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乱世奇女董竹君:因300块误入楼阁,临终遗言:墓碑请刻三句话

 清风斋 2020-08-24

20世纪前期,中国都处于一种特殊的社会变革时期,就是在这个特殊的时期出现了很多进步女性,他们的故事激励着很多人,他们的才能和心志也让世人敬佩不已。

在当时的乱世中出现一奇女子,命途多舛,小时因300元误入楼阁,却也因此改变了一生的命运,更是凭借着聪慧和果敢为自己闯出一条康庄大道,最后临终遗言只希望在墓碑上刻上三句话“我从不因被曲解而改变初衷,不因冷落而怀疑信念,亦不因年迈而放慢脚步。”

一、出身贫寒,因300块入阁楼

董竹君从小家境贫寒,出生于1900年2月4日,父亲靠黄包车为生,而母亲则靠着双手去有钱人家干劳工赚点微薄的的薪资贴补家用。她的出生父亲是喜爱的,为她取名毛媛,小名阿媛。

阿媛之后相继添了一弟一妹,但生活的艰苦却让饥饿双双带走了这两个小孩的性命,只有阿媛仍坚强的活着。虽然生活拮据但好歹活了下来,但却在1909年那一年彻底改变了阿媛的命运。

父母亲勤劳的双手并没有挣到什么钱,反而是因为艰苦的工作让父亲身患疾病,为了救回病危的父亲,母亲四处求救无果后只好向青楼老妈借了300块钱,代价便是三年后若未能还债便以女相还。

三年后他们果然没法赚到可还欠款的钱财,只好以女抵债,将唯一的女儿送往楼阁学唱卖艺。当时的阿媛并不能理解青楼楼阁,只觉得离开父母亲让她悲伤不已,却不知她将会在阁楼碰上一人,非她良人却也改变了她的一生。

二、为了爱情奋不顾身

阿媛进入楼阁后,因貌美而受重视,艺名为“杨兰春”,每日便是勤学苦练琴、歌、书、曲,在大户人家宴席上卖唱,成为名副其实的艺妓,也为当年借钱给他们家的老妈子带来了大量钱财。

才子佳人向来备受推崇,当时年仅14岁正处花容月貌的阿媛成为青楼头牌,再加上当时拍了一张尤为抚媚的照片的宣传,使得不少人慕名前来观看这位名艺也是在这时她遇上了改变她一生的人—四川副都督夏之时。

抚媚亮丽的佳人和一身军装英姿飒爽的才子很快便互相吸引,暗生情愫。变故发生在他们相识没多久,夏之时因战乱被追捕,四处隐藏,阿媛对于情人的遭遇是焦虑不安的,而也因战乱她有机会逃出这个牢笼,此时不要更待何时,当机立断,阿媛灌醉了守门卫,独自去找寻正在逃亡的夏之时,两人成功会师后便一起逃到日租界,并在日租界两人正式缔结婚约,这时的阿媛仅15岁,而夏之时已27岁。

婚后虽然因阿媛的身份遭到身边人的指指点点,但当时的他们情比金坚无视任何流言蜚语,当时因为战争原因,两人继续逃亡,逃到日本后夏之时还专门为阿媛数学、中文、日语、物理、化学、动植物学、历史等老师教导她全新的知识,让她成为一名新时代的知识分子,后来老师更为她重新取名为董篁,字竹君。

两人在日本度过了一段非常甜蜜的日子,却也是唯一一段让董竹君特别幸福的时光。

三、曾经也是真心相爱却也敌不过现实的打击

没多久暂时的休战让他们回到了夏之时的四川老家,却也开始了董竹君不幸的婚姻生活。夏之时家族在当时是声名显赫的大家族,自然不满意出身青楼的董竹君,起初爱情还在的时候日子倒还能坚持下去,但有情并不能饮水饱。

当激情退去后,所有的美好都成为了罪过。吵架、打骂成为了他们的日常生活,董竹君除了要应付丈夫的改变之外,还要一个人操持着他们一家的生活,打理着他们的四女一子。而夏之时因失去军政大权闲置在家唯有打牌、抽大烟和找茬儿。

夏家开始走下坡路,生活的艰难对董竹君来说尚可接受,但是丈夫如刀的辱骂才是最让她感觉到痛苦。家族将倾之时,董竹君劝夏之时戒掉打牌和大烟,实在不想做事可以多看看进步书籍,却遭到夏之时的辱骂,说她不过一个青楼女子有何资格教训他,如果不是他供她读书,她会有现在吗……

曾经再多的甜蜜也终究会被生活中各种恶言恶语所打破。情感没了还有生活,董竹君对夏之时已经放弃了希望,趁着夏家未完全倒,手中有钱时她尝试兴办实业,成立了“富祥女子织袜厂”与“飞鹰黄包车公司”。

董竹君眼光极好,这两家公司被她经营的非常好,效益不错,也因此她在家族地位也不断上升,甚至超过了丈夫夏之时。但在夏之时还没来得及表示不满时,战争又发生了,董竹君这时也果断将公司出手,变卖工厂购置财物。

1928年时夏之时离开成都想要东山再起,而董竹君也带着四个女儿离开成都回到上海。事业的不顺心和生活的不如意让夏之时更加暴躁,将满身的怨气撒在董竹君身上,最后董竹君终于忍受不了提出了离婚。

被董竹君提出离婚的夏之时感觉自尊心遭到了打击,瞬间暴跳如雷,拿起菜刀就要砍向董竹君,幸而被家中侄子所拦,最终夏之时为了挽回面子要求与董竹君分居五年,而这五年期间董竹君要负责照顾好夏之时的双亲和他们的四个女儿,直接离婚不果,董竹君只好接受这迂回方式。

四、不屈服于命运,在战乱中浴火重生

战乱年代一个女人既要照顾年迈的老人和年幼的四个女儿,可想而知该有多艰苦。

幸而这些年跟着夏之时董竹君结识了不少人脉,再加上她精明的商业能力和毒辣的商业眼光,硬生生在最艰难的时期创出了自己的精彩人生。

她先是创了一家生产塑料管的工厂,但没多久因战争付诸流水,但她并没有就此放弃,思考再三后她决定进军餐饮业,没多久上海默默兴起了一家“锦江小餐”的川菜馆,生意火爆,甚至就连上海青帮老大杜月笙都亲自莅临,甚至还为她特批空房扩大经营范围,最后改名为“锦江川菜馆”。

当时往来于锦江川菜馆的皆为当地名流,政要高官,除了杜月笙是常客,还有黄金荣、张啸林、宁沪两地的国民党军政要员等等都非常喜爱这家口味独特的川菜馆,纷纷过来捧场,甚至连卓别林都曾对这家餐馆称赞不已,还在现场表演哑戏。

锦江川菜馆的成功并没有让董竹君停下脚步,后来又开办了一家“锦江茶室”也是生意火爆,客源不断。但在新中国成立后,董竹君果断将这两家店捐献给国家,为建设新中国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

1997年12月6日董竹君因病在北京逝世,享年98岁。她这一生可谓传奇之至,从一名食不果腹的贫穷人家的女儿而一代奇女子,她的一生跟她的韧性和努力脱不开关系,对于她这一生,她最后也只有三句话“我从不因被曲解而改变初衷,不因冷落而怀疑信念,亦不因年迈而放慢脚步。”

总结

董竹君这一生经历苦难颇多,只要有一次心态脆弱都不会有之后的精彩表现首先年少被卖身入阁楼,如果是心理脆弱的女子很可能难以接受这情况,更遑论努力在其中挣扎求生,想尽办法脱离苦海重新,还好董竹君心理够坚强。

其次,爱情的逝去,生活的打击并没有让她失去对生活的热情,反而让她愈挫愈勇,最后踏过荆棘,为新时代女性树立了良好的形象,也为她带来了最美丽的色彩。

人这一生会遇到很多事情,有幸福的,又不幸的,当遇到困难觉得坚持不下去的时候,可以看看董竹君是怎么做的,她从一个命运不由己的青楼女子,又遇不良人,到成就自己的一番事业,实现奇女子之名,她这一生所经所历并不比很多人好,但她都坚持了下来,不管什么时候总能将手中的牌打到最好的状态。

所以世上就没有什么过不去的坎儿,遇到事情时多想一想,或许会有不一样的转机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