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神医喜来乐也用它!历史上有真实医案记录,中医外治法是大宝库

 lvlin6000 2020-08-24

引言

我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源远流长,中医可以称得上我们民族文化智慧的结晶,是一座大宝库。

中医治疗有许多“外治”的方式,能解决很多困扰我们健康的问题。可以说,单单是“中医外治”这一块就有很多门道值得我们去继承、思考和探索。

今天我们就聊一聊中医外治法子里面的“中药熏蒸”治疗。


一 、关于熏蒸的故事

讲起中药熏蒸,绝大部分人都会跟当下一些非医疗机构的“汗蒸”疗法混淆,这其实是一种误解。

虽然中药熏蒸治疗和汗蒸这两者在操作上有相同的地方,但是也是存在很大区别的。那么,有哪些区别呢?别急,我们先来看看关于中药熏蒸的故事。

神医喜来乐也用它!历史上有真实医案记录,中医外治法是大宝库

《神医喜来乐》,这部电视剧可能很多人都看过。

剧集刚开始就讲了这样一个故事:王府的格格得了怪病,躺在床上,水米不进。太医们束手无策,广招名医亦无良策,纷纷劝告王爷为其准备后事。

有人推荐了神医喜来乐,王爷用强硬手段把他“请”了回来。

后来,喜来乐命人在房间里架起锅熬药,利用含中药成分的水蒸气最后治好了格格的病。

这种治疗方法就是中药熏蒸。

神医喜来乐也用它!历史上有真实医案记录,中医外治法是大宝库

电视剧里面很多情节可能都是虚构的。但其实真实历史上确有这样一个经典医案:陈国的柳太后患了风疾,面麻嘴痹(类似于我们现代医学的面神经麻痹),不能正常进食,更别说给她吃药了。请很多名医看过了,也没啥好办法。

有一个名医给柳太后看过后,开了大剂量的黄芪防风汤,然后叫人把煮开的汤药放在床下,当汤气蒸腾起来,药气便慢慢通过肌肤进入身体,等药效逐渐发挥作用,从而达到了调治内部气血的目的,从而取得了疗效。

故事出处:《唐书》记载,时柳太后感风不能言. 脉沉而口噤. 允宗曰,口不下药.宜以汤气蒸之.令药入腠理.周时可瘥. 遂造黄芪防风汤. 煮数十斛. 置床下,气如烟雾. 熏蒸之而得...

看到这些有趣的小故事,你是否对中药熏蒸有不一样的理解和认识呢?


二、中药熏蒸与“汗蒸”的区别

1、治疗理念不同

“汗蒸”的理念是排污祛邪,促进新陈代谢。

而中药熏蒸的作用既包括祛邪,也注重扶正,在促进新陈代谢的过程中也通过药力的“纠偏”,尽可能补助人体构建良好的正气循环。例如柳太后的医案当中,就是扶正袪邪的最佳体现。

2 、治疗媒介不一样

“汗蒸”或以热水浸泡,或以水蒸汽弥散,也有干脆用“桑拿房”的形式代替的。

而中药熏蒸最重要的部分就是应用特制的中药药液(结合时令特点和个体体质调整所配伍),通过蒸汽的形式与人体肌肤亲密接触,互相交换,排污纳新。

神医喜来乐也用它!历史上有真实医案记录,中医外治法是大宝库

3 、治疗目的不一样

“汗蒸”是以出汗排汗为主要目的。

而中药熏蒸不以出汗为重,中药熏蒸的理念是通过打开毛孔,利用人体毛孔的呼吸功能和体液交换功能,使人体吸收入有利于身体健康的中药蒸汽,排泄出身体多余的垃圾。

所以说,发汗只是中药熏蒸过程当中的一个环节,而不是其核心重点。

4 、舒适体验感不一样

由于皮肤具有呼吸和交换液体的功能,因此相当一部分人难以接受“泡浴”或“焗桑拿”式的“汗蒸'方式,因此也更容易产生头晕脑胀心跳加速体液流失过多的不适症状。

而我们的“中药熏蒸”由于不强调发汗的目的,充分考虑到扶正的重要意义,以人体感觉舒适的温度调控,适时给人体补充正气满满的中药气。

须知人体之汗为津液的重要组成部分,不可妄加发汗排汗,发汗过度容易造成阴津受损,得不偿失!


结论

综合上面的分析,我们可以知道,“汗蒸”的治疗禁忌更多,不建议贸然选用。

相比而言,中药熏蒸”更显得温和而安全,适应范围更广,治疗禁忌相对较少,有专业中医医师拟定熏蒸所用的中药处方配置药液,符合时令特点和个体体质特点,其治疗特色更明显。

#快问中医超能团#@快问中医

#熏蒸##汗蒸#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