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曾国藩:人生三顺,一顺百顺

 逸香阁居士丽人 2020-08-24

作者:三立书会会长

来源:三立书会(ID:sanlishuhui)

生活中,我们常常会听到这样的词:

顺势而为,顺应天命,顺风顺水......

“顺”字,在中华文化中,已经成了一种吉祥的象征,谁都希望自己的生活顺,工作顺,人生更顺。

然而“顺”并不是上天的赏赐,与运气无关,想要“顺”,必先让自己“顺”。

心顺,则宠辱不惊

心态,是一个人成功与否的关键因素,人生能达到什么样的高度,往往取决于此。

曾经看过这样一则故事:

有三个工人在路边砌一堵墙。有位路人经过,问道:“你们在干什么?”

第一个人无精打采地说:“没看见吗?正在砌墙。”

第二个人抬头笑了笑说:“我们在盖一栋漂亮的高楼。”

第三个人一边干活,一边哼着歌,笑容格外灿烂,他认真回答:“我们在为别人创造美好的生活。”

十年后,第一个人仍在工地砌墙;第二个人成为了一名工程师;第三个人则是负责建筑工程的领导。

同样的环境下,做着同样的工作,而心态不同,则导致了三人不同的人生轨迹。

尤其是处于低谷时,心态更为重要。

所谓“心顺”,就是指不论身处什么样的情境下,都保持一种平和、坦然、包容的心境。

很多时候,你以这种心态去生活,你会发现很多事情都没那么糟糕。

但如果你以消极的心态去生活,你就会觉得生活处处都是困难。

心顺了,才能包容万物、宠辱不惊。

生活想要顺风顺水,心顺是关键。

言顺,则事半功倍

“行事不可任心,说话不可任口”,是曾国藩一生奉行的原则。

而他之所以能位列“晚清中兴四大名臣”之首,在官场取得如此之大的成功,原因之一就是——“言顺”。

所谓“言顺”,就是好好说话,顾及他人的感受,和顺待人。

在刚刚步入官场之时,曾国藩也因不会说话得罪过人。

曾国藩刚入翰林院不久,父亲庆生,发小郑小珊前来祝寿。双喜临门,曾国藩正是春风得意之时,开始口不择言起来。

好友郑小珊多次入仕未果,从未如愿谋得一官半职,而曾国藩却在此时拉着郑小珊大谈特谈官场事迹,毫不顾忌对方感受,最终惹得郑小珊拂袖而去。

此事之后,曾国藩便明白了说话的重要性,开始注意自己的言辞。无论是亲朋、部下、还是同僚,与人交流时都谨言慎行,反复斟酌自己的话是否中听。

曾国藩带领的湘军人才辈出,胡林翼、李鸿章等都是对其忠心耿耿,他们对曾国藩都有一种尊重,这就是源于曾国藩的说话之术。

语言是一种工具,会说话的人懂得让它为己所用。很多时候语言传达的不光只有信息,它也会帮你争取别人的好感、信任、机会等等。

不管做什么事,说话都占三分。

尊重别人,照顾别人的感受,出口之言不与人交恶,做什么事都必然会受旁人支持,所以言顺之人做事才会事半功倍。

事顺,则予求预取

不管做什么事,当下的时机与背景一定是关键。因为机遇对于每一个人都是公平的,就看你能不能把握它。

往往在合适的时机做合适的事,才能予求予取,直冲云霄。

所以“事顺”,懂得把握时机,通常是一个人迈向成功的必要条件之一。

三国时期,司马懿就是一个非常懂得审时度势的人。

司马懿的父亲曾经有恩于曹操,所以曹操统一中原后,多次有意将司马懿招致麾下。

而当时曹操手下精兵猛将众多,司马懿明白,此时的曹操只是顾及其父的恩情,想要报恩罢了,现在加入曹营必然得不到重用,于是三番五次谢绝了曹操的好意。

在赤壁之战,曹军以多不敌少遭遇惨败之后,司马懿意识到现在的曹操才是真的求贤若渴,于是才托荀彧举荐自己,主动请缨加入了曹军。

而此之后,司马懿不仅在曹营中大有作为,更成为了三国末期唯一的胜利者。

可见,时势是多么重要。

《三国志》也写道:“圣人常顺时而动,智者必因机而发。”

聪明的人都具备顶级眼界,懂得顺势而为。

成大事者,必先看清时势,操之过急,容易竹篮打水一场空,犹犹豫豫,却又会错失良机。

只有“事顺”,把握时局,才能予求予取,得到想要的一切。

很多不成功的人,怪当下的环境不景气,怪自己没有遇到慧眼识珠的伯乐,怪自己没有施展才华的机会,其实最该怪的是自己。

心顺,则处变不惊,临危不惧,才能以良好的心态熬过低谷;

言顺,则和以待人,把握资源,无论做什么都会事半功倍;

事顺,则因势而为,随机应变,不浪费每一次机遇。

不怨天尤人,从自己做起,自然无往而不利,事事顺遂。

文章来源于三立书会(ID:sanlishuhui),立心立志立行,听书成长,走向成功。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