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杜甫的‘文化苦旅’,用半生凄苦磨炼成诗圣美名

 wenxuefeng360 2020-08-24

他少年生活优越,后半生漂泊无定,生活落魄

他心怀“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宏伟抱负,却声名不显,只担任过拾遗这样的小官

他心系苍生,胸怀国事,忧国忧民,诗风沉郁顿挫,其诗被称为'诗史'

他在后世影响非常深远,被尊称为“诗圣”

一、“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然并卵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肯定是许多读书人的梦想。只是大概很少有人知道,这看起来牛气逼人的诗句,是杜甫在困境中写下的。

天宝六载(747年),玄宗诏天下“通一艺者”到长安应试。自负才学的杜甫也参加了考试。“读书破万卷”的他,自然是'下笔如有神',自信满满的他满以为这回回取得非常好的成绩。

但现实却给了他当头棒喝。他那里会想到,这是以“口蜜腹剑”著称的权相为了拍马屁,自编自导的一出'野无遗贤'闹剧。

不仅是他,所有参加考试的士子全部落选。这'野无遗贤'果然让当时早已飘飘然,觉得比历史上所有明君都不差的唐玄宗开心的不得了。

杜甫的‘文化苦旅’,用半生凄苦磨炼成诗圣美名

杜甫画像

从开元二十四年(736年)开始进士考试,到此时,又十多年过去了。杜甫为了实现自己的人生理想,不得不转走权贵之门,以自己的诗文投赠干谒等,以期踏入仕途。

他想起了早些年曾有交往的,现在担任尚书左丞的前辈韦济,写下了

《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节选

纨绔不饿死,儒冠多误身。丈人试静听,贱子请具陈。

甫昔少年日,早充观国宾。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赋料扬雄敌,诗看子建亲。李邕求识面,王翰愿卜邻。

自谓颇挺出,立登要路津。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

此意竟萧条,行歌非隐沦。骑驴十三载,旅食京华春。

朝扣富儿门,暮随肥马尘。残杯与冷炙,到处潜悲辛。

主上顷见征,欻然欲求伸。青冥却垂翅,蹭蹬无纵鳞。

甚愧丈人厚,甚知丈人真。每于百僚上,猥诵佳句新。

......

富家子弟自然不会饿死,清贫的大多是读书人。韦大人,请静静听我向您直陈。

我少年时也成风光。读书万卷,写起文章来敏捷如有神助,辞赋可媲杨雄、诗文不弱曹植;李邕想要结交我,王翰愿意和我做邻居!

自以为是一个很突出的人,会很快身登高位,担任要职,辅助君王,使他不在尧舜之上,也一定可以使得社会再变得敦厚淳朴。

然而造化弄人,十三年过去了,到处求告无门,只落得残羹冷炙,到处看人脸色。

我很惭愧你对我的提携厚爱...

这年冬天,长安很冷,盛唐气息犹在,却很快将要急转直下,并从此一蹶不振。

杜甫的心情也如这冬天般冷彻,他可能不会想到,以后无数个冬天,都会是这样,甚至可能更难熬。

二、“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少年优游

先天元年(712年),'诗圣'杜甫出生于河南巩县。杜家是名门,杜甫的远祖可以追溯到汉武帝时期的杜周,晋朝大学者、名将杜预则是杜甫和杜牧的共同祖先。杜甫的祖父是唐初“文章四友”之一的杜审言,是唐代近体诗奠基人之一。杜甫的父亲叫杜咸。母亲崔氏,也出身于有名望的世家大族。

值得一提的是,杜甫出生这年,也是中国历史上话题量(之一)最大的皇帝--唐玄宗李隆基正式登基的这一年。

杜甫青少年时期,家庭环境优越,过着安定富足的生活。

在这样的家庭环境下成长,自小好学的杜甫,七岁就能作诗,“七龄思即壮,开口咏凤凰”。

不像留给后世的印象,少年时的杜甫,天真活泼:“忆年十五心尚孩,健如黄犊走复来。庭前八月梨枣熟,一日上树能千回”。

当然了,还有我们从他诗歌里了解到的,他少年时:在河南郾城就见过著名舞蹈家公孙大娘舞剑,在洛阳岐王宅里,在宠臣崔九(崔涤)堂前,听过著名歌唱家李龟年的天籁之音;在洛阳北邙山欣赏过画圣吴道子画作等等。

一句话,很小就见过大世面的。当时的名流都夸他有班固、杨雄之风;李邕和王翰这样的长辈也愿意屈尊来访等。

从开元十九年(731年),十九岁的杜甫就常常在外漫游,近到附近的山西,远到吴越,都有杜甫踏足的痕迹。

杜甫的‘文化苦旅’,用半生凄苦磨炼成诗圣美名

开元二十四年(736年),二十四岁的杜甫参加进士考试落第后,也没有太在意。他的父亲当时担任兖州司马,杜甫于是前往山东省亲。和好友苏源明等在齐赵平原(今天山西、河北、山东一带)漫游,过了好几年“裘马轻狂”的快意生活。留下了现场杜甫早年写的一些诗,其中最著名的,当然就是那首《望岳》了。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嘿,别看我现在还没中进士。那不是迟早的事吗?不仅如此,还有“一览众山小”的时候呢!

三、大诗人组团旅行

天宝三载(744年)四月,杜甫在洛阳与李白相遇。这时候的李白,刚刚被被唐玄宗赐金放还。那时候的李白,简直就是全民偶像啊。拿到遣散费的“谪仙人”,遇到了热情的小粉丝小杜同学,寂寞的心情稍稍得以慰藉。

这一聊,两人还挺投缘,就相约同游梁、宋一带(今河南开封、商丘一带)。

不久,杜甫的另外一位朋友高适,也加入了进来。

三人一起寻仙人、采仙草、炼仙丹,玩得不亦乐乎。

玩了好一阵子,终于大家有些厌了。不久,他们依依惜别。李白继续浪迹天涯,杜甫继续自己的家庭生活,高适则继续追求自己的梦想,为仕途而奔波。

杜甫的‘文化苦旅’,用半生凄苦磨炼成诗圣美名

第二年秋天,杜甫再次来到兖州,而李白此时寄居于鲁郡任城县(今山东济宁),两人又邀约相见。在饮酒赋诗之外,又讨论了炼丹求仙,而且共同访问了兖州城北的隐士范野人。

杜甫在《与李十二白同寻范十隐居》中写道:“余亦东蒙客,怜君如弟兄。醉眠秋共被,携手日同行...不愿论簪笏,悠悠沧海情。”

李白也回赠诗《鲁郡东石门送杜二甫》:'醉别复几日,登临遍池台。何时石门路,重有金樽开。秋波落泗水,海色明徂徕。飞蓬各自远,且尽手中杯。'

没想到这两位大诗人从此再也没有见面。

四、困守长安

天宝六载(747年),玩好了的杜甫来到长安,这里正好有玄宗皇帝特别举行的考试。可惜,本文开头所述的一幕发生了。被李林甫“野无遗贤”闹剧弄的一点脾气都没有的杜甫开始了奔走献赋的日子,可惜毫无所得。几年前父亲已经离去,他的家庭生活也变得有些清贫。

4年后,仍然一无所获的杜甫,得知唐玄宗将举行祭祀太清宫、太庙和祭祀天地大典,觉得这可能是一个机会,就费尽心思写下《大礼赋》献上,预祝成功。终于得到了皇帝的赏识,觉得杜甫是个人才,就命待制集贤苑,获得“参列选序”资格,可等候分配。

杜甫的‘文化苦旅’,用半生凄苦磨炼成诗圣美名

好死不死的,又遇上了李林甫这个鸟人来督办此事,当年的“野无遗贤”还不远呢,李鸟人怎么会自己打自己脸呢,所以杜甫毫不意外地又没有得到官职。

直到天宝十四载(755年),四十四岁的杜甫才获得了一个“河西尉”的官职。这个官职,嗯,怎么说呢,大概就是比没品稍微好上那么一点。

所以,这实在是和杜甫'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相距太远。面对如此境遇,哭笑不得的杜甫写到:

《官定后戏赠》

不作河西尉:凄凉为折腰。

老夫怕趋走,率府且逍遥。

耽酒须微禄,狂歌托圣朝。

故山归兴尽,回首向风飙。

眼见杜十二郎不情不愿的,朝廷就改任他为右卫率府兵曹参军。这是一个掌管军防的烽火、驿马传送、门禁、田猎、仪仗等事的职位。往大了看,好像管挺多的,往小了说,其实大部分时间当时是个军需仓库管理员。好在,这大概算一个闲职。

已过不惑之年,要养家糊口的杜甫不得已,还是接受了。

早已觉得随着皇亲国戚越来越会享受、骄横跋扈,老百姓的日子是越来越难了。得了,别再挑三拣四了,过了这个村就没那个店了。

杜甫的预感是对的,时局越来越乱,灾荒还常常发生。

杜甫的‘文化苦旅’,用半生凄苦磨炼成诗圣美名

这一年的十一月,杜甫从长安前往探望寄居在奉先的一家老小,沿途目睹百姓困苦而权贵娇奢,忧国忧民。

他没有想到,自己家的悲剧也在等待着他。刚踏进家门的杜甫就听到一阵哭泣声,他的小儿子饿死了!

切身体会和沿途见闻,杜甫提笔写下了著名的《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

杜陵有布衣,老大意转拙。

许身一何愚,窃比稷与契。

...穷年忧黎元,叹息肠内热。

...顾惟蝼蚁辈,但自求其穴

...霜严衣带断,指直不得结。

...凌晨过骊山,御榻在嵽嵲。

君臣留欢娱,乐动殷樛嶱。

...赐浴皆长缨,与宴非短褐。

劝客驼蹄羹,霜橙压香橘。

...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老妻寄异县,十口隔风雪。

谁能久不顾,庶往共饥渴。

入门闻号啕,幼子饥已卒。

...

五、麻鞋见天子,衣袖露两肘

天可怜见,就是兵器库管理员这件差事,竟然也没让杜甫做多久。因为就像杜甫预见的那样,山雨欲来风满楼。那打断盛世大唐脊梁骨的安史之乱,来了!

天宝十四载十一月初九(公元755年12月16日),身兼三镇节度使的安禄山,在范阳起兵。

'渔阳鼙鼓动地来“,叛军叫嚣乎东西、隳突乎南北,长安人心惶惶。

第二年(756年)六月,潼关失守,吓得玄宗仓皇西逃。杜甫也将一家老小迁往鄜州(今陕西富县)羌村,以避乱兵。

七月,太子李亨在灵武(今宁夏灵武市)即位,是为肃宗。

为谋生计,也为了当初那份建功立业的初心,杜甫决定冒险,他告别妻儿,只身前往投奔唐肃宗。谁知道,这一别,竟差点成为生死决别。

在途中,杜甫被判叛军抓获,押送至长安。同时被俘的,还有著名诗人王维。就在杜甫以为会被投入狱中,或者被逼迫任命为伪军官员时。叛军竟然囚禁他,一打听,原来是他官职太小了,叛军看不上!

得,真是人比人,气死人,华丽丽地被鄙视了。

杜甫的‘文化苦旅’,用半生凄苦磨炼成诗圣美名

安史之乱,剧照,图片来自网络,侵删

话虽这么说,这毕竟还算好事。你看人家王维,实在是官有大,名气也大,安禄山对这个偶像欣赏不已,愣是给封了官。后来,叛军平定后,朝廷要论王维的罪,幸好王维有个好弟弟王缙拼命救援,愿意削籍为兄赎罪,王维才得宽宥。

在长安惶恐不安的杜甫,也没有忘记忧国忧民。他时刻关注着时局发展,还写了几篇策论文章,为剿灭叛军,减轻人民痛苦献策---但大概以及肯定是没办法交上去。

被禁长安的杜甫思念远方的家人,内心惶恐不安。

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

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

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

何时倚虚幌,双照泪痕干。

更是忧国忧民不已。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直到至德二载(757年)四月,因郭子仪大军来到长安北边,叛军才有所松动。杜甫冒险从长安西门逃出,穿越对峙的两军。死里逃生的杜甫,打听到了唐肃宗的消息,奔波多日后,终于来到凤翔(今陕西宝鸡)投奔肃宗。

”麻鞋见天子,衣袖露两肘“,看着穿越火线前来投奔自己的杜甫,唐肃宗还是很欣慰的。江山沦落到这不田地,外面纷纷攘攘,还有人说他即位不正,但...还是有这样忠心的人,前来投奔自己啊。年轻的唐肃宗这样想着。

杜甫的‘文化苦旅’,用半生凄苦磨炼成诗圣美名

唐肃宗剧照,图片来自网络,侵删

五月,杜甫被授予了'右拾遗'的官职。

天可怜见啊,冒险成功了,年近五十,终于有了编制了呀。哎,让我先哭一会。

为这个,老杜高兴了好一会,喝完小酒的他,诗性大发,提笔写到:

《述怀一首(此已下自贼中窜归凤翔作)》

去年潼关破,妻子隔绝久。今夏草木长,脱身得西走。

麻鞋见天子,衣袖露两肘。朝廷愍生还,亲故伤老丑。

涕泪授拾遗,流离主恩厚。......

杜甫没有料到,这个右拾遗,竟然是他这辈子做过的最大的官了。所以,后世常常称杜甫为'杜拾遗'。

他更没有料到,就这个他也干不长!

因为房琯罢相的事情,杜甫向皇帝提出了不同意见,说房大人是有大才的,应该给他更多机会。按理来说,拾遗吗,本来就是给皇帝查漏补缺,提建议的。

但是,你杜甫,怎么就不看看这个房琯是谁啊?他是先皇现在的太上皇李隆基派来唐肃宗身边的,不仅如此,这个人还有点高高在上,太把自己当回事了。更何况呢,他自己带兵打了败仗。你说,皇帝不干他,干谁?!

好吧,结局已经注定了。愤怒的唐肃宗将杜甫贬到华州,负责祭祀、礼乐、学校、医筮等杂事。

屁股还没坐热呢,就被赶走了。把杜甫给郁闷得,哎呀,瞧我这张嘴呀。

好在还有家人慰藉,想起在鄜州的家人,自动乱后也很久了,挂念不已。

来到羌村,推开家门,妻子杨氏看到杜甫归来,竟呆立良久,恍如隔世。

兵荒马乱的年头,分别两年了,还能活着归来,着实不易啊,两人抱头痛哭。

《羌村》节选

柴门鸟雀噪,归客千里至。

妻孥怪我在,惊定还拭泪。

世乱遭飘荡,生还偶然遂!

邻人满墙头,感叹亦歔欷。

夜阑更秉烛,相对如梦寐。

杜甫的‘文化苦旅’,用半生凄苦磨炼成诗圣美名

杜甫雕像

短暂团聚后,杜甫来到华州。新的岗位虽然不怎么样,总算有点俸禄可以养家糊口。但离自己的政治理想,似乎是越来越远了。杜甫心情十分苦闷。看看他这时期写的诗就知道了。

七月六日苦炎热,对食暂餐还不能。

每愁夜中自足蝎,况乃秋后转多蝇。

束带发狂欲大叫,簿书何急来相仍。

南望青松架短壑,安得赤脚蹋层冰。

看起来是写初秋之热,蝇竭之苦,这也难受,那也难受的。和嵇康著名的“七不堪”不相伯仲了。意思也是差不多,那就是这不是人干的活呀,谁爱干谁干去。

好在不久,经过宰相张镐等营救,加上这年九月,长安收复。杜甫回到长安,仍担任拾遗,但“帝自是不甚省录”。

就这样一件事,可以说杜甫从此和权力中心就无缘了。第二年,杜甫还是被贬为华州司功参军。

六、满目悲生事,因人作远游--诗圣崛起

乾元元年(758年)冬,郭子仪收复长安和洛阳,不久和李光弼、王思礼等九节度使乘胜率军进击,在邺城包围了安庆绪(安禄山之子,此时已杀父自立)叛军,局势可以说十分好。

但唐肃宗担心这些节度使趁机做大,对他们也是时时刻刻提防着。他出了个昏招:诸军不设统帅,只派宦官鱼朝恩为观军容宣慰处置使,又加上军中粮草不足,士气迅速低落。两军相持到次年春天,史思明援军赶到,唐军于是在邺城大败。郭子仪退保东都洛阳,其余节度使逃回各自领地。

乾元二年(759年)三月,杜甫从洛阳探亲后返回华州。在途中亲眼看到战乱给民众带来的无穷苦难,白骨遍地,尸横遍野,城池破败,乡村荒芜,给杜甫带来了极大的震撼。

不仅如此,因大军惨败,急需补充兵员,于是朝廷下令,到处征兵。年轻夫妻刚成亲就被抓走,子孙都阵亡了老的还要被抓走,家里尚有病重老母也要被抓走...

感慨万千的杜甫,奋笔写下了著名的史诗--'三吏'(《新安吏》《石壕吏》《潼关吏》)和“三别”(《新婚别》《垂老别》《无家别》)。

有不少学者认为,大概正是这一年的所见所思,让杜甫彻底向现实主义诗风转变,并在思想上得到了升华。

社会动荡、政治黑暗、人民疾苦,忧国忧民的杜甫,用他的诗记录了唐代由盛转衰的历史巨变,表达了仁爱精神和强烈的忧患意识,因而被称为'诗史'。他的诗风沉郁顿挫,心系苍生,胸怀国事,在中国古典诗歌中的影响非常深远,被后人称为“诗圣”。

其声誉远播重洋,最近BBC出的纪录片中把杜甫称为'中国最伟大的诗人',甚至连之一都没有。

杜甫的后世影响,以及文人名士对他的交口称赞,我们无需赘述。

七、蜀中草堂--最后的安宁

乾元二年(759年)秋天,大概是对污浊时政的痛心疾首,杜甫辞去了华州司攻参军的职务。

在秦州(今甘肃省天水一带)待了一阵后,辗转来到没有被战乱波及的成都。

初来乍到,他靠时任成都尹裴冕的接济,生活基本还是有保障的。为他选址筹建草堂的,大约也是裴冕(也有说是严武)。

杜甫的‘文化苦旅’,用半生凄苦磨炼成诗圣美名

成都杜甫草堂

杜甫和裴冕的相识,大约是在唐肃宗凤翔时期,当时裴冕因从龙之功,任尚书右仆射。而杜甫彼时担任右拾遗。

对裴冕,杜甫是很感激的,常写诗回赠,在诗中不止一次提起这位恩主。

可惜,好景不长,不久裴冕就调走了。好在,接任的李若幽算起来是杜甫的远房表亲。

再过了一阵子,从前的好友高适也来到了四川,先后担任彭州和蜀州刺史。高适给了杜甫不少帮助。而杜甫对这位老友也是不矫情的,需要帮助的时候,他直接说:'百年已过半,秋至转饥寒。为问彭州牧,何时救急难。“

对于杜甫在成都期间,帮助最大的人,大概要算是严武了。

严武也是诗人。而严武的父亲严挺之与杜甫的祖父杜审言是意气相投的故交。在唐肃宗凤翔时期,两人可以说是同出于宰相房琯门下。有这么些关系,可见两人关系是极好的。

严武时来运转之后,没有忘记身居草堂的杜甫。他多次规劝杜甫重回庙堂,只是此时的杜甫隐隐有了避世之心。

杜甫多次推脱,严武多次规劝... 这期间两人交往密切,赠诗频繁。杜甫写给严武的就有《奉酬严公寄题野亭之作》,《酬别杜二》,《严中丞枉驾见过》,《奉送严公入朝十韵》等等。

宝应元年(762)四月,肃宗死,代宗即位,六月,召严武入朝,杜甫送别赠诗:

奉济驿重送严公四韵

远送从此别,青山空复情。

几时杯重把,昨夜月同行。

列郡讴歌惜,三朝出入荣。

江村独归处,寂寞养残生。

满满的基情,不忍好友离去。

后来,因为接任的高适在对吐蕃等军事上的失败,严武再次回到成都。在严武的举荐下,杜甫最终接受了检校工部员外郎,做了严武的参谋。所以,后人又称杜甫为杜工部。但是,这个官职没做多久,杜甫又放弃了。

这五六年间,杜甫大抵就是过着这样的生活,算不上寄人篱下,可实实在在也是靠好友接济。

对于做官,他确实已经不在乎了,不想再趟那浑水了。

可以说,他在成都是苦并快乐着。除了这些当官的朋友,在成都,杜甫还结交了一些隐者和僧人。

在四川的这些年,杜甫大概写过200多首诗,可以说数量是十分庞大的。

杜甫的‘文化苦旅’,用半生凄苦磨炼成诗圣美名

杜甫草堂

题材多种多样,既有'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这样生机勃勃、清新隽永的诗句;也有《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这样忧国忧民的叹咏。

而这首《狂夫》大概更可以代表他此时的心态和心情:

万里桥西一草堂,百花潭水即沧浪。

风含翠篠娟娟净,雨裛红蕖冉冉香。

厚禄故人书断绝,恒饥稚子色凄凉。

欲填沟壑唯疏放,自笑狂夫老更狂。

一座草堂,有百花潭相伴,就是自己的沧浪亭。翠竹相拥,荷花相伴,清风徐来。这大概就是隐居的安乐了。

回到现实,当大官的朋友早断了往来,小儿面有饥色,令人惭愧而感伤。一把老骨头,只剩下了狂放...

可以说,有这些好朋友的帮助,才使得杜甫一家能够在成都立足,也才能使得杜甫可以不违背本心,有那么一丝丝底气不为五斗米而折腰吧。

只可惜,永泰元年(765年)四月,严武竟然英年早逝。而在这年的正月,高适也去世了。

严武去世后,杜甫也离开了成都。杜甫出成都,经嘉州(乐山)、戎州(宜宾)、渝州(重庆)、忠州(忠县)、云安(云阳),于唐代宗大历元年(766年)到达夔州(奉节)。

在这里,杜甫又遇到了一个”好心人“--夔州都督柏茂林,他非常欣赏杜甫的才华,还给他安排了一份工作和落脚之处,为公家代管东屯公田一百顷。杜甫自己也租了一些公田,买了四十亩果园,雇了几个雇工,自己和家人也参加劳动,过起了自给自足的生活。

从富家子弟到田间地头做农夫,杜甫没有颓废,反而觉得生活过得充实。相比起以前接受救济,杜甫觉得这样的日子实在是很不错的。

在这期间,精神状态不错的老杜诗歌创作达到了巅峰。据不完全统计,在夔州的三年时间里,竟然创作了四百多首诗歌,几乎占了生平所写诗歌的三成。

著名的《登高》便写于此时。在夔州居住这些年里,虽然生活尚可,但杜甫已是常常疾病缠身;再加上好友李白、严武、高适相继离去,至于知己则更是壮志未酬。凭栏远眺,滚滚长江水,浩浩荡荡,似乎看见古往今来建功立业的先贤。杜甫百感交集,写下了这首号称七律第一的诗篇: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大概是自感时日无多,思乡心切的杜甫,在大历三年(768年),乘舟出峡,经江陵,转公安,在年底来动岳阳。但这一路走来,耗费不少,生活困难。”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可能北归已经无望,杜甫被迫南行,在第二年正月,从岳阳到潭州(长沙),又到衡阳,最后又复折回潭州。

漂泊无定,状况凄惨。

大历五年(770年),又遇到臧玠在潭州作乱,杜甫不得不逃往衡阳,打算再往郴州投靠舅父崔湋。不曾想船行到耒阳,遇江水暴涨,只得停泊在方田驿,这一停就是数日(有说五日,也有说旬日,近十天),冷饥挨饿。

幸好耒阳县令聂某得知消息,派人驾小舟来救,并以酒肉招待他。

可怜许久未进食的杜甫,吃了好酒好肉,大醉睡去,竟再也没有醒来。

杜甫死因后世有争议,也有说死于潭州往岳阳的一条小船上。本文采用《旧唐书》记:'耒阳聂令知之,自棹舟迎甫而还。永泰二年,啖牛肉白酒,一夕而卒于耒阳,时年五十九。'

写在后面

杜甫一生,是安史之乱最好的注解。这不仅仅因为他写得三吏三别等史诗。从个人际遇来说也是如此,前半生的优越生活,是大唐最后的盛世荣光。后半生的漂泊,就仿佛被当头一棒,从此凄惨落魄,就好比安史之乱一棍子将大唐打落巅峰。

但杜甫在求职无门、前途渺茫、甚至在幼子饿死等等打击之下,他仍坚守内心的那一点光明。

曾经有那么一句名言:世界上只有一种真正的英雄主义,那就是认清生活真相后依旧热爱生活。

于杜甫,他不仅热爱生活,他还心系苍生,他用他的笔记录民间疾苦,抒发他悲天悯人、忧国忧民的情怀。

“穷年忧黎元”,是他的中心思想,“济时肯杀身”,是他的一贯精神。

就好像陆游所说:文章垂世自一事,忠义凛凛令人思。

”诗圣“之名,他当得。

参考资料:

《旧唐书.杜甫传》

《新唐书.杜甫传》

《唐才子传·杜甫传》

《旧唐书.高适/严武等传》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