴胡汤,大便立通。

9.若兼身热、恶风、不口渴,则以小柴胡汤合桂枝汤,即柴胡桂枝汤。

10.若兼唇干、烦渴,欲饮水数升,则以小柴胡汤合白虎汤。望唇在望诊中很重要。

11.若胸烦,不呕,而去半夏、人参,加瓜蒌仁。

12.若心下悸加茯苓;若心下痞,胸胁胀满,则加牡蛎、干姜。

13.若温病发热,口渴,咳嗽,以小柴胡汤加五味子。

14.若是女子邪热入血室,白天安静,夜里增剧不识人,形似疟疾,月经至,则以小柴胡汤合四物汤。

15.若是邪气多,又兼气弱,则以小柴胡汤重加生脉饮,倍用人参。

16.如病愈后,又因劳动或饮食,导致疾病复发,发热,心惊,有痰,气促,则以小柴胡汤合温胆汤,服后则速愈。

17.若兼有恶风寒,鼻塞,流清涕等外感风寒证,则以小柴胡汤加荆芥、防风。

18.若兼咽痒咳嗽,干咳无痰,则以小柴胡汤合止嗽散。

19.若有湿痰,痰多易咯,则以小柴胡汤合二陈汤。

20.若内伤生冷,寒湿困脾,则以小柴胡汤合平胃散,即柴平汤。

温馨提示

最近不少读者朋友来问,你们是不更新了吗?为什么看不到最新发布的内容了?其实,我们仍然每天都在推送内容,但由于公众号平台更改了推送机制,推文不再按照时间线显示,导致有些读者无法在第一时间看到我们公众号推送的内容。

如果大家觉得我们的内容还不错,还想每天看到更多面向基层医生的中西医知识,就请大家动动手:

本文来源:明医公开课。尊重知识与劳动,转载请保留版权信息并注明转自杏林学苑(xinglinxy)。本微信所发布内容的版权属于相关权利人所有,如存在不当使用的情况,请随时与我们联系协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