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汉字探微(072):敢作敢为——释“敢”

 文山书院 2020-08-24

朱英贵

成语“敢作敢为”中的两个“敢”字都是表示“敢于”的意思,形容做事无所畏惧。所谓“敢于”也就是有勇气有胆量做某事,那么,“敢”字为什么会跟勇气、胆量有关呢?它的构字理据是什么呢?它最初的造字本义又是什么呢?本文就来谈谈这个“敢”字。

一、“敢”字的字形解读及造字本义

“敢”字的构字理据是什么?它的初文造字本义是什么?这需要借助它的古文字字形来探讨(参见下图)。

 “敢”字的字形演变与字源演变

从上图可以看出,“敢”字的甲骨文字形跟金文字形有较大差异,金文字形跟小篆字形则一脉相承,故一些著述不大认可上图的甲骨文字形为“敢”字,拙文依据《甲骨文字典》被识读的“敢”字,将其列于上图,详见下图《甲骨文字典》第313页右下角的字形:

 《甲骨文字典》第313页被识读的“敢”字

“敢”字的甲骨文字形由三个部件组成,上部是一只头朝下的“豕”(野猪),中部是一种捕猎工具,下部是一只或者两只侧面手形(如后下34.7),整个字形象以手持捕猎工具捕获猎物之形。也有的字形手在上部豕在下部(如乙6692),这里关键的是该字那个手持的捕猎工具为何物,有说是猎叉的,但从该部件形体来看似不应解作猎叉,而更像是表示手持弓箭的“史”字,意谓手持弓箭射向野猪。再说,以野猪的凶猛,怕不是猎叉能够对付得了的,用弓箭射杀方为上策。由此看来,“敢”字的构字理据似应为手持弓箭射杀野猪,似可看作是由“豕”(野猪)与“史”(手持弓箭)这两个构件组成的一个会意字。

“敢”字的金文字形虽然跟甲骨文字形有较大差异,但它们的构字理据应该是一致的,只不过是将表示弓箭的符号换成了表示陷阱的符号,意谓当“豕”落入陷阱当中,以手将其捕获。由此看来,“敢”字的构字理据就不再是手持弓箭射杀野猪了,它应该是由“豕”(略有些变形)、陷阱符号、侧面手形这三个构件组成的一个会意字。下图是金文“敢”字的各种字形:

 “敢”字的金文形体

“敢”字的小篆字形在继承金文字形的基础上又发生了讹变,只是侧面手形依然清晰,而表示野猪的“豕”和表示陷阱的符号已经难觅原来的形象了。现代汉字的“敢”是在小篆字形基础上经过隶变与楷化而形成的,其各种会意构件就更加面目全非了。

 《说文解字》中的“敢”字

《说文解字》卷四𠬪部:“敢,進取也。从𠬪,古聲。”

许慎依据小篆字形解义,认为“敢”字是一个形声字,这不符合它的造字理据,然而将其解作“进取也”还是有一定道理的。如果说“敢”字的造字本义是“猎取”的话,那么“进取”就应该是它的直接引申义。

    二、“敢”字的字义演变源流

综上所述,“敢”字的构字理据和造字本义当为猎取(射杀野猪),但是“敢”字的这种猎取的动词义并没有在历史文献中见到书证材料,现在所能够见到的有书证的引申义可谓众多,大致可以归纳为如下三个方面的引申途径:

其一,猎取必然勇敢果断,于是“敢”字最常用的引申义便是表示有勇气做某事,即所谓“敢于”的意思。例如:“夏氏有罪,予畏上帝,不敢不正。”(《书·汤誓》)这句话的意思是:夏氏有罪,我畏惧上帝,不敢不去征伐啊。再如:“东西行者皆避路,莫敢正目焉。”(唐·韩愈《感二鸟赋》序)又如:“为了真理,敢爱,敢恨,敢说,敢做,敢追求。”(巴金《真话集·怀念鲁迅先生》)现代汉语中的“敢”字大多是取“敢于”(有勇气做某事)的意思作为主要义项。

“敢”字由这种“敢于”的意思很容易引申出果断的意思。例如:“营之以物而不虞,犯之以卒而不惧,置义而不可迁,临之以货色而不可营,曰洁廉而果敢者也。”(《大戴礼记·文王官人》),注:“(敢)不忧不惧也。”再如:“有上勇者,有中勇者,有下勇者。天下有中,敢直其身;先王有道,敢行其意”(《荀子·性恶》)这段话的意思是:有上等勇武的人,有中等勇武的人,有下等勇武的人。当天下秉持中正的时候,就果断地挺身而出;当先王坚守正道的时候,就果断地去执行其意图。又如:“拟容取心,断辞必敢。”(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比兴》)

其二,“猎取”必然要进攻侵犯,于是“敢”字便可引申出进取或冒犯的意思。例如:“兼服天下之心:高上尊贵,不以骄人;聪明圣知,不以穷人;齐给速通,不争先人;刚毅勇敢,不以伤人;不知则问,不能则学,虽能必让,然后为德。”(《荀子·非十二子》)这段话的大概意思是:使天下人对自己心悦诚服的办法是:高高在上、职位尊贵,但不因此而傲视别人;聪明睿智、通达事理,但不因此而使人难堪;才思敏捷、迅速领悟,但不在别人面前抢先逞能;刚强坚毅、英勇进取,但不因此而伤害别人。不懂就请教,不会就学习;即使能干也一定谦让,这样才算有道德。再如:“吴王夫差既胜齐人于艾陵,乃使行人奚斯释言于齐,曰:‘寡人帅不腆吴国之役,遵汶之上,不敢左右,唯好之故。’”(《国语·吴语》)这段话的大概意思是:吴王夫差在艾陵战胜齐国军队后,便派主管外交的官员奚斯向齐国解释说:我率领的吴国军队不算多,沿着汶水北上,一路未曾抢掠冒犯左右,只是因为我们两国友好的缘故。

“敢”字由这种进取或冒犯的意思很容易引申作表示冒昧意思的谦辞。例如:“敢用洁牲刚鬣。”(《仪礼·士虞礼》)郑玄注:“敢用洁牲刚鬣,敢,昧冒之辞也。豕曰刚鬣。”(意谓在举行丧礼祭祀的时候冒昧地请求使用洁净的猪作为牺牲)贾公彦疏:“敢,昧冒之辞者,凡言敢者,皆是以卑触尊不自明之意。”再如:“投壶之礼,主人奉矢,司射奉中,使人执壶。主人请曰:‘某有枉矢哨壶,请以乐宾。’宾曰:‘子有旨酒嘉肴,某既赐矣,又重以乐,敢辞。’主人曰:‘枉矢哨壶,不足辞也,敢以请。’宾曰:‘某既赐矣,又重以乐,敢固辞。’主人曰:‘枉矢哨壶,不足辞也,敢固以请。’宾曰:‘某固辞不得命,敢不敬从?’”(《礼记·投壶》)这段话中共有五个“敢”字,除了最后一个“敢不敬从”的“敢”是表示岂敢、不敢的意思之外,其余四个“敢”字都是表示“冒昧”意思的谦辞,这段话的大概意思是:投壶之礼的做法是:宴席进行到一定的阶段,主人立在昨阶上,手中捧着矢;司射立在西阶上,手中捧着中;主人又派个下人捧着壶,也是立在西阶上,靠近宾客之处。主人邀请说:“我有歪歪扭扭的矢和歪嘴歪脖的壶,希望用来娱乐宾客。”宾客回答道:“足下用美酒嘉肴招待,我已经很领情了。现在又要用娱乐招待,我等只好冒昧地推辞了。”主人又说:“歪歪扭扭的矢,歪嘴歪脖的壶,不值得您这样客气地推辞,我冒昧地请足下赏脸答应。”宾客又说:“承蒙足下已经用美酒嘉肴招待过了,现在又要用娱乐招待,我们还是要冒昧地推辞。”主人又邀请说:“歪歪扭扭的矢,歪嘴歪脖的壶,实在不值得您这样地客气,我再一次冒昧地请足下一定赏脸答应。’宾客说:“我再三地推辞,而您就是不答应,那我怎敢不敬听尊命呢。”又如:“敢问两兄名姓。”(清蒋士铨《第二碑·赓韵》)此处的“敢问”就是冒昧地问。

其实,所谓“冒昧”也就是“真不敢当”的意思,于是“敢”字也就很容易引申出“怎敢,岂敢”的意思,例如上文所引证的最后一句:“某固辞不得命,敢不敬从?”(《礼记·投壶》),其中的“敢不敬从”就是我怎敢不敬听尊命的意思。再如:“古我先王暨乃祖乃父胥及逸勤,予敢动用非罚?”(《书·盘庚上》)这句话的意思是:过去我们的先王同你们的祖辈父辈共同勤劳,共享安乐,我怎么敢对你们施行不恰当的刑罚呢?又如:“寡君命下臣来继旧好,好合使成,臣之禄也。敢辱大馆?”(《左传·昭公二年》)杜预注:“敢,不敢。”

其三,“猎取”必然要有强烈的意愿,于是“敢”字便可引申出肯、愿意的意思。例如:“先师遗训,余岂之坠?四十无闻,斯不足畏。脂我名车,策我名骥,千里虽遥,孰敢不至。”(晋·陶渊明《荣木》诗)这几句诗的意思大概是:先师孔子留遗训,我岂能抛弃掉。年已四十无功名,这并不值得畏惧。装扮好我的名车,扬鞭驱动我的名马,千里路途虽遥远,谁肯畏难不前往!再如:“你不放我出去,你敢做爷娘养着我么?”(《七国春秋平话》卷中)其中的“敢做”就是肯做的意思。

“敢”字在这种表示肯、愿意的副词意义基础上,又可以朝着三个方向引申出三种不同的副词意义:

一是表示准定的确认意思。例如:“先生志在乾坤外,敢嫌他天地窄。”(元·钟嗣成《凌波儿·吊宫大用》曲)又如:“恁时节您看我敢青史内标名载!”(元·关汉卿《裴度还带》第一摺)

在表示“准定”意思的基础上还可以再进一步引申出正好的意思。例如:“敢可便抱定妆盒,背却宫娥,疾行前去,不防他刘太后劈头相遇。”(元·无名氏《抱妆盒》第四摺)

二是表示大概、莫非、恐怕、或许等揣度的意思。例如:“敢因逃酒去,端为和诗留。”(宋·苏轼《虔守霍大夫见和复次前韵》)这一句的“敢”字有大概、或许的意思。再如:“时值严冬天道,雪花初霁,风力犹严,先生你身上敢单寒么?”(元·无名氏《冻苏秦》第一摺)这一句的“敢”字有莫非的意思。又如:“平安儿道:‘爹敢进后边去了。’”(《金瓶梅词话》第七七回)这一句的“敢”字有恐怕、或许的意思。

三是表示可、可以的请求意思。例如:“(正末云:)‘我待舍些饭与他每吃,哥哥!可是敢么?’(甲头云:)‘那里不是积福处,则管舍,不妨事。’”(元·张国宾《罗李郎》第三摺)

根据上面对“”字的字义演变过程的梳理,现将“”字字义的发展脉络简示如下(示意图中的横直线表示字义之间的先后演变关系):

三、含有“敢”字文化含义的相关成语

含有“敢”字的相关成语不算少,“敢”字在成语中主要保留的是敢于、愿意的意思,也有个别成语中残存着果断、岂敢、可以等意思。

其一,成语中的“敢”字表示敢于的意思,例如:

不敢高攀——不敢跟社会地位比自己高的人交朋友或结亲戚。源自南宋·郭茂倩《乐府诗集·清商曲辞二·碧玉歌》:“碧玉小家女,不敢贵德攀。感郎意气重,遂得结金兰。”

不敢问津——问津:询问渡口,问路。指高贵的、深奥的事物不敢过问或尝试。源自《论语·微子》:“长沮、桀溺耦而耕,孔子过之,使子路问津焉。”

不敢造次——造次仓促、莽撞。指不敢匆忙地或鲁莽地从事。语见宋·释道原《景德传灯录》卷十九:“恁么即某甲不敢造次。”

敢怒敢言——敢于愤怒,又敢于说出来。语见清·西周生《醒世姻缘传》第一回:“那计氏虽也还敢怒敢言,当不起晁大舍也敢为敢做。”

敢作敢为——形容做事无所畏惧。语见《隋唐演义》六十九回:“敢作敢为,并不知宫中忌惮。”

汗不敢出——吓得连汗都不敢往外冒了。形容紧张害怕到了极点。语见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言语》:“战战栗栗,汗不敢出。”

见义敢为——看到正义的事,就勇敢地去做。同“见义勇为”。语见宋·曾巩《太子宾客致仕陈公神道碑铭》:“为吏明悟敏捷,见义敢为,不少屈以求合。”

正色敢言——态度严肃,敢于直言。语见《明史·王竑传》:“十一年授户科给事中,豪迈负气节,正色敢言。”又《明史·刘健传》:“健学问深粹,正色敢言,以身任天下之重。”

其二,成语中的“敢”字表示肯、愿意的意思,例如:

不敢告劳——努力做事,不诉说自己的劳苦。比喻勤勤恳恳,不辞辛劳(多用在自己表示谦虚)。语见《诗经·小雅·十月之交》:“黾勉从事,不敢告劳。”

不敢苟同——苟:苟且。不敢随便地同意。指对人对事抱慎重态度。语见明·王世贞《蔺相如完璧归赵论》:“蔺相如完璧归赵,人人都称赞他。但我不敢苟同这一看法。”

不敢后人——不愿意落在别人后面。表示不敢懈怠,奋力前进。语见邹韬奋《抗战以来·生活”在抗战其间贡献了什么?》:“凡遇党政当局对抗战建国积极方面有所号召,亦无不竭诚响应,不敢后人。”

不敢掠美——掠:掠夺。不敢掠夺旁人之美。语见冰心《我的文学生活》:“站在摊旁,匆匆的看了一过,我不由得生起气来!这几篇不知是谁写的。文字不是我的,思想更不是我的,让我掠美了!我生平不敢掠美,也更不愿意人家随便借用我的名字。”

不敢自专——自专:擅自专断。不敢自作主张,独自行事。有自谦的意思。源自《左传·庄公十年》:“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语见唐·韩愈《褅袷议》:“凡在拟议,不敢自专。”

愧不敢当——感到惭愧,承当不起。语见清·郑燮《刘柳村册子》:“紫琼崖道人,慎郡王也,赠诗‘按拍遥传月殿曲,走盘乱泻蛟宫珠。’愧不敢当,然亦佳句。”

其三,成语中的“敢”字表示果断的意思,例如:

勇猛果敢——形容处事勇敢决断。语见《汉书·翟方进传》:“勇猛果敢,处事不疑。”

其四,成语中的“敢”字表示怎敢、岂敢的意思,例如:

敢不承命——敢:反语,有怎敢、岂敢之意;承:接受。怎么敢不承受你的命令呢?或怎么敢不接受你的意见呢?。语见《仪礼·士昏礼》:“吾君子顺先典,贶某重礼,某不敢辞,敢不承命。”

其五,成语中的“敢”字表示可以、应该的意思,例如:

谊不敢辞——犹言义不容辞。道义上不允许推辞。语见清·顾炎武《答陈亮工书》:“曾蒙令祖先生知己之爱,谊不敢辞,已具一稿,藏之箧中。”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