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锦里沟特辑 | 李如英:夏日风情锦里沟

 九天揽月v6ruyz 2020-08-24

陆水湖畔


作者简介:李如英,网名海市蜃楼、小楼、高级中学教师、咸宁市知名作家、崇阳县诗词楹联学会副秘书长、陆水湖畔文学社副社长。擅长小说、散文、诗歌等体裁的写作。特别是近体诗词方面有深厚的功力。词风细腻纤巧、婉约而深情。

夏日风情锦里沟

当网站策划预定庆祝建党96周年“锦里沟"采风时,我就满心期待着。

对于黄陂,我唯一知道的景点是木兰故里。锦里沟,还真是第一次听说,听说还有泼水节,还有大型民俗节目演出,我就更加心动了。

从百度上了解到,锦里沟旅游度假风景区,国家4A级景区,位于武汉市黄陂区北部蔡店街道境内,总面积约10平方公里。景区生态环境优美,人文特色鲜明,是武汉市唯一的土家文化风情旅游区。锦里沟由环湖风情体验区、峡谷游览区和寨王文化展示区三个部分组成。游线全长12公里,是武汉市唯一的土苗文化风情旅游区,也是最大的自然山水度假区。

7月2日,预定的采风日,因为怕赶车,我头天晚上就到了温泉,等到上车时,才发现满满的一车,54人,比上次红色之旅还要多。

我们不错过任何一处风景,我们拥抱每一份快乐。途中,我们每个人都介绍了自己并至少表演了一个节目。虽然素来不爱热闹,也不爱说话,我还是唱了一首《红豆红》。因现在极少唱歌,唱得虽没有以前好,还好没有跑调。参加活动,气氛很重要,快乐很重要,为此,我想以后我还是要好好地练练歌了。

盛夏七月,浓情七月,一路风景一路歌,我们抵达锦里沟时已是中午十二点了。尽管饥肠镳镳,但锦里沟秀丽的风光瞬间把我们吸引住了。

锦里沟果然是沟,山沟沟,群山夹一沟。

山山水水,看得多了,不免产生审美疲劳,我们倾心的是特色,而锦里沟显然特色分明,尤其人文特色。

云峰叠翠,跌宕多姿。清风骀荡,花草摇诗。锦里沟,一入眼就那么美。

站在沟口,那岿然屹立的或砖或石砌就的山寨大门,让人不由想起“一夫当关,万夫莫开”雄关险隘。穿过历史的尘烟,从鄂西至此,土家族近300年来的发展变迁,经过了多少尘世悲欢和风雨沧桑,令人遐想。

山沟狭长,其实,狭长是相对的,进去,别有洞天。一如桃花源: 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高高耸立的石砌土家山寨门,浪漫风情的风雨长廊,依山而建逶迤而上的古朴民居,极富民族风味的吊脚楼,锦里沟每一处都是风景,每一处都是魅惑。徜徉在这样的风情山沟里,不由让人产生一种时光穿越的错觉。

美女领队说,一点半将有一场盛大的节目开演,所以,容不得贪恋沿途风景,我们必须赶去吃中饭,然后观看节目。

锦里沟的饭菜还不赖,普普通通的家常菜,一桌十菜一汤,除了一个炸小鱼,一盘粉蒸肉,其它都是素菜,炸小鱼和土豆丝真心不错,极对我的味口,另外,炒茄子也很美味,印象深刻。

吃完饭我们已无暇停留休息,大部队赶紧往演出地点开去。

演出地就在前面一处比较高的场地,一上去,我就惊住了。一是场地大。目测,感觉至少有两个足球场那么大,黄沙满地,中间是一个席地而成的舞台。二是人多。沿途来时,我正疑问,这锦里沟游人稀稀拉拉的不多啊。原来,“莫道君行早,更有早行人",只缘我们来晚了一步!只见场地对面硕大的圆拱梯形观众席上,只要不是特别偏的位置早已是坐无虚座了。看这劲爆火热的场面,我们也顾及不了位置的优劣了,赶紧找了地方坐下来。

演出节目为大型实景剧——风雨土司寨。惊心动魄的马战表演,引爆全场,完全颠覆了我先前的期望值。不得不说,这是一场极具震撼力的表演。

实景剧剧情还原的故事,并不复杂,甚至可能还有那么点老套:土司王带领土家人与土匪决战,誓死保卫爱情和家园;服饰、音响也一般,虽然感觉还比较专业,但我觉得这些都是一个好的节目应具的要素。

我震撼的是土家族男儿崇尚习武,不畏强暴的热血情怀,还有他们精妙绝伦的马战表演,这才是看点!

首先是单人骑术表演,飞马倒立、飞马平身、蹬里藏身、倒挂金钟、飞身跃马、马背横身、飞马站立、飞马转体、马踏飞燕,一个个惊险刺激的动作引得游人惊呼不已,激动不已。单人骑术表演后是双人激战表演,然后三人搏战,最后多人混战。马战表演精彩几何?我想,其中任何一个动作都配得上经典二字,就说“马踏飞燕”吧!“马踏飞燕”本是一件杰出的雕塑作品:奔马三足腾空,一足踏飞燕着地,飞驰向前,表现的是骏马凌空飞腾、奔跑疾速的雄姿。而此处的“马踏飞燕”指的是人:得得的马蹄飞奔,漫天黄沙飞扬,骑手单脚撑在马背上,一脚腾空,双手伸展,斜立作飞翔状,与其说那造型像一只展翅飞翔的燕子,还不如说那就是一匹凌空奔腾的骏马!实地场景,真刀实枪,刀光剑影,铿锵作声,纵横驰骋,浴血沙场,巨大的画面感,强烈的视觉冲击,让人不由得热血沸腾,瞬间投入进去,精彩的表演赢得了阵阵喝彩。顾不上鼓掌,我忙不停地用手机拍下激动人心的一幕幕。直到手机电量告急,我才后悔没有把平板、相机都一一带上。

我想,这些表演是需要真功夫的,绝不是花拳绣腿的三脚猫功夫。透过节目,我看到的是土家人对家园的热爱,对强暴的抗争,对正义的维护。想想我们的少数民族能歌善舞,而且还不乏很多绝技,如傈僳族的“上刀杆,下火海",表现的就是面对重重艰难险阻不屈不挠的信心和勇气。想想在云南看到的火把节上彝族人的表演也非常震撼,那个女孩子在冒着熊熊大火的锅上的表演,至今让我难忘。再想想,在缔造伟大祖国的历史进程中,每一个优秀民族,每一个优秀的中华儿女,正是凭着他们的血性、韧性,豪气、正气,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想到这些,我的心,再一次热血沸腾。

兴犹未尽地看完马战表演,我们接着依山而上前往土家王府。土家王府是一处绝佳的风水宝地,背倚青龙山,俯瞰赏月湖,建筑多由青石和木质建就,别有风味。王府摆手堂上表演的是土家族有名的摆手舞。风华正茂的土家小伙子和如花似玉的姑娘们,个个能歌善舞,一举手,一投足,把个土家儿女的爱情演怿得惟妙惟肖,风情万干。尤其是抛绣球的场面,婀娜多情的姑娘,一双明眸满是呼之欲出的妩媚和柔情,勾人魂魄。看,游人中那个被抛中了绣球的小伙子笑得多甜蜜多幸福!在客串新郎的环节里,他喜不自禁地配合得那么自然,天衣无缝,不由我感性地杞人忧天来,那个小伙子不会真的动了情要与那姑娘厮守一生吧!如若真是这样,那也真不失为一份难得的天涯缘分,一个温馨浪漫的爱情故事呢!

锦里沟的土家风情街应是美的。

一条窄窄的小巷,顶空琳琅满目的油纸伞瞬间把人拉入一种遥远而浪漫的诗意中。草姐说,我们拍张照片吧!于是,在街口的长桌前,我们各自留下了一份记忆。然而,慢慢走在小巷中,我又觉得似乎缺了点什么。到底缺了什么呢?我一时说不上来。也许,这里的油纸伞悬挂太多,遂多了一份花哨,少了一份雅致,含蓄;多了一份热闹,少了一份宁静,悠长……比如戴望舒的《雨巷》:

撑着油纸伞,独自

彷徨在悠长、悠长

又寂寥的雨巷

我希望逢着

一个丁香一样地

结着愁怨的姑娘

我更欣赏这种带着一份清幽、寂寥、惆怅、悠长的感觉……

锦里沟的水真是迷人。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锦里沟不是这样的,它的景是一景连着一景,似乎,锦里沟的每一寸土地上都是风景,只不过,景与景之间讲究过渡。在每一个惊心动魄的美点之间安排一些让人舒缓,放松,闲适的小景:亭廊,小径,野花,让你不经间就享受到了一份闲适与快意。看似不经心,实则是匠心独运。而去往风情湖泊的途中,全是这样的小美景,醉透了人的心。

在一个山沟沟里,看到大面积的湖泊,你不得不惊喜。那一片碧蓝碧蓝翡翠般的水域哦,似乎在不经意间就闯入了我的眼帘。清风拂过的风情湖,水面辽阔,微波荡漾,岸势逶迤,苇絮摇曳。蓝蓝的天,悠悠的云,绿绿的山,清清的水,倒映在一起,融合在一起,构成了一幅巨大的水墨风景画。我的心也好像一瞬间就被融化进了那一片汪汪的水界里,澄澈,明静而又波光潋滟。

水上栈道,更是风情无比。一边是苍翠欲滴的山,一边是含情脉脉的水。原色木板,沧桑而古朴,同样木质的栏杆,把个湖水隔而未隔,界而未界。山势回环,水也回环,而栈道一样九曲连环。人行其中,就好像走在一片诗情画意里,一 怀的山光水色,一怀的风月无边。

从风情湖泊的画境里出来,我们将要赶赴另一个活动景点——狂欢泼水节。这一段行程,我终是没有选择峡谷滑车,而是随步而游。清新的山风,潺潺的山溪,飞泉流瀑,置身山间旅游公路,沐浴花香鸟语的自然美景,心,舒畅极了。

狂欢泼水节,激情四射,魅力无限。

以前,只在文字和画面里感受过泼水节,而且主要是傣族的,对于土苗族的泼水节,我还真是第一次听说,更别说如此零距离地感受了。记得张家界的泼水龙习俗十分盛行,它是当地土家族、苗族、白族在夏秋干旱时求雨祈福的一种形式,相传近千年,如今已发展成为对喜庆节日的庆贺、对美好生活祝福的一种方式。它用鲜棕叶作龙须,用葛藤、黄荆条、松树枝作龙身,分9节、11节、13节、15节等不同长度的奇数,由一节一人参加舞龙。活动时伴着锣、鼓、锁呐的铿锵乐曲,身着民族服装的群众用脸盆、水瓢、提桶等容器端水围绕着龙泼浇,这样边舞边泼水、越泼水龙舞得越欢,也预祝当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其场面动感欢乐,妙趣横生。我想,这锦里沟首届土苗族的泼水节可能是配合风景旅游而开发的一种新的活动形式,它可能是泼水龙的变身吧!

还没有开始,远远地只一眼,我就被一种浓郁的节日气氛给感染了。一个大广场,中间矗立着几根大柱子,每根柱身坐落在一个巨大的水池里,而柱身顶端是塑像,塑像的脸都朝着广场内,嘴里喷着水。我想这些塑像应该是有来历的,它们可能是神像,因为土家族以人神共尊,至于与土苗族,与泼水节有着怎样的关联,还有待我去考证。

广场四周布置有很多气球,彩带,以及充气彩虹门,充气彩塑等,真谓张灯结彩,一片喜气盈盈的景象。“彩色泼水节,情迷锦里沟”,这是本次首届泼水节的主题。看看,确实如此。广场的前方布置有高高的大型演出舞台,一应设备,已然准备就绪。此时,广场上已经有三三两两的人在玩水枪,打水仗,互相泼水,有大人,更多的是小孩,有点衣服已全湿透了。慢慢地,广场上的人越来越多,参加泼水的人也越来越多,外面的人,围了一层又一层,里面的人,堆了一堆又一堆。节目也开始了,强劲的音乐,震荡在广场上空,震荡在游人的心头。

广场上的泼水更欢了,更多的人加入进去。他们有的穿着塑料雨衣,有的戴着帽子,而大部分的就那么什么防雨措施也也没有地开始了泼水狂欢。他们互相追着,跑着,叫着,喊着,笑着,闹着,拿着水枪,一通乱扫,或者拿着大盆小盆,甚至有人一手一盆,一盆盆地冲人迎头泼下。有些人故意趁人不备地来个突然袭击,引得一阵惊叫,一阵哄笑。更让人猝不及防的是那些玩水的人,看周边的游人兴致正酣,一下舀起一盆水奋力泼洒,把观众淋个满身激灵。我虽然站得远远的,而且拿伞挡着,还是难免被几个力大的人泼了个正着。随着越来越多的人加进狂欢,泼水的游戏更加狂热刺激了。他们见人就追,见人就泼,穿了雨衣的,没穿雨服的人此刻都全身湿透了。一时间,整个广场水珠四溅,水花四溅,到处是白晃晃一片,湿淋沐一片,一个水的世界,一个水晶的世界,一个狂欢的世界。尖叫声,呐喊声,欢笑声,歌舞声,沸腾了整个广场。

这种氛围下,如果不是身体抱恙,我可能也冲进了这水的世界,接受这神圣吉祥的洗礼,感受酣畅淋漓的自由心灵释放。

水是生命之源,万物之源,泼水节也好,泼水龙也罢,映射的是土苗人对水这种生命本源形式的敬畏与崇拜,就像彝族人对火,蒙古人对狼,我们汉族人对龙一样,实质上就是一种图腾崇拜,一种虔诚信仰。

静静地欣赏,默默地感受,心中满是开心,满是大美,满是满足。

“琼山秀水仙境地,浪漫情怀别样天”。夏日风情锦里沟,既有令人心醉神迷的山水自然风光,亦有震撼人心的民俗民情风光,由于时间关系,接下来的旅途我们只是走马观花地看了个大致,这里就不一一赘述了,且留作悬念。总之,夏日风情锦里沟,这一道独特的美丽风景,值得欣赏,值得珍藏。

陆水湖畔投稿须知

1、作品体裁不限,请随作品附上本人生活照片、作者简介、联系方式。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